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意义。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残疾人 扶贫对象 动态化管理
残疾人由于生理或身体等因素,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地位,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存在很多社会矛盾,且这些矛盾越发突出,其中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以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我国针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达到建设和谐型社会的目的。
一、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意义
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在这时期,社会的稳定性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还有相当多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线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由于身体残疾、文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相应的生存技能等原因,这就导致残疾人是扶贫人口中的重点对象,只有加大扶贫力度,才能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现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尽快的脱离贫困的窘境。
二、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应用分析
(一)残疾人扶贫对象选定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规定标准,我国将残疾人人均收入低于2400元作为国家新型的扶贫标准。但是选取残疾人扶贫对象需要进行严格的审定。因此,相关地区部门应根据残疾人住户的相关资料进行推算,并选取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住户资料,按照不同的收入标准以及人口比例对扶贫标准进行有效的测算,从而为确定扶贫标准提供基础的资料。
(二)动态化管理概念
国家应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建立完善的档案,针对其贫困原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个人的帮扶措施,并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扶贫,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好扶贫工作,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脱贫目标。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环境和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帮扶和管理,最大限度上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
(三)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动态化管理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区残疾人联合组织在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和主导作用,这些组织主要具体实施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规划、扶贫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以及扶贫项目的组织等[2]。但是由于有些地区的残疾人扶贫对象较多,无法将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一个扶贫对象身上。因此,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每一个残疾人扶贫对象提供组织保障,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残疾人扶贫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扶贫效率。可以说,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残疾人扶贫对象动态化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使用的扶贫人口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采取电子邮件形式传送的数据包,无法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档案进行快速的处理。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应对扶贫对象的人口档案管理采取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递,相关部门可以在网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和更新。并且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基础数据进行全面及时的采集,这是动态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其重点工作环节[3]。如果采集不到最新的数据,就无法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信息动态化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掌握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相关资料。
(二)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建立专业的统计监测部门
如果想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全面的实施动态化管理,必须要提高基层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满足信息传递的需求。因此,对信息的传递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及时有效的传递和更新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相关信息。如果没有相关领导的重视以及亲自落实,就很难切实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保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专业统计监测部门。由于扶贫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工作量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及敬业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而保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稳定性。
(三)提高动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与高校、培训机构和各级统计部门的合作机制,举办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统计监测人员的统计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利用好软硬件条件,将贫困人口信息动态化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后,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考核。对考核通过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那些滥竽充数,好吃懒做的工作人员,则进行严厉的惩处。从而提高动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对残疾人扶贫对象进行严格的评定,才能更好地对真正困难的人给予最大的帮助,而对其实施动态化管理,是为在更大程度上针对残疾人扶贫对象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尽快让他们摆脱贫困的窘境。现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社会经济,只有做好扶贫工作,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型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新忠.关于锁定扶贫对象 实施动态化管理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3,06(05):133-134.
[2]张一.文化适应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体系创新研究——基于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问题的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2,01(05):120-124.
[3]吕学英.我国残疾人扶贫统计监测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7(13):245-246.
【关键词】残疾人 扶贫对象 动态化管理
残疾人由于生理或身体等因素,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地位,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存在很多社会矛盾,且这些矛盾越发突出,其中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以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我国针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达到建设和谐型社会的目的。
一、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意义
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在这时期,社会的稳定性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还有相当多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线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由于身体残疾、文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相应的生存技能等原因,这就导致残疾人是扶贫人口中的重点对象,只有加大扶贫力度,才能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现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尽快的脱离贫困的窘境。
二、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应用分析
(一)残疾人扶贫对象选定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规定标准,我国将残疾人人均收入低于2400元作为国家新型的扶贫标准。但是选取残疾人扶贫对象需要进行严格的审定。因此,相关地区部门应根据残疾人住户的相关资料进行推算,并选取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住户资料,按照不同的收入标准以及人口比例对扶贫标准进行有效的测算,从而为确定扶贫标准提供基础的资料。
(二)动态化管理概念
国家应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建立完善的档案,针对其贫困原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个人的帮扶措施,并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扶贫,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好扶贫工作,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脱贫目标。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环境和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帮扶和管理,最大限度上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
(三)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动态化管理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区残疾人联合组织在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和主导作用,这些组织主要具体实施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规划、扶贫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以及扶贫项目的组织等[2]。但是由于有些地区的残疾人扶贫对象较多,无法将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一个扶贫对象身上。因此,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每一个残疾人扶贫对象提供组织保障,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残疾人扶贫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扶贫效率。可以说,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残疾人扶贫对象动态化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使用的扶贫人口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采取电子邮件形式传送的数据包,无法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档案进行快速的处理。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应对扶贫对象的人口档案管理采取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递,相关部门可以在网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和更新。并且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基础数据进行全面及时的采集,这是动态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其重点工作环节[3]。如果采集不到最新的数据,就无法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信息动态化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全面掌握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相关资料。
(二)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建立专业的统计监测部门
如果想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全面的实施动态化管理,必须要提高基层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满足信息传递的需求。因此,对信息的传递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及时有效的传递和更新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相关信息。如果没有相关领导的重视以及亲自落实,就很难切实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保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专业统计监测部门。由于扶贫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工作量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及敬业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而保证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施动态化管理的稳定性。
(三)提高动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与高校、培训机构和各级统计部门的合作机制,举办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班,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统计监测人员的统计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利用好软硬件条件,将贫困人口信息动态化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后,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考核。对考核通过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那些滥竽充数,好吃懒做的工作人员,则进行严厉的惩处。从而提高动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对残疾人扶贫对象进行严格的评定,才能更好地对真正困难的人给予最大的帮助,而对其实施动态化管理,是为在更大程度上针对残疾人扶贫对象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尽快让他们摆脱贫困的窘境。现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社会经济,只有做好扶贫工作,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型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新忠.关于锁定扶贫对象 实施动态化管理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3,06(05):133-134.
[2]张一.文化适应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扶贫政策体系创新研究——基于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问题的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2,01(05):120-124.
[3]吕学英.我国残疾人扶贫统计监测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7(1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