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
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从我院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146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6±1.3)dVS(10.4±1.7)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VS6.84%)、满意率分别为(98.59%VS87.32%),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针灸;腰椎间盘突出;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药敷贴治疗,但见效慢,且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该疾病,疗效显著,但针灸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护理,才能取得更加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作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52-70岁,平均(64.8±1.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9±1.4)年;另选取73例作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50-73岁,平均(66.1±1.5)岁,病程0.7-8年,平均病程(4.7±1.6)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腰腿痛、浮肿、屈伸不便等症状,且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即让患者取仰卧位,并选择对应的肾俞、环跳、阳陵泉等穴位,对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并选用0.3mm×40mm的毫针,提插、捻转。
此后在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针刺穴位处使用消炎止痛膏,并检查患者针刺处皮肤完好程度,有无皮损等,止痛膏敷药24h后嘱患者自行去除,若敷药部位有瘙痒、红肿等不适,则应即刻去除膏药,并用清水洗净,若不良反应未减轻,则应告知医生,及时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针灸治疗时,患者因害怕针刺疼痛,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需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年龄特征等制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针灸前,让患者放松心情,为讲述近年来使用针灸成功治愈的病例,增强患者对针灸治疗的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皮肤护理。针灸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肿等不适,则可使用热毛巾敷贴红肿处。若未见好转,则应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3)健康教育。针灸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体态,告知患者不可弯腰、扭腰、过度负重,尽量卧硬床休息,促使自己机体得到最大放松,保持血液流通。若患者要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慢慢起坐。此外,还应为患者讲述该病的患病原因、机理等,并告知患者针灸期间相关注意事项。
(4)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让嘱患者合理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预防因长期卧床引起压疮,还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离床时,患者可以自身的头颈部、双肘部、双足部五处作支撑点,胸腹部用力向前挺住,以促使身体离开床面。在离开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和缓平稳。在功能锻炼时一定要适宜、适力、适度,不可强行活动。
(5)饮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因腰腿部疼痛活动受限,就应多食用含纤维较高的水果与蔬菜,预防便秘。此外,还应多食用豆类、奶类、虾皮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并在每日早晨9:00-11:00在户外阳光下活动1-2小时(行动受限者可坐轮椅),以促进钙的吸收。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均成功治愈后出院,但观察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为(6.6±1.3)d,对照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为(10.4±1.7)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压疮、2例焦虑、1例营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6.8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60例(84.50%)、较满意10例(14.08%),不满意1例(1.4%),满意率高达98.59%;而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52例(73.23%)、较满意10例(14.08%)、不满意9例(12.67%),满意率为87.32%。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属中医“骨痹”范畴[1],多因腰部受力不当、长期劳累、外伤等,导致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过度压迫神经根、椎间盘变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作者认为腰椎间盘是人体组织内最易出现退行性病变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可破坏原脊柱与椎间力之间的平衡性,导致人体脊柱内外平衡性失调,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止痛,疏通经络、扶正祛邪[2]。而针刺肾俞、环跳、阳陵泉等穴可缓解神经压迫,缓解腰腿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但针刺时因患者对针灸的不了解,容易出现恐慌、害怕等心理,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此外,还应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做好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因此作者选取了146例患者分作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但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予以针灸治疗的同时,又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更满意。
参考文献
[1]张晓雪.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56-57
[2]周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5):90-91
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从我院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146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6±1.3)dVS(10.4±1.7)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VS6.84%)、满意率分别为(98.59%VS87.32%),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针灸;腰椎间盘突出;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药敷贴治疗,但见效慢,且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该疾病,疗效显著,但针灸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护理,才能取得更加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并辅以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作观察组,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52-70岁,平均(64.8±1.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9±1.4)年;另选取73例作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50-73岁,平均(66.1±1.5)岁,病程0.7-8年,平均病程(4.7±1.6)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腰腿痛、浮肿、屈伸不便等症状,且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即让患者取仰卧位,并选择对应的肾俞、环跳、阳陵泉等穴位,对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并选用0.3mm×40mm的毫针,提插、捻转。
此后在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针刺穴位处使用消炎止痛膏,并检查患者针刺处皮肤完好程度,有无皮损等,止痛膏敷药24h后嘱患者自行去除,若敷药部位有瘙痒、红肿等不适,则应即刻去除膏药,并用清水洗净,若不良反应未减轻,则应告知医生,及时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针灸治疗时,患者因害怕针刺疼痛,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需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年龄特征等制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针灸前,让患者放松心情,为讲述近年来使用针灸成功治愈的病例,增强患者对针灸治疗的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皮肤护理。针灸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肿等不适,则可使用热毛巾敷贴红肿处。若未见好转,则应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3)健康教育。针灸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体态,告知患者不可弯腰、扭腰、过度负重,尽量卧硬床休息,促使自己机体得到最大放松,保持血液流通。若患者要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慢慢起坐。此外,还应为患者讲述该病的患病原因、机理等,并告知患者针灸期间相关注意事项。
(4)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让嘱患者合理进行功能锻炼,不仅可预防因长期卧床引起压疮,还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离床时,患者可以自身的头颈部、双肘部、双足部五处作支撑点,胸腹部用力向前挺住,以促使身体离开床面。在离开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和缓平稳。在功能锻炼时一定要适宜、适力、适度,不可强行活动。
(5)饮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因腰腿部疼痛活动受限,就应多食用含纤维较高的水果与蔬菜,预防便秘。此外,还应多食用豆类、奶类、虾皮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并在每日早晨9:00-11:00在户外阳光下活动1-2小时(行动受限者可坐轮椅),以促进钙的吸收。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均成功治愈后出院,但观察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为(6.6±1.3)d,对照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为(10.4±1.7)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压疮、2例焦虑、1例营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6.8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60例(84.50%)、较满意10例(14.08%),不满意1例(1.4%),满意率高达98.59%;而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52例(73.23%)、较满意10例(14.08%)、不满意9例(12.67%),满意率为87.32%。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属中医“骨痹”范畴[1],多因腰部受力不当、长期劳累、外伤等,导致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过度压迫神经根、椎间盘变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作者认为腰椎间盘是人体组织内最易出现退行性病变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可破坏原脊柱与椎间力之间的平衡性,导致人体脊柱内外平衡性失调,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止痛,疏通经络、扶正祛邪[2]。而针刺肾俞、环跳、阳陵泉等穴可缓解神经压迫,缓解腰腿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但针刺时因患者对针灸的不了解,容易出现恐慌、害怕等心理,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此外,还应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做好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因此作者选取了146例患者分作两组,均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但给予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予以针灸治疗的同时,又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更满意。
参考文献
[1]张晓雪.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56-57
[2]周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