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的预警及早期防治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老年性痴呆的特征及预警防治的提出
  老年性痴呆(AD)是指老年人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半年以上)的智能损害。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记忆力减退并逐渐加重,同时出现记忆、思维、情感、言语和行为障碍。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通常将50~65岁的发病者称为早老性痴呆,65岁以上的发病者则称为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呆,两者统称为老年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我国部分地区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1.5%~4.0%,若按我国老年人口数及人口老龄化进展速度推算,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由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家庭负担显著上升,因而老年性痴呆被称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或称“21世纪的瘟疫”,这表明老年性痴呆的严重性,应引起全社会及老年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渐进而持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费用昂贵,以及患者的特殊行为与照顾的特殊需求,势必给家庭、亲人带来难以表达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进而对社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学者建议,能否通过干预措施,达到减轻和缓解、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良性效果。基于这一认识,老年性痴呆的预警防治必将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方案。
  二、目前国内外老年性痴呆的研究热点
  随着21世纪全球性人口老龄化,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外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已成为老年医学界的热点课题之一。总的说来,目前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动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基因水平在内的神经病学研究。
  2. 老年性痴呆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3. 不断探索药物干预的研究。
  4.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长期护理及其家属服务的研究。
  近年来,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它强调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加速融合,以加速对疾病的诊断和医疗新方法的使用。中外学者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若干发病机制及学说,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迄今还未得出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结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者们,在药物与手术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治疗方案。现代临床诊断的技术发展很快,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技术,老年性痴呆诊断的准确率已达较高水平。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已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不断向高龄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迈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自本世纪初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处于迈向高龄化阶段。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患病率分析,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5%,7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0%,8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高达30%~50%。经过学者们近20年的研究,对影响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明确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遗传、文化水平、教育程度以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精神病史、长期吸烟、酗酒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头部外伤、微量元素、铝、有机溶剂、母亲的生育年龄等其他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做好早期预防,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另外,对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及时地采取干预治疗等,必将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临大地,冰河解冻,种子萌芽,万物复苏,开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是由“内藏”转为“外放”,开始趋向体表,以应春天少阳生发的特点。  人体如果冬天没有养好,或者气血不足,就容易发生无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困倦”,也即“春困”。  现代医学解释,冬天天气寒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大脑和内脏的血流量就会相对增加,内脏尤其大脑供血充足,即
期刊
【养生秘诀】  运目:运目,即指眼珠运转,以锻炼其功能。此法有增强眼珠光泽和灵敏性的作用,能祛除内障外翳,纠正近视和远视。具体做法是:早晨醒后,先闭目,眼球从右向左,从左向右,各旋转10次;然后睁目坐定,用眼睛依次看左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反复四五次;晚上睡觉前,先睁目运睛,后闭目运睛各10次左右。  远眺:用眼睛眺望远处景物,以调节眼球功能,避免眼球变形而导致视力减退。例如,在清晨
期刊
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间老人,现已96岁,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走起路来仍然敏捷利落,号称我们村的第一寿星。  我写过母亲的勤劳、母亲的勇敢,可朋友们提醒我:你母亲那样的高寿,那样的身板,何不写一写她的养生之道。是呀!她虽不如城里人们有那优越的生活环境,那丰富的养生知识,那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习惯,但她自身健康长寿的价值所在,应该有供人们借鉴的养生之道,那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吧!  与人为善。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