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锁骨骨折;中药内服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4-0446-02中图分类号:R 683.41文献标识码:B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2.6岁;左侧16例,右侧21例;骨折部位:外侧段11例,中段26例;骨折类型:单纯骨折28例(其中横断型骨折8例,小斜型骨折20例),粉碎骨折9例;均为新鲜骨折。
2.治疗方法 单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粉碎骨折根据碎片情况予克氏针结合丝线捆绑;并按中医骨折三期用药进行中药内服治疗。①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锁骨及肩部,以骨折断端为中心,于锁骨前上方与锁骨平行作一长1.5~2.5 cm的切口,粉碎性骨折切口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以能显露骨折端即可,开放性骨折按开放性伤口处理,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根据锁骨髓腔大小选取直径与髓腔直径相当的一枚克氏针于远折端顺行打入并穿出皮外,复位骨折,再逆行打入近折端,以对锁骨骨折进行髓内固定。若有游离骨片,先用骨刀将骨片与锁骨主干部分分别刻一浅槽,再用丝线捆绑固定。针尾折弯剪短埋于皮下,常规处理切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3天。术毕即用锁骨固定带保护、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5周,此期间不宜行患肩外展、旋转运动,但可做耸肩、屈肘、握拳运动;根据具体情况约4~5周后可加强肩关节内收、外展、前曲、后伸及内外旋转等功能练习;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随访2~6个月。②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按中药治疗骨折三期用药的基本法则选用药物,早期(1~14天)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治则,药用:当归12 g、川芎10 g、红花6 g、三七12 g、庶虫10 g、苏木10 g、乳香10 g、没药10 g、泽泻12 g;中期(15~28天)以接骨续断为主,药用:归尾12 g、赤芍10 g、白芍10 g、生地10 g、红花6 g、庶虫10 g、骨碎补12 g、煅自然铜10 g、续断12 g;后期(28天以上,此时可酌情选用,一般用药7~14天即可)重点在于补益气血、壮骨舒筋,药用:黄芪50 g、当归15 g、骨碎补12 g、续断10 g、海桐皮15 g、五加皮15 g、伸筋草15 g。以上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
结果
经随访,本组37例均无术口或针道感染,无慢性肩痛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其中33例骨折达一期愈合,1例轻度向上成角畸形愈合,但肩关节功能良好,2~4个月门诊拔除克氏针;3例因术后未能持续悬吊,过早活动致使克氏针松动导致骨折不愈合而行环抱记忆合金钢板内固定后治愈。
讨论
锁骨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传统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所采用“∞”字绷带或锁骨带复位固定,虽能使骨折暂时复位,纠正重叠畸形,但患者需要长时间挺胸、叉腰、抬头,一般难以忍受,且“∞”字绷带或锁骨带经常松动而失去固定作用。此外,因锁骨位置表浅,中外1/3骨折、外1/3骨折及移位明显者,手法闭合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对位,极易造成畸形愈合而影响外观。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该方法存在着损伤骨折局部软组织、过多剥离骨膜、破坏骨断端血运而不利于骨折愈合的缺陷。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避免了切开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局部无手术疤痕,不影响美观,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1]。直径在2.0~2.5 mm的克氏针固定锁骨骨折,其抗弯、抗剪、抗扭转强度,完全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而促进锁骨骨折愈合[2]。在本组病例中,除3例因术后未能持续悬吊、过早活动致使克氏针松动及1例病人因骨折粉碎太严重术后出现畸形愈合外,其余病人均愈合良好。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并发症主要有克氏针滑动、针尾皮肤破溃及肩周炎等。临床中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在选择克氏针时,应尽量选用直径较粗的克氏针(但应注意必须以能顺利通过髓腔为前提),因直径较粗的克氏针在髓内全长均可受到挤压,不易转动,可以减轻扭转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此外,克氏针挤满髓腔,骨折端侧方移位可能性小,可减少剪切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笔者体会到,术后早期不能功能锻炼,否则容易出现针尾不适、克氏针滑移,造成周边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本组37例中有3例出现松动滑脱,应当引以为戒。
中医认为,锁骨骨折早期其病机以气阻血瘀为主,其症多以疼痛为甚,故初期用药宜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中期为伤口愈合期,当促使骨折生长,故治接骨续断;后期当以调养为主,治宜补益气血,兼以壮骨舒筋。骨折经复位与固定后结合辨证分期内服中药,中药方中的活血祛瘀中药可增加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清除血凝块及代谢中的分解产物,增强骨的修复功能,接骨续断中药能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锁骨骨折,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故能收效理想。
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治疗效果满意,无需特别的X线设备及费用低等优点,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富荣,杨 渊,陈海涛,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06,1(2):137-138.
[2]连学全,黄世民,庄耀明,等.克氏针固定锁骨的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63.
(收稿日期:2008-04-16 修回日期:2008-07-16)
(编辑:梁明佩)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4-0446-02中图分类号:R 683.41文献标识码:B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2.6岁;左侧16例,右侧21例;骨折部位:外侧段11例,中段26例;骨折类型:单纯骨折28例(其中横断型骨折8例,小斜型骨折20例),粉碎骨折9例;均为新鲜骨折。
2.治疗方法 单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粉碎骨折根据碎片情况予克氏针结合丝线捆绑;并按中医骨折三期用药进行中药内服治疗。①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锁骨及肩部,以骨折断端为中心,于锁骨前上方与锁骨平行作一长1.5~2.5 cm的切口,粉碎性骨折切口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以能显露骨折端即可,开放性骨折按开放性伤口处理,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根据锁骨髓腔大小选取直径与髓腔直径相当的一枚克氏针于远折端顺行打入并穿出皮外,复位骨折,再逆行打入近折端,以对锁骨骨折进行髓内固定。若有游离骨片,先用骨刀将骨片与锁骨主干部分分别刻一浅槽,再用丝线捆绑固定。针尾折弯剪短埋于皮下,常规处理切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3天。术毕即用锁骨固定带保护、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5周,此期间不宜行患肩外展、旋转运动,但可做耸肩、屈肘、握拳运动;根据具体情况约4~5周后可加强肩关节内收、外展、前曲、后伸及内外旋转等功能练习;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随访2~6个月。②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按中药治疗骨折三期用药的基本法则选用药物,早期(1~14天)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治则,药用:当归12 g、川芎10 g、红花6 g、三七12 g、庶虫10 g、苏木10 g、乳香10 g、没药10 g、泽泻12 g;中期(15~28天)以接骨续断为主,药用:归尾12 g、赤芍10 g、白芍10 g、生地10 g、红花6 g、庶虫10 g、骨碎补12 g、煅自然铜10 g、续断12 g;后期(28天以上,此时可酌情选用,一般用药7~14天即可)重点在于补益气血、壮骨舒筋,药用:黄芪50 g、当归15 g、骨碎补12 g、续断10 g、海桐皮15 g、五加皮15 g、伸筋草15 g。以上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
结果
经随访,本组37例均无术口或针道感染,无慢性肩痛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其中33例骨折达一期愈合,1例轻度向上成角畸形愈合,但肩关节功能良好,2~4个月门诊拔除克氏针;3例因术后未能持续悬吊,过早活动致使克氏针松动导致骨折不愈合而行环抱记忆合金钢板内固定后治愈。
讨论
锁骨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传统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该方法所采用“∞”字绷带或锁骨带复位固定,虽能使骨折暂时复位,纠正重叠畸形,但患者需要长时间挺胸、叉腰、抬头,一般难以忍受,且“∞”字绷带或锁骨带经常松动而失去固定作用。此外,因锁骨位置表浅,中外1/3骨折、外1/3骨折及移位明显者,手法闭合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对位,极易造成畸形愈合而影响外观。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该方法存在着损伤骨折局部软组织、过多剥离骨膜、破坏骨断端血运而不利于骨折愈合的缺陷。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避免了切开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局部无手术疤痕,不影响美观,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1]。直径在2.0~2.5 mm的克氏针固定锁骨骨折,其抗弯、抗剪、抗扭转强度,完全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而促进锁骨骨折愈合[2]。在本组病例中,除3例因术后未能持续悬吊、过早活动致使克氏针松动及1例病人因骨折粉碎太严重术后出现畸形愈合外,其余病人均愈合良好。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并发症主要有克氏针滑动、针尾皮肤破溃及肩周炎等。临床中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在选择克氏针时,应尽量选用直径较粗的克氏针(但应注意必须以能顺利通过髓腔为前提),因直径较粗的克氏针在髓内全长均可受到挤压,不易转动,可以减轻扭转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此外,克氏针挤满髓腔,骨折端侧方移位可能性小,可减少剪切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笔者体会到,术后早期不能功能锻炼,否则容易出现针尾不适、克氏针滑移,造成周边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本组37例中有3例出现松动滑脱,应当引以为戒。
中医认为,锁骨骨折早期其病机以气阻血瘀为主,其症多以疼痛为甚,故初期用药宜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中期为伤口愈合期,当促使骨折生长,故治接骨续断;后期当以调养为主,治宜补益气血,兼以壮骨舒筋。骨折经复位与固定后结合辨证分期内服中药,中药方中的活血祛瘀中药可增加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清除血凝块及代谢中的分解产物,增强骨的修复功能,接骨续断中药能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锁骨骨折,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故能收效理想。
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治疗效果满意,无需特别的X线设备及费用低等优点,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富荣,杨 渊,陈海涛,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06,1(2):137-138.
[2]连学全,黄世民,庄耀明,等.克氏针固定锁骨的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63.
(收稿日期:2008-04-16 修回日期:2008-07-16)
(编辑: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