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古今社会,不论中外,人们有个不约而同的认识:凡不用自己的脚走路的都是上等人,至少再怎么说也肯定不是下等人。先不提古时,但说现在,在中国“有车一族”还是相当受人羡慕的,当然自行车和畜力车不算在内。美国比中国富裕,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那边工薪族的汽车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但在青少年群体里能有辆车也是很有面子的事,哪怕是二手车。刚好6月13日宾利(Bentley)欧陆GTC登陆北京,借这个机会,我们也来聊一聊“代步工具”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发展。
话说从前
华夏文明五千年,自古以来就崇尚“不用自己的脚”的出行方式,从最通俗的演义小说里也可见一斑。《三国演义》,纵览全书,凡名将出场必然骑马;《西游记》比前者更进一步,骑马也算不得什么本事,但凡妖怪神佛最基本的一样本事就是驾云,至不济的唐僧也骑着会变龙飞天的白龙马;《水浒传》则更突出了“躬亲”和“代步”的差别,戴宗作起神行法虽然能日行千里,总比不过公孙胜和罗真人腾云驾雾瞬息万里的本事,无怪乎比人家低了不止一个档次,从来只能担当跑腿送信的职务;《封神演义》更是把夸张进行到底,从头到尾几乎没见任何一个主要人物走过一步路,奇宝灵兽、五行遁术、纵地金光法,层出不穷,更别提马了,连周武王这种凡人都是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基本不下马。
虽然以上是小说家言,作不得真,历史上固然不曾有过仙人妖怪,但以畜力代步在正史里确实是颇受崇尚的。《周礼》中曾有这样的叙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所谓国子指的是知识分子,在当时绝对属于上流社会范围,文中所说的“五御”就是指赶马车的技能。郑玄为这个词作的注是这样的:“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也就是说,驾车要做到这五点要求:
车子启动的时候,“和”、“鸾”(两者皆为车铃)必须铿锵齐鸣。
车子在弯曲的河岸上奔驰不能落水
经过辕门设障等地形时能从正中而入,不偏斜
经过交衢(指十字路口)时能驾车旋转自如
打猎时应使车子的左侧向着猎物
这一套规则里包含了全面的驾驶技术,放在今天俨然就是驾驶执照考试,可见即使在周代,“金领阶层一定要有驾照”也是一条流行观念。其他国家对畜力车的崇尚也与中国大同小异,而且大多不像中国这么讲究,发展也比较慢。比如日本,马并非本土出产的动物,即使到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公元15到16世纪),像武田信玄麾下那种全部骑兵化的部队还是相当罕见的。再向前追溯则更要落后,《枕草子》(日本文学中三大随笔之一,成书于公元11世纪初)中记述的天皇及王公贵族们坐的都是牛车,与马车相比在速度和气派上差了何止一点半点。
在印度也是同样情况,佛教典籍《法华经》(亦称《妙法莲华经》,成书于约公元150年到250年之间)中有一个颇为著名的“火宅喻”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长者,其家道兴旺,田宅广布,奴仆成群,只不过祖宅因为建筑年代太久,结构不科学(整片庄园只有一个出口),维护工作也不到位,如今已接近危房。某天庄园突然失火,且火势蔓延极快,其他人皆已逃出,唯有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还不知道火灾的危险,顾自嬉戏玩耍。长者本想冒险冲入火场救人,转念一想庄园只有一门,且门径狭小,孩子们若不知配合、乱跑乱动,可能反而被火烧伤,只能晓以利害,让他们自己出来。岂知无论怎么劝说,孩子们总不开窍。长者想起这些孩子平时最爱珍宝玩具、奇异之物,顿时心生一计,于是对孩子们大喊道:“你们不是喜欢稀罕玩意儿吗?现在外面有很多牛车、鹿车、羊车,谁先出来就送给谁,抢不到的肯定后悔!”如此一喊,孩子们果然争先恐后冲出火宅,性命无虞。关于这个故事的深层含义,我们在这里不加探讨,单说这些畜力车。按说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世面没见过?听说有各种车子竟然纷纷放下手头玩具,足见其吸引力不低。牛车虽然不如马车,但考虑到牛在印度宗教里的崇高地位,配上车子一定是畜力车里的最高端。至于羊车鹿车听起来就稀奇古怪,极少见用这两种牲畜拉车者,饶是如此还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可见在当时甭管拉车的是什么牲畜,只要能让自己免动尊足就都是高档货。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马等国际通用的畜力渐渐平民化,赶着畜力车出门不再是那么有面子的事,相反还可能被当作商贩或者出租车,而且牛马随地便溺,样子不雅,也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人力”交通工具逐渐出现,并流行起来。这里的人力当然不是指自己的力,自己出力和走路没什么差别,难免落了下乘。“使用别人的力来驱动交通工具”才是上等人的选择,人是万物之灵,能驱使活人,这份面子显然大过赶牛赶马,虽然速度远不如骏马,单有那份气派也足够了。人力代步工具最典型的是轿子,这可以算是我国最经典的传统交通工具,无论古典小说还是当代电视剧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若都是一样外貌,怎能显出主人的身份和家业?所以轿子又可细分为若干等级。最基础的就是两根竹竿上面架着一把椅子,这种简陋设施外观实在不雅,风吹日晒之类苦处坐轿人也要照单全收,只为皮糙肉厚又没什么文化的山大王们所喜爱。富豪或者官员乘坐的轿子就气派得多,以丝绸为幔,上盖宝顶,整个封闭,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保证隐私。根据轿子的体积,可以配上四名或八名轿夫(民间所谓“八抬大轿”就指后者,差不多算最高级别),若是官员还能配上几名衙役护驾开路,用如今流行的词汇来说“相当拉风”。欧洲也有轿子,所谓sedan chair者是也,原理相同,在外型上就没法和中国轿子相媲美了。看过不少历史照片,有用木板钉成的,有用铁皮镶成的,方方正正,看起来有点像公用电话亭。日本的轿子独具一格,是扁平形状的,坐轿者侧卧在里面,又是一种滋润。
再往后,公路出现了,城市里交通更加方便,轿子开始被人力车所取代。用车轮的滚动摩擦代替鞋底的滑动摩擦是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拉动人力车只要一人,移动速度又快,这种交通工具在上海之类国际化大城市里非常盛行。虽然当时汽车和自行车也已经出现,出门能叫得起人力车的依旧算是上等人,至少是文员之类中产阶级,远非普罗大众所能承受得起的消费,自然受人艳羡。
如果说人力车反映了科学的发展,那么自行车和机动车在它的基础上又反映了民主的发展,德先生和塞先生缺一不可。拉车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完全可以看作是虐待工人了,于是机动车应运而生。机器就是一堆钢铁,不像牛马那么麻烦,不像人类那么精贵,大可以任意驱使。兼且机动车技术含量高,造价昂贵,当然也能作为身份的象征用来装点门面。机动车最早诞生于蒸汽工业时代,以蒸汽机为动力来源,车尾上扛着一个小锅炉,使用并不方便,速度也不怎么快,因为稀奇且稀少,却也深得人们追捧。再后来的故事就像现代科学发展一样一日千里了。蒸汽机换成内燃机,内燃机换成混合动力发动机。车身从方头方脑变成流线形设计,车蓬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可以自由收放,变速箱由手动档换成自动档,收音机、点烟器、车内空调、磁带/CD/DVD播放器、GPS定位仪、ABS防抱死等技术陆续被加在车内,如今汽车俨然是一个时代工业水平的缩影,也是一件彰显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奢侈品,其身价以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前卫的设计为支撑,始终居高不下。廉价车固然不少,但如果真想要一辆性能优异、环境舒适、造型个性的车,没有雄厚的财力是不行的。
要气派,更要舒服
自从代步工具被发明的时候起,人们对于“舒服”的追求就始终反映在这个领域。骑马的时代讲究好马配好鞍,实际上马是根本不在乎配什么鞍的,反正它都要被捆得混身不自在,好鞍只是为了骑马者能舒坦一些。畜力车时代好车里面要装卧榻,出门如在家,不怕风雨,想睡就睡。机动车也是同理,印象里十几年前机动车在稍小的城市是非常昂贵的商品,能拥有一辆就已不易,什么品牌、配置、外型之类的问题都甚少有人考虑,只要不是农机车,就算家里有辆东风卡车也能傲视街坊。不知几时开始,街上原本稀疏的车流渐渐密集起来,以至于原本霸占公路的公交车只能在轿车的夹缝里艰难挪动。轿车本身也有了越发复杂的讲究,从陆续添到车箱里的小设备上足以看出现代对舒服和人性化的崇尚:
遥控器。也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车钥匙普遍带上这样一个原装出厂的“钥匙坠”,各品牌汽车附赠的大同小异,大多是黑褐色相间的色调,顶上几个黑色小按钮。最初基本功能就两个——遥控车门上锁和解锁。一边走向爱车一边按动遥控器,只听“嘟嘟”两声,门锁自动打开,好象车在迎接主人似的,让人心里舒坦。后来遥控器再度升级,加上了遥控点火开关,只要按一下就能让车子发动。这功能好虽好,却感觉有点贴心过了头。我有位亲戚曾经在家闲极无聊摆弄汽车遥控器,误碰点火开关,结果停在楼下的爱车没拉手动制动器,按指令启动后直线冲出,撞在墙上弄坏了保险杠。
车载DVD。第一次见到这东西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偶然看到隔壁大叔的爱车里多了一个小显示器,比拳头大不了很多,孤零零地立在副驾驶的位置。追问之下得知此乃DIY产品,把DVD播放器装在手套箱里,外接一个小显示器即可。当时还在背后暗笑此人爱摆阔——开车又不能看电影,装它有何用?如今亲历了大城市堵车之奇景后不得不感叹车载DVD真是不得不备的解闷良药。听说有美国牛人将微软新推出的游戏机Xbox360进行改装,做成了“车载游戏机”,不知这样法宝几时才能成为名厂名车们的标配。
车载电话。很久很久以前,当邮政和电信两个部门还合称“邮电局”的时候,曾经爆发过一阵车载电话的热潮,这套设备正是邮电局研发并推广的。当时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车载电话相当笨重——先要在车里挂一套发射器,然后在车顶立一根非常之高的天线,饶是如此也无法保证通话质量。如今的车载电话先进得多,叫做RSAP(Remote SIM Access Profile),利用蓝牙通信连接支持该功能的手机,一旦连接成功,只要控制仪表板上的一个大拨号盘就可以通过免提方式拨打或接听电话,而且带有杂音过滤功能和语音控制功能,开车通话两不误。可惜目前这套系统基本由高端汽车所独占,不知几时才能普及。
GPS定位系统。堪称新手的救世主、路盲的活地图。有了GPS定位设备,找路不再是个难题。定位器可以连接全球定位卫星,以GPRS无线网络作为增补,快速、精确地获得自己的经纬度。配合适当的地图软件,随时可以看到自己正在哪条街道、附近有哪些建筑、前面有多少岔路。原本只能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的科幻级设备现在完全平民化,各大商场都可看到销售网点,北京市每台出租车里基本都有一个定位器,令人赞叹科技发展之神速。
环绕音响。厌烦了老式FM收音机,又嫌车载CD播放器效果差?如今的车载音响与从前大不相同,五六个高音质微型喇叭散布在仪表板、车门、后座附近,车内空间变成了一个微型音乐厅。再配上超重低音喇叭,音乐效果甚至胜过家庭影院,更不是立体声耳机可以企及的。
按摩椅。不知谁想到的,把按摩椅塞进车里显然是对长途驾驶员的极大关怀。开出租车或者跑长途的同志在车里一坐就是一天,脖颈僵硬、屁股酸疼、两脚麻木,有了这个配件显然能让驾驶成为享受。不过要小心,开车时因为按摩椅过于舒服而睡着就不是好事了。
除了以上提到的,运用在汽车上的新技术还有很多。小时候很喜欢看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Knight Rider),做梦都想有一辆主角那辆完全防弹、时速惊人、由人工智能电脑控制的宝贝汽车。也许在不太遥远的将来,这个由道具师们拼装起来的科技神话真的有可能出现在生活中。可惜届时其售价估计也要数百万元,远非我等工薪族所能承受,只能在一旁说说本文一样的“闲话”,继续仰望曾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