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耗竭、增长不均衡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显著,可持续发展(SD)话题引发多方热议,利益相关者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施加新的压力以迫使相关方做出改善,这为组织创造了这样的机会:试图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沟通来获取收益。但是,除非组织努力提高SD,否则SD仅仅是好的动机而已。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管理控制系统(MCS)对于形成SD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层次的整合是非常关键的,可持续管理控制系统(SMCS)也渐渐成为管理控制文献中新的主题。但是,对SMCS的研究比较分散,针对定义、理论观点和对绩效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尽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但未能提供连贯的SD视图以及具体的控制实施方式,这就要求对应用到实践中的MCS做出进一步研究,研究者和实业人员能够更加慎重考虑建立在SD基础上的SMCS的设计、使用和合适的情境,组织应用哪种管理控制系统来管理和评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 可持续发展
SD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占主导的定义之一是由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给出的,定义如下:当某发展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该种发展是可持续的,本质是达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均衡,Elkington(1994)将这总结为三重底线,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组织经常为了追求资源型战略和达到制度要求参与SD,在前一种情况下,将SD当作战略性无形资产,并用以提高绩效、从变革和内部改变中创造机会,在第二种情况下,组织处于社会环境中,要承受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为了持续获得资源、保持合法性,组织试图顺应利益相关者的准则和信念,为此,采用通过规章和协议形成的SD。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控制系统
组织和员工最初对于要达成的目标有分歧,这是由于员工的个性、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行为缺乏指导,有个体局限性,为了使所有的目标保持一致,在管理上就要采用具有完整的系统、规则、行为、价值和其他活动的MCS。 MCS由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构成,正式的控制是由通过反馈和前馈回路来控制结果的规则、绩效评价、奖励标准和预算编制制度构成的,非正式控制由信念、共享价值、准则、文化、传统以及自我控制构成,这些非正式控制并不显眼,且可能并不是为了指导员工关注组织目标而有意设计的,但是,非正式控制看起来和正式控制至少是一样有效的。
可持续性和MCS的耦合关系是一大新兴研究主题,对MCS 的传统理解和可持续性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前者关注以提高效率来加强成长能力和利润获得能力,却以资源损耗的增加为代价;SD以自然资源的维持为关注点。以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组织改变了对传统管理控制的关注,Ball和Milne (2005,)总结得出:新的管理控制观点和工具对于向可持续的转移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SMCS。
为阐明SMCS在实践中的应用,需要采纳一种全面的控制观,Malmi和Brown(2008)将各种控制看作“控制包”,在这一“控制包”中,其组成要素可被不同个体设计和应用,而且也不一定要保持一致,揭示了“控制包”的组成要素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互依存,该框架的提出减少了模型阐述不明带来的局限,超越了“控制论”中的控制含义,将非正式控制和正式控制包括在其中,另外,该框架允许对影响MCS的设计和实施的内外部突发事件进行研究,也可以用于评估MCS的跨层次应用。基于SD角度可形成5种控制形式。
(一)SD文化控制。文化控制包括一组由組织成员共享的“派系”价值、象征以及社会准则,这些控制形式包含并指导其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动机、沟通和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参与将SD整合进文化。
(二)SD计划管理。追求SD的组织将短期和长期可持续目标纳入规划,通过让员工参与长期行动规划从而对控制施加影响,可以降低员工的抵制。
(三)SD“控制论”控制。作为绩效衡量的一部分,“控制论”中的各种控制用来驱使员工承担业绩偏离的责任,这些控制包括预算,(非)财务衡量系统以及混合系统。对于SD控制论控制类型,有三种:用灵活的预算系统来评估环境指标,基于环境角度的可持续平衡计分卡,可持续管理会计。
(四)SD奖励和补偿。奖励和补偿系统在于激励个人或者团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组织将奖励和补偿与SD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员工责任,并影响决策制定。
(五)SD行政控制。行政控制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以及各种政策和程序。培训和学习是引导员工行为向SD改变的重要控制机制,员工参与是可持续组织普遍的做法,若是员工坚信他们的贡献有益于社会和环境,那么所需的其他控制就会减少。
三、结语
尽管SMCS由各种相互联系的管理系统组成,在研究上经常选择SMCS的某些方面,因此,相互关联的话题之间只有少数联系建立起来,为了对当前SMCS的形成进行全面构图,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单位为东南大学)
一、 可持续发展
SD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占主导的定义之一是由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给出的,定义如下:当某发展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该种发展是可持续的,本质是达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均衡,Elkington(1994)将这总结为三重底线,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组织经常为了追求资源型战略和达到制度要求参与SD,在前一种情况下,将SD当作战略性无形资产,并用以提高绩效、从变革和内部改变中创造机会,在第二种情况下,组织处于社会环境中,要承受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为了持续获得资源、保持合法性,组织试图顺应利益相关者的准则和信念,为此,采用通过规章和协议形成的SD。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控制系统
组织和员工最初对于要达成的目标有分歧,这是由于员工的个性、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行为缺乏指导,有个体局限性,为了使所有的目标保持一致,在管理上就要采用具有完整的系统、规则、行为、价值和其他活动的MCS。 MCS由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构成,正式的控制是由通过反馈和前馈回路来控制结果的规则、绩效评价、奖励标准和预算编制制度构成的,非正式控制由信念、共享价值、准则、文化、传统以及自我控制构成,这些非正式控制并不显眼,且可能并不是为了指导员工关注组织目标而有意设计的,但是,非正式控制看起来和正式控制至少是一样有效的。
可持续性和MCS的耦合关系是一大新兴研究主题,对MCS 的传统理解和可持续性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前者关注以提高效率来加强成长能力和利润获得能力,却以资源损耗的增加为代价;SD以自然资源的维持为关注点。以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组织改变了对传统管理控制的关注,Ball和Milne (2005,)总结得出:新的管理控制观点和工具对于向可持续的转移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SMCS。
为阐明SMCS在实践中的应用,需要采纳一种全面的控制观,Malmi和Brown(2008)将各种控制看作“控制包”,在这一“控制包”中,其组成要素可被不同个体设计和应用,而且也不一定要保持一致,揭示了“控制包”的组成要素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互依存,该框架的提出减少了模型阐述不明带来的局限,超越了“控制论”中的控制含义,将非正式控制和正式控制包括在其中,另外,该框架允许对影响MCS的设计和实施的内外部突发事件进行研究,也可以用于评估MCS的跨层次应用。基于SD角度可形成5种控制形式。
(一)SD文化控制。文化控制包括一组由組织成员共享的“派系”价值、象征以及社会准则,这些控制形式包含并指导其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动机、沟通和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参与将SD整合进文化。
(二)SD计划管理。追求SD的组织将短期和长期可持续目标纳入规划,通过让员工参与长期行动规划从而对控制施加影响,可以降低员工的抵制。
(三)SD“控制论”控制。作为绩效衡量的一部分,“控制论”中的各种控制用来驱使员工承担业绩偏离的责任,这些控制包括预算,(非)财务衡量系统以及混合系统。对于SD控制论控制类型,有三种:用灵活的预算系统来评估环境指标,基于环境角度的可持续平衡计分卡,可持续管理会计。
(四)SD奖励和补偿。奖励和补偿系统在于激励个人或者团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组织将奖励和补偿与SD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员工责任,并影响决策制定。
(五)SD行政控制。行政控制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以及各种政策和程序。培训和学习是引导员工行为向SD改变的重要控制机制,员工参与是可持续组织普遍的做法,若是员工坚信他们的贡献有益于社会和环境,那么所需的其他控制就会减少。
三、结语
尽管SMCS由各种相互联系的管理系统组成,在研究上经常选择SMCS的某些方面,因此,相互关联的话题之间只有少数联系建立起来,为了对当前SMCS的形成进行全面构图,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单位为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