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相对其他学科来讲,内容更加抽象,概念之间关系更加复杂,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宏观。所以现在的有些高中生谈“政”色变,对政治课提不起兴趣。如何让他们喜欢上思想政治这门课,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培养学生兴趣至关重要。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抽象、趣味性差,所以学生往往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引人入胜的名人名言、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诙谐的漫画等,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巧设疑问,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发其探索问题的热情,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是商品的价值?②衡量人类劳动量大小的尺度是什么?③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企业很多,他们的生产设备不同,职工的熟练程度也不同,究竟哪个时间能决定该种商品的价值量?④如果每个企业的生产时间都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通过这样一番思考,学生就豁然开朗了,商品的价值量不应该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只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锻炼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种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是非常肤浅的,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则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相对深刻。
2 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讲解“科学发展观”时,可以先给出这样一则材料:内蒙古大草原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呢,当地牧民由于过度放牧,很多草场已经变成了沙漠,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北方近几年来的沙尘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引起的。据此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这样发展经济行不行?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发展经济?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譬如经济生活中“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非常抽象,“生产决定消费”究竟是怎么样决定的,教师讲解是因为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且为消费创造了动力。讲解完之后,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逐渐领悟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怎么反作用的,这些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自己去慢慢领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现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学习规律。在课堂上,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所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是我们追求的三维目标。而目标的实现是必须建立在学生喜欢至少是不讨厌的基础上的,所以,课堂的趣味性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的实效性。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培养学生兴趣至关重要。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抽象、趣味性差,所以学生往往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必须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引人入胜的名人名言、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诙谐的漫画等,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巧设疑问,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发其探索问题的热情,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是商品的价值?②衡量人类劳动量大小的尺度是什么?③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企业很多,他们的生产设备不同,职工的熟练程度也不同,究竟哪个时间能决定该种商品的价值量?④如果每个企业的生产时间都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通过这样一番思考,学生就豁然开朗了,商品的价值量不应该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只能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或个案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锻炼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种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是非常肤浅的,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而案例教学则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相对深刻。
2 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讲解“科学发展观”时,可以先给出这样一则材料:内蒙古大草原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如今呢,当地牧民由于过度放牧,很多草场已经变成了沙漠,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北方近几年来的沙尘暴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引起的。据此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这样发展经济行不行?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发展经济?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譬如经济生活中“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非常抽象,“生产决定消费”究竟是怎么样决定的,教师讲解是因为生产决定了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并且为消费创造了动力。讲解完之后,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逐渐领悟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怎么反作用的,这些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自己去慢慢领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现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学习规律。在课堂上,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所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是我们追求的三维目标。而目标的实现是必须建立在学生喜欢至少是不讨厌的基础上的,所以,课堂的趣味性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的实效性。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