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模式老化,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因此,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势在必行。在新课标背景下,从“立意”“选材”两个要素入手,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活动模式,使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亦步亦趋为兴趣盎然,切实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习作教学 转变 发展 有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模式老化,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为了落实课标理念,探索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笔者觉得实现两个“转变”非常重要。
一、【为什么写】从“立意”的角度看: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1、激活内需引动机
曾有一回,我问学生:“写作干什么的?”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为了考试得高分呗!”乍听起来似乎有理,但是琢磨一下就发现:孩子的习作动机发生了偏移,他觉得作文是为了考试,为了家长得到满意的分数才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由此而生的习作内容枯燥乏味、东拼西凑就司空见惯了。那么,什么样的动机才是一个人说话、作文最初的基点呢?我们觉得应该是:个体生存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苏教国标本教材就物化了这样的理念,编排了很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内需的习作话题,使得孩子的表达不再被动。看苏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2:一天,杜小虎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画好了,又写了篇习作,题目为《我的自画像》。(例文)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和习作,你们是不是也动心了?大家也给自己画一张像,画好以后,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然后写一篇习作。建议把你们的自画像和习作一起张贴在班级的壁报上。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孩子兴趣;例文中有人物的“长相”“身材”“年龄”“穿着”“爱好”等描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降低了作文的难度;特别是作文的要求更是吸引着学生参与活动和实践,美术学科的融进增加了习作色彩。
2、降低“门槛”促表述
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一直“居高不下”,习作教学承载了家长和教师给予的太多的思想方面的要求、表达技巧方面的要求。仅以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例:“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究竟“恰当”到什么程度?这部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看来这个“恰当”就是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些要求对于小学生仍然太高。这些“高要求”,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教师和家长,思想定势使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常常是高标准,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成为学生心中难以跨越的“坎”。可是,新教材并没有设置过多的“禁区”,而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编排了许多学生不由自主想说的话题,如:苏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4: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课堂上,教师一抛出话题,学生们便很自然地想到了:最近流行于全国又传至于校内的“手足口病”。一时间,学生或说该病的发起,或说发病班级情况,或说如何防治,或说自己的恐惧心情等等,那个场面上出现的何止一个“医学家”“演说家”“环保学家”呀?
二、【写什么】从“选材”的角度看:由“难为炊”向“易动笔”转变
1、打破命题局限
过去的习作练习中,不少命题作文不符合儿童心理,脱离儿童生活,导致“假大空”的出现。比如这个命题:“做跨世纪的小主人”,大跨度的命题,抽象的概括,模糊的形象,小学生是很难把握其中的分寸的。把握不了,只有堆砌“假、大、空”的漂亮话,或者从其他作文书中生吞活剥他人的词句。命题作文有局限,就从命题开始改变,将此改成半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这样在老师的脑中植入一个概念:对学生的表达不能统得太死。老师们的流行语是:你还命题作文吗?于是努力做到只划出一个写作范围,把选材、立意的自由还给学生。学生有了较多的选择权利,“材料库”自然就不是摆式,各种鲜活的情景、感受也会理所当然地流泻在学生的笔下了。如:苏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5:上面四幅图神情各异(喜、怒、哀、乐),看了以后,你一定会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你曾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顺着编者的意图,融合进教者的智慧,课堂上便有了“图片刺激回忆”“煽情语激活言语储蓄”“生花样的激情表达”“充满个性的题目”,那真的是一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无所拘束,自由发展”的习作园地呀!
2、引进生活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必须回归生活,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时,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因此,引源头活水,让学生变身为“摄像机”即为创造之举:①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捕捉素材,如游戏习作《贴鼻子》》《鼓传花》,比赛习作《捆腿跑比赛》《端球比赛》以及表演类习作《我给大家讲故事》《我演……》等。②动员家长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如开展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出参观游览,然后记录下自己的亲身体验。③在社会生活中拓宽眼界,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聆听大众的语言,用眼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继“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活动模式”后,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亦步亦趋为兴趣盎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观念的转变绝非两个方面的,它需要研究者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去探索、去发现……
【关键词】习作教学 转变 发展 有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模式老化,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为了落实课标理念,探索有效的小学习作教学,笔者觉得实现两个“转变”非常重要。
一、【为什么写】从“立意”的角度看:由“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1、激活内需引动机
曾有一回,我问学生:“写作干什么的?”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为了考试得高分呗!”乍听起来似乎有理,但是琢磨一下就发现:孩子的习作动机发生了偏移,他觉得作文是为了考试,为了家长得到满意的分数才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由此而生的习作内容枯燥乏味、东拼西凑就司空见惯了。那么,什么样的动机才是一个人说话、作文最初的基点呢?我们觉得应该是:个体生存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苏教国标本教材就物化了这样的理念,编排了很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内需的习作话题,使得孩子的表达不再被动。看苏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2:一天,杜小虎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画好了,又写了篇习作,题目为《我的自画像》。(例文)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和习作,你们是不是也动心了?大家也给自己画一张像,画好以后,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然后写一篇习作。建议把你们的自画像和习作一起张贴在班级的壁报上。习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孩子兴趣;例文中有人物的“长相”“身材”“年龄”“穿着”“爱好”等描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降低了作文的难度;特别是作文的要求更是吸引着学生参与活动和实践,美术学科的融进增加了习作色彩。
2、降低“门槛”促表述
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一直“居高不下”,习作教学承载了家长和教师给予的太多的思想方面的要求、表达技巧方面的要求。仅以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例:“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究竟“恰当”到什么程度?这部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看来这个“恰当”就是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些要求对于小学生仍然太高。这些“高要求”,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教师和家长,思想定势使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常常是高标准,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成为学生心中难以跨越的“坎”。可是,新教材并没有设置过多的“禁区”,而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编排了许多学生不由自主想说的话题,如:苏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4: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课堂上,教师一抛出话题,学生们便很自然地想到了:最近流行于全国又传至于校内的“手足口病”。一时间,学生或说该病的发起,或说发病班级情况,或说如何防治,或说自己的恐惧心情等等,那个场面上出现的何止一个“医学家”“演说家”“环保学家”呀?
二、【写什么】从“选材”的角度看:由“难为炊”向“易动笔”转变
1、打破命题局限
过去的习作练习中,不少命题作文不符合儿童心理,脱离儿童生活,导致“假大空”的出现。比如这个命题:“做跨世纪的小主人”,大跨度的命题,抽象的概括,模糊的形象,小学生是很难把握其中的分寸的。把握不了,只有堆砌“假、大、空”的漂亮话,或者从其他作文书中生吞活剥他人的词句。命题作文有局限,就从命题开始改变,将此改成半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这样在老师的脑中植入一个概念:对学生的表达不能统得太死。老师们的流行语是:你还命题作文吗?于是努力做到只划出一个写作范围,把选材、立意的自由还给学生。学生有了较多的选择权利,“材料库”自然就不是摆式,各种鲜活的情景、感受也会理所当然地流泻在学生的笔下了。如:苏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5:上面四幅图神情各异(喜、怒、哀、乐),看了以后,你一定会回到丰富多彩的记忆中去:你曾因为满足了愿望而开心,因为遇到不平而气愤,因为受到委屈而伤心……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顺着编者的意图,融合进教者的智慧,课堂上便有了“图片刺激回忆”“煽情语激活言语储蓄”“生花样的激情表达”“充满个性的题目”,那真的是一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无所拘束,自由发展”的习作园地呀!
2、引进生活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必须回归生活,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时,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因此,引源头活水,让学生变身为“摄像机”即为创造之举:①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捕捉素材,如游戏习作《贴鼻子》》《鼓传花》,比赛习作《捆腿跑比赛》《端球比赛》以及表演类习作《我给大家讲故事》《我演……》等。②动员家长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素材,如开展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外出参观游览,然后记录下自己的亲身体验。③在社会生活中拓宽眼界,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聆听大众的语言,用眼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继“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活动模式”后,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亦步亦趋为兴趣盎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观念的转变绝非两个方面的,它需要研究者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