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高职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突出问题,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影响学生对理论认同的因素。因而要从以下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强化学科建设,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端正目标更新理念,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提升教师素质,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改善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一、高职学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阶级性太突出,全是为我所用,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相反,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提升教师素质,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善良慈爱的品德,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四、改善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深入思考,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仇月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04.12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3]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0.3
[4]杨志兵.从社会认同的视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J].德育,2010(7)
作者简介:
李杰(1989.2~ ),性别:男,籍贯:山西省应县,学历:硕士在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一、高职学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阶级性太突出,全是为我所用,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相反,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提升教师素质,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善良慈爱的品德,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四、改善课堂教学,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深入思考,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仇月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04.12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3]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2010.3
[4]杨志兵.从社会认同的视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J].德育,2010(7)
作者简介:
李杰(1989.2~ ),性别:男,籍贯:山西省应县,学历:硕士在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