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幞头,曾经延续了上千年,是古人必不可少的衣着装束,本文将从幞头的产生来探究它的由来。
【关键词】:幞头;巾子;汉服
在我国中古时代的男装中,幞头很引人注目,它是我国的民族形式,除了我国的—些邻国间有仿效者外,此物绝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这—时期中,我国男装之独特的标志,幞头于南北朝晚期出现以后,历唐、宋、金、元、明直至清初,其最后的变体才为满式冠帽所取代;通行的时期前后长达—千余年。
一、汉代的冠、帻
在中国服装史上,幞头的产生是意义重大的事件。当幞头产生之前,汉代通行戴冠、帻。但是在劳动人民中间,还有用布包头的习惯。……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日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日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日幧头。可见在年轻人心目中,认为包头比戴帽美观些。从图像中看,汉代的帽子多为圆顶或尖顶的小帽,的确相当朴素。东汉以降,从这类包头布中又演化出—种幅巾来,可见裹幅巾的以劳动人民为多,但若干在野的士人也有喜欢裹幅巾的。东汉末年,像袁绍这样的高官,在官渡战败以后,也简率地系看幅巾逃走。《后汉书·袁绍传》说袁军当时“惊扰大溃,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当时的袁绍确已来不及冠服乘车,传中的幅巾乘马云云,实际上是状其仓黄的点睛之笔。因为裹幅巾者,并非尽是为了体现名士的风雅,像上文所说袁绍所处的场合,裹幅巾只不过求其捷便而已。
在魏晋时期,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不拘礼法的幅巾,反而更为流行,史书中传为美谈。这时的平民出任官吏,还可以称之为“解巾”或“释巾”。汉代幅巾的形制,大约也相去不远。
二、鲜卑对幞头的影响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幞头并不是直接继承幅巾而来。对于幞头说来,幅巾仅仅起着先驱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原型。这是由于:首先,裹幅巾的东晋、南朝人士,仍保持着汉以来的传统服装式样;幞头却是和圆领缺骻袍配套的。褒博的衣裳以至袴褶与缺骻袍分属不同的服装系统。所以与后者配套的幞头的前身,不能到与前者配套的幅巾那里去寻找。其次,在形像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列。因此,虽然不能说幞头和幅巾毫无关连,但它们中间的距离却是不容忽视的。
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鲜卑贵族成为整个北中国的统治者,在服饰习俗方面,主要是汉与鲜卑的融合。在北魏迁洛以前的遗物中,可以看到着鲜卑装的人像,这些人像无论男女,都有戴后垂披幅的鲜卑帽的。但多数鲜卑帽的顶部呈圆形。祖莹在北魏后期曾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当时的服饰:"长衫戆帽,阔带小鞾,自号惊紧,争入时代"。其所谓戆帽,或即指圆顶的鲜卑帽。
图1戴鲜卑帽的男子(右)与女子(左)
鲜卑装中男女都戴后垂披幅之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不仅平民戴这类帽子,鲜卑武士也戴;不仅迁洛以前如此,迁洛以后这类帽子仍继续流行。特别在东魏、北齐时期,由于鲜卑当政者掀起的反汉化浪潮一浪接一浪,所以鲜卑装和鲜卑帽更为风行。这时不仅鲜卑人戴这种帽,汉人也有戴的。至于鲜卑贵族门下,更是一色的鲜卑装束。
试看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其中除了几个戴平巾帻、着袴褶裲裆的人物,被安排在墓门侧摆摆样子以外,大批鲜卑武士尽着鲜卑装。鲜卑武士戴的帽子与上述方帽、戆帽虽大体相同,但亦略有差别。其顶较小,前部呈山形,脑后披拂长幅(图2:1、4)。
此外,北朝流行的顶部圆大的鲜卑帽,考古报告中或称之为“风帽”,后部也垂有披幅(图2:2)。不仅用布帛制作的帽子如此,着甲时所戴之胄,北朝的式样也和汉、西晋不同,后部也缀有披幅状的叶片(图2:3)。
图2长帽、风帽
鲜卑帽要在脑后垂披幅,一来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来也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
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南朝人出于敌忾之情而称之为“索虏”。但早在道武帝时,北魏已进行过服装改革。自考古材料中所见,这时鲜卑男子已束髻。
太和十三年鎏金佛像基座上的男供养人束髻,宁夏固原北魏前期墓中还曾出土贯铜笄的发髻。既然发型已经改变,居住地区又已南迁,帽后的披幅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北齐墓中出土的俑,就有将披幅用带子勒起来的。
三、幞头的定型
按照传统的说法,幞头出现于北周时。《北周书·武帝纪》云,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所以文献中常将北周武帝推为幞头的创制者。
现在看来,他所创的巾式不过是在图3:6的式样的基础上略加改进而已。宣政元年距隋朝开国的581年仅仅三年。北周的幞头虽然缺少形像资料,但隋代的幞头俑却不乏实例。其中如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仅有二脚(图3:1),与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周武帝所制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的描述相近。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与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俑,所裹之幞头已有四脚,两脚系于额前,两脚垂于脑后,较前一例已有改进,但头顶上还是平的,没有攀住发髻而使之隆起的带结(图3:2、3),仍然看得出从鲜卑帽蜕变过来的痕迹。但是在武汉东湖岳家咀隋墓等处出土陶俑上所见的幞头,发髻部分已经隆起(图3:4),已具备了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的条件。所以到了这时,幞头就可以被认为是正式形成了。
这件通过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变革而产生、并在隋代初步定型的幞头,顶上相当发髻处的隆起部分,是这时汉族与鲜卑族通用的发型的代表,所以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成为我国中古服饰中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的民族形式。
图3 隋代陶俑的幞头
参考文献:
[1] 《后汉书·袁绍传》
[2] 《南史·西戎·武兴国传》
[3] 《读史存稿·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4] 《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关键词】:幞头;巾子;汉服
在我国中古时代的男装中,幞头很引人注目,它是我国的民族形式,除了我国的—些邻国间有仿效者外,此物绝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这—时期中,我国男装之独特的标志,幞头于南北朝晚期出现以后,历唐、宋、金、元、明直至清初,其最后的变体才为满式冠帽所取代;通行的时期前后长达—千余年。
一、汉代的冠、帻
在中国服装史上,幞头的产生是意义重大的事件。当幞头产生之前,汉代通行戴冠、帻。但是在劳动人民中间,还有用布包头的习惯。……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日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日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日幧头。可见在年轻人心目中,认为包头比戴帽美观些。从图像中看,汉代的帽子多为圆顶或尖顶的小帽,的确相当朴素。东汉以降,从这类包头布中又演化出—种幅巾来,可见裹幅巾的以劳动人民为多,但若干在野的士人也有喜欢裹幅巾的。东汉末年,像袁绍这样的高官,在官渡战败以后,也简率地系看幅巾逃走。《后汉书·袁绍传》说袁军当时“惊扰大溃,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当时的袁绍确已来不及冠服乘车,传中的幅巾乘马云云,实际上是状其仓黄的点睛之笔。因为裹幅巾者,并非尽是为了体现名士的风雅,像上文所说袁绍所处的场合,裹幅巾只不过求其捷便而已。
在魏晋时期,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不拘礼法的幅巾,反而更为流行,史书中传为美谈。这时的平民出任官吏,还可以称之为“解巾”或“释巾”。汉代幅巾的形制,大约也相去不远。
二、鲜卑对幞头的影响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幞头并不是直接继承幅巾而来。对于幞头说来,幅巾仅仅起着先驱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原型。这是由于:首先,裹幅巾的东晋、南朝人士,仍保持着汉以来的传统服装式样;幞头却是和圆领缺骻袍配套的。褒博的衣裳以至袴褶与缺骻袍分属不同的服装系统。所以与后者配套的幞头的前身,不能到与前者配套的幅巾那里去寻找。其次,在形像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列。因此,虽然不能说幞头和幅巾毫无关连,但它们中间的距离却是不容忽视的。
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鲜卑贵族成为整个北中国的统治者,在服饰习俗方面,主要是汉与鲜卑的融合。在北魏迁洛以前的遗物中,可以看到着鲜卑装的人像,这些人像无论男女,都有戴后垂披幅的鲜卑帽的。但多数鲜卑帽的顶部呈圆形。祖莹在北魏后期曾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当时的服饰:"长衫戆帽,阔带小鞾,自号惊紧,争入时代"。其所谓戆帽,或即指圆顶的鲜卑帽。
图1戴鲜卑帽的男子(右)与女子(左)
鲜卑装中男女都戴后垂披幅之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不仅平民戴这类帽子,鲜卑武士也戴;不仅迁洛以前如此,迁洛以后这类帽子仍继续流行。特别在东魏、北齐时期,由于鲜卑当政者掀起的反汉化浪潮一浪接一浪,所以鲜卑装和鲜卑帽更为风行。这时不仅鲜卑人戴这种帽,汉人也有戴的。至于鲜卑贵族门下,更是一色的鲜卑装束。
试看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其中除了几个戴平巾帻、着袴褶裲裆的人物,被安排在墓门侧摆摆样子以外,大批鲜卑武士尽着鲜卑装。鲜卑武士戴的帽子与上述方帽、戆帽虽大体相同,但亦略有差别。其顶较小,前部呈山形,脑后披拂长幅(图2:1、4)。
此外,北朝流行的顶部圆大的鲜卑帽,考古报告中或称之为“风帽”,后部也垂有披幅(图2:2)。不仅用布帛制作的帽子如此,着甲时所戴之胄,北朝的式样也和汉、西晋不同,后部也缀有披幅状的叶片(图2:3)。
图2长帽、风帽
鲜卑帽要在脑后垂披幅,一来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来也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
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南朝人出于敌忾之情而称之为“索虏”。但早在道武帝时,北魏已进行过服装改革。自考古材料中所见,这时鲜卑男子已束髻。
太和十三年鎏金佛像基座上的男供养人束髻,宁夏固原北魏前期墓中还曾出土贯铜笄的发髻。既然发型已经改变,居住地区又已南迁,帽后的披幅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北齐墓中出土的俑,就有将披幅用带子勒起来的。
三、幞头的定型
按照传统的说法,幞头出现于北周时。《北周书·武帝纪》云,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所以文献中常将北周武帝推为幞头的创制者。
现在看来,他所创的巾式不过是在图3:6的式样的基础上略加改进而已。宣政元年距隋朝开国的581年仅仅三年。北周的幞头虽然缺少形像资料,但隋代的幞头俑却不乏实例。其中如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仅有二脚(图3:1),与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周武帝所制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的描述相近。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与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俑,所裹之幞头已有四脚,两脚系于额前,两脚垂于脑后,较前一例已有改进,但头顶上还是平的,没有攀住发髻而使之隆起的带结(图3:2、3),仍然看得出从鲜卑帽蜕变过来的痕迹。但是在武汉东湖岳家咀隋墓等处出土陶俑上所见的幞头,发髻部分已经隆起(图3:4),已具备了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的条件。所以到了这时,幞头就可以被认为是正式形成了。
这件通过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变革而产生、并在隋代初步定型的幞头,顶上相当发髻处的隆起部分,是这时汉族与鲜卑族通用的发型的代表,所以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成为我国中古服饰中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的民族形式。
图3 隋代陶俑的幞头
参考文献:
[1] 《后汉书·袁绍传》
[2] 《南史·西戎·武兴国传》
[3] 《读史存稿·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4] 《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