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中耳慢性鼓膜穿孔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中耳慢性鼓膜穿孔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

在豚鼠慢性创伤性鼓膜穿孔的动物模型上,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的鼓膜愈合率.在具有典型鼓膜后皱襞处穿孔的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病理标本上,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10例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

结果

在动物实验中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鼓膜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2=9.923,P<0.01).未发现有诱发中耳胆脂瘤的病例.在临床研究中鼓膜穿孔邻近皮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阳性率为(39.3±7.4)%(x±s,下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为(25.4±3.7)%.2组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有明显促进鼓膜穿孔愈合的能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的中等表达,表明使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有诱发中耳胆脂瘤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GATA-3和白细胞介素4(IL-4)、IL-5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1例对照鼻黏膜组织中GATA-3和IL-4、IL-5的表达.结果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20例GATA-3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占86.9%;PCR反应后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对照鼻黏膜组织中GATA-3相对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引起后鼻孔闭锁并不罕见.1995年1月至2002年6月,我们在鼻内镜下应用Nd:YAG激光手术治疗NPC放疗后后鼻孔闭锁23例(40侧),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它的细胞表面特异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相结合,提高细胞表面范围纤溶酶的活动,在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便是其中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