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去非擅用当归四逆汤治痛经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龚去非(1903~1993)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名老中医之一。龚师行医70余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妇科杂症更是匠心独具。现将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之经验管陈于后,供同仁学习借鉴。
  【关键词】龚去非;痛经
  1痛经之发病
  痛经以原发性多见,是青春及青年时期女性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达30~50%,其中大约有10%左右的患者由于月经疼痛而难以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因而诊治原发性痛经对改善女性个体健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究其发病,龚师认为,主要是寒滞冲任之经脉,导致经行不畅。临床以经期腹痛、腰痛、经血有紫块、周期推迟或提前为主症,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且经量亦在正常范围之内。究其证型,龚师结合数十年诊治经验,认为该病实证偏多,虚证较少。
  2方证分析
  当归四逆汤出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等味组成,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方中当归为温补肝血之要药,辅以白芍、桂枝益阴和营,温通阳气,鼓舞血行,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白芍、当归相配“酸甘化阴”,能加强补益阴血之力。当归配桂枝“辛甘化阳”,使血脉温通畅行,阳气得充。白芍配桂枝,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佐细辛以启发肾气,鼓动诸阳之本,使肾阳上升,外温经脉,内温脏腑,通达表里上下,温散内外之寒邪。通草苦寒,既可防桂枝、细辛辛温燥烈、耗伤阴血之弊,又可使归芍补益生化之血得循捷径注于心,以灌心脉,同时又可通血脉,使经脉之中气血畅行无阻。甘草、大枣旨在补益脾胃,使诸药之精华得以充分吸收。诸药相配,使血补而不滞,阳动而不亢,经脉得温而寒邪自驱矣,正是基于此,龚师用此方治痛经而每获效验。
  3案例选介
  例1:张某,27岁,某中专学校教师,1982年7月5日初诊。自述痛经多年,每次月经推后40天以上,经期腹痛、腰痛,经色红有瘀块,3日后疼痛减轻,1周左右干净,出血量在正常范围內,无白带,腹部无压痛,饮食正常,无其他慢性病。龚师根据患者年青体壮,痛在经前,经血有瘀块,认为症情为实证,其病机主要是寒滞冲任经脉,致寒凝血瘀,龚师投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0g、白芍12g、北细辛3g、甘草6g、大枣15g,并将原方桂枝改为肉桂6g以增强温阳祛寒,另加香附12g、川芎10g疏肝活血,以增原方温经通脉之力。嘱患者在经前七天水煎服药,每天一剂,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次月复诊时,患者云:“上月按医嘱煎服药后,经期仅有微痛,本次即将来经,未见腹痛等现象。”
  例2:童某,27岁,未婚,医务人员,1982年9月17日初诊。自述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经血紫黯,至今已10余年,月经周期及出血量均正常,无白带。4年前经期又兼头痛,且疼痛较剧,到地区医院内科、外科均无明确诊断,每日自服“去痛片”2次,每次2片,因长时间服用而呈现胃不适、口涎上涌、口干渴引饮等症。就诊时,要求先治头痛。龚师当时根据患者描述的病情经过及诊时所见脉证,拟当归四逆汤: 当归10g、白芍12g、北细辛3g、桂枝12g、甘草6g,加川芎10g、羌活12g,意在一方二用,即头痛与痛经同治,认为头痛与痛经之病因皆因寒滞经脉之故。再加葛根15g、半夏10g、花粉12g以治其多涎口渴,每天一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药五剂后诸症悉减。后连续两个月,经前七天服药,每天一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而获愈。
  例3:胡某,29岁,1982年7月3日初诊。自述下乡落户时因受寒而致胃痛反复发作8年,每月经期亦见腹痛,且痛经时胃痛亦随之增剧。月经周期50~70天,经量不多,一般在1周左右方净,舌脉无异。龚师本《内经》“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之理,认为患者虽两病俱存,而病因则一,拟温经散寒法治。用大建中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党参15g、干姜10g、当归10g、白芍12g、北细辛3g、桂枝12g、加高良姜12g、荜拨10g、香附12g、甘草6g等在经前七天水煎服药七剂,每天一剂,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续三个月胃痛、痛经皆获愈。足见龚师识证之准,遣方用药之精,值得后学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与氯胺酮单药麻醉效果,探究复合麻醉在门诊短小手术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手术病人100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并进行试验对照试验,对比试验结果;结果: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较单用氯胺酮麻醉患者稳定,术中苏醒、肢动及术后精神症状较单药麻醉发生率小。结论:两药在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所用病例经cT证实为闭合性肾损伤,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摘要】浅谈县市级公立医院人才管理的探索  【关键词】公立医院;人才管理    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医疗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县市级医院在民营及大医院双面冲击的新形势下,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一直是难以突破一大难题。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在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方面提出的措施及经验做个初浅探讨。  1我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2005年初,我院仅是一所规模一般的二乙医院,在职职工不足200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迟发性出血临床不常见.我院自1997年7月开展TURP术以来,出现迟发性出血15例,置双腔导尿管冲洗膀胱失败后均经急诊行尿道电切及电凝止血治愈,现报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近年来国内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则方药的探讨日趋广泛和深入。在病因病机方面,除传统的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而外,又提出瘀血阻滞、脾气
【摘要】收集临床常用的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剂等抗病毒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提示在临床使用时,加强此类药品临床观察,确保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防    近年来,应用中药提取加工制成的注射剂大量应用于临床,在抗病毒治疗中使用较多的有: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剂)、穿琥宁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等,现将此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预防与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