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即社会生产-生活(下)——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hz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么一句关键的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它表明,马克思所讲“实践”即社会生产一生活;社会生产一生活发展的客体价值目标是“生产力标准”,主体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主客体矛盾产生“异化”时,社会生产一生活发展只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选择;对“实践产出认识”,要在社会存在产出社会意识的框架内理解。把“实践”视作个人行为,在个人行为框架中理解人的认识,并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理论后遗症较大;邓小平提倡“生产力标准”,实际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恢复。党中央倡言“以人为本”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深化质量意识,提质培优的重要工作,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构建了“自主诊断,动态改进”的校本质量保证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校本质量
本文通过中美韩三国的护理学学位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护理学专业学士学位教育学位、定位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教育课程体系的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文化是软实力,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潜移默化。水利建设与水文化有机结合,水文化与水利工程和谐交融,充分体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势、生态环境状况、用水效率和效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水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系统分析目前海河流域在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海河流域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