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27例疗效观察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的临床效果,了解HAART有效药物组合,增强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方法 对27例HIV/AIDS患者,采用国产HAART: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常规服药,治疗观察时间6~12个月。结果 26例HIV/AIDS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增加至335.38±111.45个/μl;CD4/ CD8平均比值增加至0.44±0.18,1例因治疗用药2个月后出现多发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掌握HIV/AIDS患者有利的治疗时机,给予HAART治疗,能促进和加快免疫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HIV/AID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686-02中图分类号:R 512.91文献标识码:A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HIV/AIDS的有效方法。自2005年12月以来,我院采用HAART治疗HIV/AIDS患者2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本组27例HIV/AIDS病人选自我院门诊抗病毒治疗点接受HAART的患者,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 25~53岁,平均为36.26±5.58岁。HIV感染者23例,AIDS患者4例。入选标准:年龄>25岁,经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初筛阳性和HIV1免疫印迹试验(westem blot,WB)检测阳性结果确认,CD4计数<350个/μl,总淋巴细胞计数<1200/m3,未接受过任何抗病毒治疗。
  2.治疗方法 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要求,选用2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1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联合方案,采用口服HAART:司他夫定(D4T)30 mg,2次/天+拉米夫定(3TC)300 mg,1次/天+奈韦拉平(NVP)200 mg,2次/天组合方案治疗[1],其中奈韦拉平初口服200 mg每日1次共服14天,然后改200 mg口服,每日2次。疗程6~12个月。
  
  3.观察指标 通用的疗效观察指标主要是血浆中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前者受到技术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以选择CD4+T淋巴细胞计数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替代指标。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POMS统计软件系统,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HAART治疗前后各参数测定情况的比较 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而CD8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不良反应 23例患者用药后均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厌食;2例服药后4周出现肝功能损害:ALT>400 U/L,3例服药3周后出现轻度皮疹,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好转,1例用药一年后开始出现面部、四肢、臀部肌肉萎缩即代谢综合征,更换D4T改为AZT组合,其余,继续坚持HAART治疗。
  
  讨论
  
  目前,HIV/AIDS已经被证实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等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是HIV感染后,造成人体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损害细胞免疫功能,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研究证明CD4 +T淋巴细胞数的测定在HIV感染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D4 +T细胞数低于200个/μl时,1年后出现机会性感染的频率是33%,2年后出现机会性感染的频率约为58%[2]。因此,抓住HIV/AIDS患者有利的治疗时机,是促进和加快免疫功能重建,降低了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主要作用于通过阻断病毒RNA基因的反转录过程,阻止病毒双链DNA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此类药物阻断HIV1早期阶段的生命周期,以降低病毒的复制率。NRTIS被HIV易感细胞摄取后,在宿主细胞内被磷酸化,形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化合
  物,这些核苷在病毒 RNA反转录过程中被掺入互补DNA,从而干扰了新合成的DNA链的进一步延伸,使反转录过程终止。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是一类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但具有同样作用机制的化合物,能特异性抑制HIV1。其共同特点是:①高度抑制HIV1,对HIV2和其他反转录病毒无抗病毒活性;②通过与酶活性点附近的P66疏水区结合而抑制反转酶功能,而非HIV1反转录酶底物竟争抑制剂;③毒性小,不抑制其他DNA多聚酶;④该类药物间没有交叉的抗药性,与核苷类药物间也没有交叉耐药性,并且与核苷类药物间还具有协同的抗病毒作用;⑤单独应用易引起耐药性[3]。
  27例HIV/AIDS患者应用HAART治疗,1例用药2个月后因出现多发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与HIV感染时间长、CD4细胞下降(60)、CD4/CD8比值低(0.04),相关性疾病和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其余26例服药治疗6个月后检测CD4平均细胞计数增加至335.38±111.45个/μl,CD4/CD8比值增加至0.44±0.18。证明HAART能够有效促进和加快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降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给HIV/AIDS患者带来福音。同时观察到在HAART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较大,可能与药物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福杰.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R].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34.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0-27.
  [3]周先志,赵 敏.艾滋病诊疗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6-187.
  
  (收稿日期:2008-09-23 修回日期:2008-12-04)
  (编辑:梁明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小肠破裂;闭合性;手术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1—02  中图分类号:R 656.7  文献标识码:B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是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的一种腹内空腔脏器破裂伤。其诊断及治疗虽较容易,但仍有延误诊断及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者。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1月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股骨骨折;内固定术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399—02  中图分类号:R 681.8  文献标识码:B  由于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以及手术适应证的放宽和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目前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歹连、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徐莘香等报道,引起这些并发症的诸多因素中,损伤原因、部位、骨折类型与感染均不是主要的因素,内固定技术和内
期刊
[关键词] 肺栓塞;血浆D-二聚体;筛查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4—02  中图分类号:R 563.5  文献标识码:B  肺栓塞(PE)是以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桂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外报道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30%,经充分治疗病死率降低至2%~8%,我国尚无肺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阜外心血管病医院900例尸检发现,肺段
期刊
[关键词]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3—02  中图分类号:R 681.8  文献标识码:B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大部分损伤因素是由于间接外力引起的,常常移位大,韧带损伤重,属于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58例三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 低钙血症;新生儿;葡萄糖酸钙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9—01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的症状轻重不同,差别较大,与血钙浓度不一定平行,主要症状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震颤、惊厥或抽搐,偶可发生喉痉挛而出现窒息。现将收治的27例低钙血症分析如下。
期刊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唯尔本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7—0l  中图分类号:R 725.6  文献标识码:B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是儿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2年12月以唯尔本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4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气管切开;高压氧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6-0689-02  中图分类号:R 459.6文献标识码:B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促进病人早醒,提高生存质量[1]。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引起昏迷而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8例, 气管切开后经有效护理,未发生肺部感染、气管内血肿、皮下气肿、食管气管瘘、脱管拔管后
期刊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中西医结合;小儿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10—01  中图分类号:R 749.3  文献标识码:B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常见。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 上消道异物;电子胃镜;介入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08—02  中图分类号:R 574.549  文献标识码:B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迅捷简便的诊疗方法当属内镜介入诊疗。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在电子胃镜直视下诊治35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足月孕妇11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孕期超重,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孕周等因素有关。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肩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因素很多,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教育,可预防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