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老年人应慎防中风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5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此病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夏天中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甚至高于冬天。这是由于高温时人体的血流量比正常时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来就有动脉硬化,血管韧度减低,脆弱的血管经受不起快速血流的冲击,一旦血管破裂,就会发生中风。既可以表现为“脑中风”,也可以表现为眼底动脉破裂的“眼中风”或耳部毛细血管破裂突发性耳聋的“耳中风”。
  夏季为何容易引发脑中风呢?医学专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主要原因:其一,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情烦躁、异常激动等,从而诱发血压波动,极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其二,夏季人体大量排汗,出汗过多会使体内水分丧失,如体内水分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减慢等。再者,老年人口渴感觉中枢差,即便人体已经缺少水分,老年人不能马上感觉到,这样也会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另外,天热人体体表微循环容量大,会有大量血液流到体表,相对而言供给脑部的血液量就会减少,老年人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其三,由于睡眠休息不良、饮食紊乱、情绪紧张等原因,人体应激反应增强,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另外,糖尿病患者可因血糖增高刺激血管内皮组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脑卒中发作等。
  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老年人以脑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最为多见。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重则有生命危险,轻则也不免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所以,及早预防至关重要。夏季老年人及其家人要谨慎预防中风发生,平时须掌握以下预防措施,对于预防中风发生将大有帮助。

  1.及时治疗诱发病 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黏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应及早治疗。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要按医生的建议坚持长期服药,不能自行停药,并要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则应及早就诊。
  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老年人及其家人要留意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吞咽困难、走路不稳、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风现象,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这些症状亦可自行消失,但切不可以为症状消失就万事大吉了。否则出现偏瘫、口角歪斜、眼睛失明等,就真正发生中风了。因此,平时应关注中风的先兆,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注意心理预防 平时要自我控制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中风的诱发因素。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要经常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从而引发脑中风。
  4.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老年人应尽可能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避免血液中脂质过多。以素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每周至少吃3次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或服用深海鱼油。ω-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预防动脉硬化,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进而防止脑梗塞。
  5.坚持体育锻炼 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可使心脏维持较好的功能,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即使血液和血管方面有些潜在性发病因子,也可以有较好的代偿能力。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逐步适应环境温度,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从低温的室内突然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室外,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6.注意要慎用药物 不要過量服用降压药物,尤其是睡眠前不要过量服用,以免血压大幅度下降,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血流减慢,促使脑血栓形成。长期大量服用利尿药,使体内水分从尿中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则体内失水过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在应用止血敏、安络血等止血药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进血栓形成。所以老年人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应严格遵守医嘱,不能擅自加大剂量和改变服用方法。
  7.定时测量血压和定期进行体检 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除了每天坚持量血压外,还要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及时掌握身体状况,不能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鸡翅木又作“杞梓木”,为崖豆属和铁刀木属树种,是木材心材的弦切面上有鸡翅(“V”字形)花纹的一类红木,因“V”字形花紋近似鸡翅羽毛的形状而得名。北方人称之为“老榆”,常见的有东北老榆木和江西老榆木  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纵切面的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较之花梨木、紫檀木更为稀有和优美。鸡翅木正是以其显著、独特的纹理,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和高官贵族的追逐,也
期刊
引起腘窝疼痛的两种原因  腘窝是膝关节后面的凹陷区域,这个部位的结构组织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不同的组织出现损伤都可能会引起腘窝的疼痛。  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大腿后侧的腘绳肌损伤;第二种,小腿后侧的三头肌损伤。  由于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同,康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腘绳肌损伤引起的腘窝疼痛  腘绳肌是大腿后侧的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腘繩肌与强有力的股四头肌相对应。  其中股
期刊
《山海经·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如何寻找食物的史实。经过大量尝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选择了那些安全有用的“百草”,作为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而另一些则被当成药物,按其性能用以治病。  五味不仅会对人的口舌带来直接的感受,而且对人的机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五味调和不当,不仅使味觉感到不适,而且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周
期刊
伍冲虚,名守阳,江西南昌辟邪里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一官宦之家。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其母王氏孺人梦在文庙前食榴子——榴子紅得如火如丹,即伍冲虚住母胎时。  明神宗万历二年正月元旦伍冲虚降生。他13岁时即有志于道;16岁时奉母命成亲;20岁时(1593年)拜同乡里龙门派第七代祖师曹还阳为师,而步入金丹大道道门,要求其不要生儿育女。故伍冲虚没有后代。  伍冲虚几乎系童身入道,故29岁即证人仙果。
期刊
历史上最早有关催眠术记载的是中国的《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者,乃催眠治病也。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治病,除中医外,还有祝由十三科。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由。是在催眠的状态下,医患双方的一种互动。不需要针灸、用药,或少用药。唐代太医署中设立咒禁科。到了元明之际太医院设有祝由等十三科。“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