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仓港的码头前沿如长虹卧波,成批的集装箱正有序地被放入停靠的船舶,码头不远处,一个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一家家企业铆足马力进行着研发生产……今年以来,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呈现快增稳进的良好态势,最近更是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成绩单”背后的“答卷意识”
2021年1至8月,太仓港区的成绩相当亮眼。港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了19%,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07.35亿元,同比增长31.3%。
同时,港区成功签约夸特纳斯、威露士、震坤行等投资超1亿美元项目,完成注册外资6.7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9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5.4%和89.7%。
36个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7.61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92.5%。达必温汽配、海格物流二期、森岚制冷设备等项目交工验收,斯凯奇一期、科方生物、生物港三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
在新近公布的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排名中,港区较2020年提升了2位。
苏州市十三次党代会对太仓提出,要做深“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以港强市”三篇文章,太仓市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传承弘扬苏州“三大法宝”,奋力拼出“太仓速度”。作为太仓“以港强市”主要承载地的太仓港区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跑出“港区速度”领跑“太仓速度”。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港区也提出了要树牢强烈的“答卷意识”,答好港区发展之问:紧扣“两个高于”如何作为?用怎样的“港区速度”支撑起“太仓速度”?什么样的担当作为才能无愧于国开区称号?
“港区速度”里的“路径导图”
面对这些问题,港区已经有了“答题思路”。
其中要做好的第一道題,是聚力推进综合实力提升。对港区而言,招商引资是重要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招商是硬任务。为此,港区将进一步“扩增量”,力争“十四五”期间引进2至3个超百亿投资制造业龙头项目,不断壮大10亿、20亿级项目集群。同时抓紧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咬住项目审批“双信三即”目标,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打造营商环境“最舒心”品牌。
完成招商“扩增”,还要紧盯单位产出“优存量”。做好这道题,就要向存量要空间,向空间要效益,力争单位投入产出年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港区的目标,是要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全力做大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持续提升在全国、全省开发区中的排名。
9月10日,生物港三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今后将更好地满足发展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应仪器、耗材为主的新兴产业,超前培育基因检测及大分子新药研发等先导产业,为港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配套和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方面,港区继续开足马力,“十四五”期间将先率领先,全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对全市的贡献份额和在全国、全省开发区中的排名持续提升。
“三港合一”中的“加速效应”
谈及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繁忙的码头,还有繁华的滨江港城。港区的另一个“答题思路”,正是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推进港口、港区、港城融合发展,放大“三港合一”效应。
为此,港区将加快临江临港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太仓“11155”产业矩阵,做精做强2至3条产业链,瞄准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头部企业,以高质量的增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凝心聚力拼招商拼项目,持续集聚世界500强、央企、欧美企业,加快太仓临港航空航天产业园、易云智慧科技、欧美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竞争力强的临江先进制造业基地。
在深入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港区将招引更多旗舰型、平台型、税源型物贸总部企业,建成投运苏宁电商、CJ荣庆、中外运、牛卡福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拓展汽车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引进保税加工维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力争物贸产业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
对于落后产能,港区也将坚定不移地将其淘汰,加速推进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工作,坚决打赢木材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用好工业企业集约用地评价办法,持续提高亩均产出水平。
港城中专、港区医院、皇冠假日酒店,港区一系列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针对“三港”之一的港城,港区将聚力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结合即疏港支线铁路以及在建的产业重点项目,加紧编制港区集疏运体系规划,进一步优化港城空间布局,同时优化港城规划格局,完善港城通道与物流通道设置,加快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补足社会事业的短板,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坚持新城老镇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港城的综合承载力将不断增强。
跑出“港区速度”,领跑“太仓速度”,放眼新征程,值得拭目以待。
“成绩单”背后的“答卷意识”
2021年1至8月,太仓港区的成绩相当亮眼。港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了19%,完成规模工业产值707.35亿元,同比增长31.3%。
同时,港区成功签约夸特纳斯、威露士、震坤行等投资超1亿美元项目,完成注册外资6.7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9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5.4%和89.7%。
36个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7.61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92.5%。达必温汽配、海格物流二期、森岚制冷设备等项目交工验收,斯凯奇一期、科方生物、生物港三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
在新近公布的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排名中,港区较2020年提升了2位。
苏州市十三次党代会对太仓提出,要做深“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以港强市”三篇文章,太仓市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传承弘扬苏州“三大法宝”,奋力拼出“太仓速度”。作为太仓“以港强市”主要承载地的太仓港区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跑出“港区速度”领跑“太仓速度”。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港区也提出了要树牢强烈的“答卷意识”,答好港区发展之问:紧扣“两个高于”如何作为?用怎样的“港区速度”支撑起“太仓速度”?什么样的担当作为才能无愧于国开区称号?
“港区速度”里的“路径导图”
面对这些问题,港区已经有了“答题思路”。
其中要做好的第一道題,是聚力推进综合实力提升。对港区而言,招商引资是重要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招商是硬任务。为此,港区将进一步“扩增量”,力争“十四五”期间引进2至3个超百亿投资制造业龙头项目,不断壮大10亿、20亿级项目集群。同时抓紧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咬住项目审批“双信三即”目标,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打造营商环境“最舒心”品牌。
完成招商“扩增”,还要紧盯单位产出“优存量”。做好这道题,就要向存量要空间,向空间要效益,力争单位投入产出年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港区的目标,是要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全力做大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持续提升在全国、全省开发区中的排名。
9月10日,生物港三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今后将更好地满足发展生物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应仪器、耗材为主的新兴产业,超前培育基因检测及大分子新药研发等先导产业,为港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配套和营商环境。在项目建设方面,港区继续开足马力,“十四五”期间将先率领先,全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对全市的贡献份额和在全国、全省开发区中的排名持续提升。
“三港合一”中的“加速效应”
谈及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繁忙的码头,还有繁华的滨江港城。港区的另一个“答题思路”,正是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推进港口、港区、港城融合发展,放大“三港合一”效应。
为此,港区将加快临江临港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太仓“11155”产业矩阵,做精做强2至3条产业链,瞄准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头部企业,以高质量的增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凝心聚力拼招商拼项目,持续集聚世界500强、央企、欧美企业,加快太仓临港航空航天产业园、易云智慧科技、欧美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竞争力强的临江先进制造业基地。
在深入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港区将招引更多旗舰型、平台型、税源型物贸总部企业,建成投运苏宁电商、CJ荣庆、中外运、牛卡福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拓展汽车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引进保税加工维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力争物贸产业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
对于落后产能,港区也将坚定不移地将其淘汰,加速推进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工作,坚决打赢木材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用好工业企业集约用地评价办法,持续提高亩均产出水平。
港城中专、港区医院、皇冠假日酒店,港区一系列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针对“三港”之一的港城,港区将聚力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结合即疏港支线铁路以及在建的产业重点项目,加紧编制港区集疏运体系规划,进一步优化港城空间布局,同时优化港城规划格局,完善港城通道与物流通道设置,加快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补足社会事业的短板,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坚持新城老镇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港城的综合承载力将不断增强。
跑出“港区速度”,领跑“太仓速度”,放眼新征程,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