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男子幞头的产生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幞头,曾经延续了上千年,是古人必不可少的衣着装束,本文将从幞头的产生来探究它的由来。
  【关键词】:幞头;巾子;汉服
  在我国中古时代的男装中,幞头很引人注目,它是我国的民族形式,除了我国的—些邻国间有仿效者外,此物绝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它可以被认为是这—时期中,我国男装之独特的标志,幞头于南北朝晚期出现以后,历唐、宋、金、元、明直至清初,其最后的变体才为满式冠帽所取代;通行的时期前后长达—千余年。
  一、汉代的冠、帻
  在中国服装史上,幞头的产生是意义重大的事件。当幞头产生之前,汉代通行戴冠、帻。但是在劳动人民中间,还有用布包头的习惯。……自关以西,秦、晋之郊日络头,南楚、江、湘之间日帞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日幧头。可见在年轻人心目中,认为包头比戴帽美观些。从图像中看,汉代的帽子多为圆顶或尖顶的小帽,的确相当朴素。东汉以降,从这类包头布中又演化出—种幅巾来,可见裹幅巾的以劳动人民为多,但若干在野的士人也有喜欢裹幅巾的。东汉末年,像袁绍这样的高官,在官渡战败以后,也简率地系看幅巾逃走。《后汉书·袁绍传》说袁军当时“惊扰大溃,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当时的袁绍确已来不及冠服乘车,传中的幅巾乘马云云,实际上是状其仓黄的点睛之笔。因为裹幅巾者,并非尽是为了体现名士的风雅,像上文所说袁绍所处的场合,裹幅巾只不过求其捷便而已。
  在魏晋时期,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不拘礼法的幅巾,反而更为流行,史书中传为美谈。这时的平民出任官吏,还可以称之为“解巾”或“释巾”。汉代幅巾的形制,大约也相去不远。
  二、鲜卑对幞头的影响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幞头并不是直接继承幅巾而来。对于幞头说来,幅巾仅仅起着先驱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原型。这是由于:首先,裹幅巾的东晋、南朝人士,仍保持着汉以来的传统服装式样;幞头却是和圆领缺骻袍配套的。褒博的衣裳以至袴褶与缺骻袍分属不同的服装系统。所以与后者配套的幞头的前身,不能到与前者配套的幅巾那里去寻找。其次,在形像材料中,也看不到自幅巾向幞头演变的发展序列。因此,虽然不能说幞头和幅巾毫无关连,但它们中间的距离却是不容忽视的。
  进入南北朝时期以后,鲜卑贵族成为整个北中国的统治者,在服饰习俗方面,主要是汉与鲜卑的融合。在北魏迁洛以前的遗物中,可以看到着鲜卑装的人像,这些人像无论男女,都有戴后垂披幅的鲜卑帽的。但多数鲜卑帽的顶部呈圆形。祖莹在北魏后期曾用这样的话来描述当时的服饰:"长衫戆帽,阔带小鞾,自号惊紧,争入时代"。其所谓戆帽,或即指圆顶的鲜卑帽。
  图1戴鲜卑帽的男子(右)与女子(左)
  鲜卑装中男女都戴后垂披幅之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不仅平民戴这类帽子,鲜卑武士也戴;不仅迁洛以前如此,迁洛以后这类帽子仍继续流行。特别在东魏、北齐时期,由于鲜卑当政者掀起的反汉化浪潮一浪接一浪,所以鲜卑装和鲜卑帽更为风行。这时不仅鲜卑人戴这种帽,汉人也有戴的。至于鲜卑贵族门下,更是一色的鲜卑装束。
  试看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其中除了几个戴平巾帻、着袴褶裲裆的人物,被安排在墓门侧摆摆样子以外,大批鲜卑武士尽着鲜卑装。鲜卑武士戴的帽子与上述方帽、戆帽虽大体相同,但亦略有差别。其顶较小,前部呈山形,脑后披拂长幅(图2:1、4)。
  此外,北朝流行的顶部圆大的鲜卑帽,考古报告中或称之为“风帽”,后部也垂有披幅(图2:2)。不仅用布帛制作的帽子如此,着甲时所戴之胄,北朝的式样也和汉、西晋不同,后部也缀有披幅状的叶片(图2:3)。
  图2长帽、风帽
  鲜卑帽要在脑后垂披幅,一来是由于北地苦寒,垂披幅有助于保温;二来也可能与蔽护编发有关。
  鲜卑族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南朝人出于敌忾之情而称之为“索虏”。但早在道武帝时,北魏已进行过服装改革。自考古材料中所见,这时鲜卑男子已束髻。
  太和十三年鎏金佛像基座上的男供养人束髻,宁夏固原北魏前期墓中还曾出土贯铜笄的发髻。既然发型已经改变,居住地区又已南迁,帽后的披幅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北齐墓中出土的俑,就有将披幅用带子勒起来的。
  三、幞头的定型
  按照传统的说法,幞头出现于北周时。《北周书·武帝纪》云,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所以文献中常将北周武帝推为幞头的创制者。
  现在看来,他所创的巾式不过是在图3:6的式样的基础上略加改进而已。宣政元年距隋朝开国的581年仅仅三年。北周的幞头虽然缺少形像资料,但隋代的幞头俑却不乏实例。其中如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陶俑的幞头仅有二脚(图3:1),与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周武帝所制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的描述相近。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与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俑,所裹之幞头已有四脚,两脚系于额前,两脚垂于脑后,较前一例已有改进,但头顶上还是平的,没有攀住发髻而使之隆起的带结(图3:2、3),仍然看得出从鲜卑帽蜕变过来的痕迹。但是在武汉东湖岳家咀隋墓等处出土陶俑上所见的幞头,发髻部分已经隆起(图3:4),已具备了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的条件。所以到了这时,幞头就可以被认为是正式形成了。
  这件通过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变革而产生、并在隋代初步定型的幞头,顶上相当发髻处的隆起部分,是这时汉族与鲜卑族通用的发型的代表,所以成为民族融合的象征,成为我国中古服饰中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的民族形式。
  图3 隋代陶俑的幞头
  参考文献:
  [1] 《后汉书·袁绍传》
  [2] 《南史·西戎·武兴国传》
  [3] 《读史存稿·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4] 《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图形记号标识形式的标识导向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今医疗机构的需求,而逐渐向图文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表达形式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阐述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打造现代化医疗机构的标识导向,从而合理规范布局,为病患提供轻松、温馨的就诊环境,有效提升医院医疗环境,为医院品牌的打造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包装作为重要的发展形式,所包含的设计元素有很多,其中视觉元素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包装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对当地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展现,也通过视觉的效果,不仅仅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从而有效的体现了商品的价值。同时,徽派作为我国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着很多的视觉元素,并且在现代化包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将文化、包装材
期刊
【摘要】:当前的一些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比较突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动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技术也再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在整体的水平上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动画产生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的影像也有着其鲜明的特征体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动画和影像的关系以及动画影像的表现形式加以阐述,然后结合实际对动画影像的特征体现和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公共艺术创作成为我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并且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具有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城市发展的需要。其实,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都会与当地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域性,这往往充分的展现了当地的文化。本文就以我国那安徽省为例,对公共艺术创作的地域性,进行了检验的研究和阐述,希望对我国城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居住区建设作为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在满足了日渐增长的人口需求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转向居住质量的改善,对户外景观环境有了更多的要求。居民区是大多数城市居民花费时间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其环境景观的优劣会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良好社区氛围的营造。然而目前国内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良莠不齐,存在着普遍注重形式、缺少邻
期刊
如果说绘画从来就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创作的结果呈现,或许这句话在别的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可能不是那么合适,但是对于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整个艺术创作的一生中却显得在合适也不为过。  如果说艺术是梵高的生命的话,那么色彩就是他一生的最直接表现和表达。与此同时,画面的主体也就是这些灵魂表达的载体,这对于梵高的艺术表达同样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梵高一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那些具有理想美的完美人体也没有那些
期刊
【摘要】:如今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恶劣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科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如今科持续发展战略延伸到各个领域,建筑、装饰领域也在逐渐改变自身缺陷,将节能、环保作为发展目标,如今人们在注重建筑装饰的美观性的同时,也更为注重所选材料的环保性。本文以绿色环保理念为引,对绿色环保理念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体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装饰;环保;设计  一、建筑装饰设计的绿色理
期刊
【摘要】:居于传统的角度来看,道家美论更加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审美视野下对于油画的认识。道家美论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启迪,是基于传统文化审美观对于现代油画创造思维的申辩,其必然性的美术结局是具有很大差异的,不具备元素时尚性的特征主要汇集于的是对于传统艺术的理解,用传统艺术的审美方式来看待现代艺术的创作,是固定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抽象或者意象艺术思维的结合,其满足于当代新艺术体系的兴起对于艺术精髓的融合
期刊
【摘要】:传统元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人文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尊与民族利益的形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不可逆的趋势,我国的设计行业也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何将传统元素完美地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这是每一个设计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元素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设计师设计出具有中华民族民族特征的产品做出了参考。  【关键词】:传统元素;民族;平面设计
期刊
【摘要】:回溯设计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兴起了建设城市公共艺术,然后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现代城市,城市公共艺术的热潮开始席卷传播。从时间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同时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及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公共艺术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