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在企业。文章分析了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节约型企业成本控制
一、加强成本控制,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节约型企业应该是资源消耗少、成本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首先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据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而长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来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至今尚未根本转变。以水资源利用为例,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可见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程度是十分严重的。严峻的形势要求企业在使用有限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一时的发展,就不顾一切地去消耗本应属于后代子孙的宝贵资源。一句话,建设节约型企业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其次,建设节约型企业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通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取得相应的收入, 从收入中扣除各种费用和支出, 就是企业的盈利。收入是盈利的源泉,但增加收入的速度或水平应高于成本的增长速度, 若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也提高, 且其提高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速度, 就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反而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甚至发生亏损。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有时为了竞争的需要, 可采取降价的策略, 即所谓的打价格战, 竞争的双方都要以较低的价格来占领市场份额。在这种价格战中,企业一旦拥有成本领先的优势地位, 竞争对手就很难在价格上与其竞争。最终能够取胜的一方, 应当是产品成本较低的节约型企业。所以,建设节约型企业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管理主体方面,如何加强国家出资人对国企的成本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其实施成本管理,制定成本开支范围和管理制度,取代了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成本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为企业放权的改革和探索,强化了经营者成本管理,但出资人成本管理却未能到位,因而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在成本管理意识方面,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重投资、重技术、轻成本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个人,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在成本管理体系方面,成本的控制没有切实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产出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事前、事中控制不力,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由于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三、建设节约型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与建设节约型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认真解决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这是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关键。
(一)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应是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忽视对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成本分析与研究,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为建设节约型企业, 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 将成本管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
(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还应是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作为财会部门或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但事实上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 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是难以真正取得成效的。因此, 成本管理不单是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 不只是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内部每一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实施者。为建设节约型企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 应将全体员工, 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成本管理意识。只要我们每一个职工都牢记节约二字,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块煤做起,锲而不舍,日积月累,就会把企业建设成节约型企业,整个社会就会变成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节约型企业成本控制
一、加强成本控制,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节约型企业应该是资源消耗少、成本水平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首先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据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而长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来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至今尚未根本转变。以水资源利用为例,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可见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程度是十分严重的。严峻的形势要求企业在使用有限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一时的发展,就不顾一切地去消耗本应属于后代子孙的宝贵资源。一句话,建设节约型企业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其次,建设节约型企业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通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取得相应的收入, 从收入中扣除各种费用和支出, 就是企业的盈利。收入是盈利的源泉,但增加收入的速度或水平应高于成本的增长速度, 若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也提高, 且其提高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速度, 就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反而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甚至发生亏损。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有时为了竞争的需要, 可采取降价的策略, 即所谓的打价格战, 竞争的双方都要以较低的价格来占领市场份额。在这种价格战中,企业一旦拥有成本领先的优势地位, 竞争对手就很难在价格上与其竞争。最终能够取胜的一方, 应当是产品成本较低的节约型企业。所以,建设节约型企业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管理主体方面,如何加强国家出资人对国企的成本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其实施成本管理,制定成本开支范围和管理制度,取代了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成本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为企业放权的改革和探索,强化了经营者成本管理,但出资人成本管理却未能到位,因而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
在成本管理意识方面,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重投资、重技术、轻成本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个人,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在成本管理体系方面,成本的控制没有切实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产出直至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事前、事中控制不力,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由于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三、建设节约型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目前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与建设节约型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认真解决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这是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关键。
(一)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应是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忽视对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成本分析与研究,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为建设节约型企业, 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 将成本管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
(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还应是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作为财会部门或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但事实上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 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是难以真正取得成效的。因此, 成本管理不单是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 不只是少数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内部每一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实施者。为建设节约型企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 应将全体员工, 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成本管理意识。只要我们每一个职工都牢记节约二字,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块煤做起,锲而不舍,日积月累,就会把企业建设成节约型企业,整个社会就会变成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