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学习的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功,是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住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最适合他们接受的教学模式,把课本上的闪光点指引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好多老师都建议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表面上课堂效果非常的活跃,可是学生往往只是对图片或背景音乐感兴趣,对相关的文字却丝毫没有兴致。由此,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1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演讲发言,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让他们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以致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2 设置情景,以情激趣。
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所学习的内容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写的是南疆景色,其间山水相映,别具风格。因我有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所以讲这篇课文时,感到格外亲切。讲解课文时,桂林山水奇异动人的景色又再现眼前,我为祖国有这样清秀、奇异、幽静、美丽的胜景而感到自豪。我由衷要赞叹它的激情早已抑制不住。于是,教学一开始,我利用录像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如诗的连绵画卷之中。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个个翘首凝视,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们一下子都被吸引住了,带着对美的向往进入了课文所描述情景中。接着,我又配乐给学生进行了欢快、激奋地范读。学生们个个欲试,都想为大家读一读课文,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讲这篇课文时,我重点抓了板书顺序练习背诵,让学生学习作者优美的言辞和严密的写作结构。借用了板书,只用了两课时,全班同学就都会背诵全文了。学生告诉我:读了这篇课文,他们好像真的来到了桂林,荡舟在漓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桂林那奇异迷人的风光。我用录像、音乐、语言的渲染,营造了课堂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 课堂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延续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疏密相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教学内容的节奏来调节整堂课的节奏。教学内容的节奏指上课内容的详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该讲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必须富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在教学的重点处应讲得多一点,详一点,速度稍慢一点,方法更灵活些,形成教学的高潮。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实事求是的纠谬匡正中调动学习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進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4 适时鼓励,提高兴趣
威尔逊说“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攀升。而适时鼓励和赞赏可强化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使学生情绪饱满,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因此,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特别要尊重信任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逐渐增强他们的进取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实鼓励的方式很简单,也许是一句口头表扬,也许是一个热情的目光。但做到适时鼓励学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工作要细致,善于去观察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从而及时地将鼓励落到实处。
总之,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住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最适合他们接受的教学模式,把课本上的闪光点指引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好多老师都建议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表面上课堂效果非常的活跃,可是学生往往只是对图片或背景音乐感兴趣,对相关的文字却丝毫没有兴致。由此,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1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演讲发言,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让他们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以致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2 设置情景,以情激趣。
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所学习的内容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写的是南疆景色,其间山水相映,别具风格。因我有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所以讲这篇课文时,感到格外亲切。讲解课文时,桂林山水奇异动人的景色又再现眼前,我为祖国有这样清秀、奇异、幽静、美丽的胜景而感到自豪。我由衷要赞叹它的激情早已抑制不住。于是,教学一开始,我利用录像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如诗的连绵画卷之中。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个个翘首凝视,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们一下子都被吸引住了,带着对美的向往进入了课文所描述情景中。接着,我又配乐给学生进行了欢快、激奋地范读。学生们个个欲试,都想为大家读一读课文,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讲这篇课文时,我重点抓了板书顺序练习背诵,让学生学习作者优美的言辞和严密的写作结构。借用了板书,只用了两课时,全班同学就都会背诵全文了。学生告诉我:读了这篇课文,他们好像真的来到了桂林,荡舟在漓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桂林那奇异迷人的风光。我用录像、音乐、语言的渲染,营造了课堂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 课堂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延续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疏密相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教学内容的节奏来调节整堂课的节奏。教学内容的节奏指上课内容的详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该讲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必须富有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感。在教学的重点处应讲得多一点,详一点,速度稍慢一点,方法更灵活些,形成教学的高潮。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实事求是的纠谬匡正中调动学习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進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4 适时鼓励,提高兴趣
威尔逊说“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攀升。而适时鼓励和赞赏可强化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使学生情绪饱满,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因此,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特别要尊重信任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逐渐增强他们的进取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实鼓励的方式很简单,也许是一句口头表扬,也许是一个热情的目光。但做到适时鼓励学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工作要细致,善于去观察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从而及时地将鼓励落到实处。
总之,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