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30例初发APL患者FLT3基因外显子14、15中ITD突变,并比较分析 ITD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

30例初发APL患者中,8例(26.7 %)FLT3-ITD突变阳性。与野生型患者相比,FLT3-ITD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WBC)高[20.48×109/L(0.74×109~74.3× 109/L)比1 .75×109/L(0.78×109~35.3×109/L)]、乳酸脱氢酶水平(LDH)高[447.5 U/L(191~ 1 533 U/L)比205.0 U/L(118~ 743 U/L)]、血小板计数(Plt)低[14×109/L(6×109~59×109/L)比30×109/L(9×109~ 12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骨髓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比例及危险度分层等方面,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LT3-ITD突变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CR的时间、维甲酸综合征(RAS)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FLT3-ITD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LT3-ITD是AP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其发生与患者初诊时高WBC、高LDH及低Plt相关,而对近期疗效无影响。

其他文献
突发事件急救的八要点rn一、出血控制rn1.用干净的毛巾、衣物等敷料或直接用手,用力按住伤口,以求止血或减缓出血.2.持续用力按住伤口,如血液渗过敷料,在原有敷料上再加一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老年人AML治疗是一个焦点,到目前为止,是采用传统化疗方案还是采用去甲基化治疗或采用新药治疗仍然没有定论,文章就此方面进展进行总结。
血小板是核心的凝血效应细胞。近年对血小板病理生理学研究有了长足进展,文章就2014年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关于血小板在炎症活动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介绍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铁过载治疗的新靶点。铁沉积是β-地中海贫血和遗传性血色病的主要致死原因。这两种疾病的铁调素水平下调促进了铁的吸收,导致很多器官出现铁蓄积毒性。有研究指出,阻止铁吸收有助于减轻或阻止这两种疾病的铁过载。新的研究方向是Tmprss6,其主要抑制铁调素的表达。其他治疗方向包括减轻-地中海贫血的无效红细胞生成和贫血,因为红细胞生成旺盛抑制铁调素表达。文章主要讨论了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检查小组,运用个体追踪和系统追踪的方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改善认知及跌倒风险控制护理全过程
文章提出,将文化融入老干部管理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可以大大丰富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在老干部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老干部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凝聚老干部为集团公
从临床和DNA甲基化两方面报告含砷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研究进展。共经治患者千余例,总有效率80%左右;已有患者停止治疗1年以上,外周血象指标仍然全部正常;MDS的异常甲基化不仅表现为明显高甲基化,也表现为一些基因的低甲基化。疗效机制研究表明含砷中药治疗MDS对异常甲基化有双向调节作用,含砷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去甲基化,也可使部分低甲基化基因高甲基化。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与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教育、治疗基础上进行健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水平在急性白血病(AL)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及其与WT1基因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86例初治和完全缓解的AL患者组及30名健康对照血清中MK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中15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WT1表达量。结果初治组血清MK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为7.52 ng/ml[(5.44, 10.55)ng/ml],缓解组M
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某校在校学生540名,均给予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