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狮舞的滥觞与演变历程
舞狮这一特点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热爱。从冰雪皑皑北国到茂林修竹的南方,从喧闹城市到远僻的乡村,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热烈的舞狮活动,老百姓的欢喜心情在舞狮的表演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力弘扬和不断挖掘,使得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舞狮运动为之焕然一新,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管理理念上,无论是技术水准上,还是文化理论上都可以说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狮子被看作瑞兽,自古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性,因此,舞狮活动中实质上寄托着人民大众消除灾祸、求吉纳福的美好寓意。另外,狮子为百兽之尊,外形雄健威武、体格威严勇猛。古代劳动人民将它视作力量和勇敢的图腾,认为它可以驱邪镇妖、保佑人畜的平安。后来人们便把狮子作为驱魔镇邪之物,并在迎神赛社时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进行表演,逐渐演变为民间舞狮的文娱活动,久而久之,狮舞成为一种融武功、杂技和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随着时光的变迁,舞狮在时代的洪流中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热烈浓厚。宋代出现的百戏中已经有了孩儿扮狮戏球舞和狮豹合舞的活动,而清代的舞狮更独具特色,譬如北京“走会”活动中的舞狮,形式是一对各带一只小狮子的大狮子,其旁边另有两个狮子郎在逗引它们。大狮子的形象显得雄健威猛,而小狮子灵巧活泼,非常有情趣。在民间,上元节的舞狮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盛大表演,每逢农历的正月十五前后,我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会在集会中表演舞狮子,以祈福今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狮舞的地域性特质
在狮舞长期发展和流传中,不同地域的民间艺人通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舞狮风格。现今我国流行的舞狮形式主要有文狮(北狮系)和武狮(南狮系)之分。“文狮”的动作细腻诙谐,其主要表现狮子活泼及嬉戏的意蕴和神态,动作主要有: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武狮”则更重技巧和功夫的展现,需要扎实的武术功底,有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武术高难动作,以此展现狮子威武的内在性格。又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主要以狮头重量见长,其重可达90余斤,非常考验舞狮人的功力;河北徐水县的舞狮的特征是动作娇健,可以跃上五张方桌,主要在桌面上表演高难的技巧;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尽显徽地的隽秀优美;山东的《大狮子》则是在鞭炮的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闪转腾挪,以惊险和勇猛见长;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则是以演绎破阵之法为主要特色。不仅在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例如,青海省藏族就有《雪狮》舞,非常有特点。
三、狮舞的生存现状
众所周知,狮舞大多是以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为生态依托而存在的。笔者认为,狮舞是存在于特定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式,是在自娱、娱人的条件先特定舞蹈,并逐渐成为民族节日中的习俗,因而,对这些舞蹈实质上是民俗化了的舞蹈形式。而民俗化的舞蹈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日期为生态条件而存在的,如果这些特定节日一旦不再作为民族的民俗活动日,那么就意味着这一生态条件消失了,其中的舞蹈也自然可能同时消失。狮舞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就很有可能因为失去上述生态条件的依托而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的到来,人们娱乐方式的与日俱增,因此,当代的人们已很少把狮舞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笔者曾在调查时发现,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不多的一些乡镇,人们也主要是通过看电视、唱卡拉OK甚或上网等达到娱乐。在劳作之余,以狮舞娱乐的现象少之又少。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虽然涌现出了一些年轻的狮舞爱好者,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实际兴趣并不在狮舞上,而是想通过借助这种方式练习他们更喜欢的“蹦迪”或跳“街舞”“劲舞”“国标”等具有工业化形式的活动。舞蹈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其存在方式和基础就是人的身体,其传承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所以,当无人以身相传时,舞蹈就会迅速失传。当前很多民间艺人所特有的技艺之所以失传,其原因正在于此。所谓“艺人亡,艺技失”即是。总而言之,当今人们娱乐兴趣的多元,使得大众的兴趣取向要么不在舞蹈活动上,要么失去了民族情结,娱乐兴趣的转移,直接导致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薪尽火灭,很可能是狮舞将会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文中,我们主要从原生态民间舞蹈对文化生态系统的依赖和负载者的层面讨论了狮舞失传的基本原因和可能性危险。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予以透视的话,当代文化大背景的嬗变和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则很可能是狮舞失传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首先,生产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交通的国际化和信息的爆炸性等,无疑都在不断弱化着原生态民间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与渴望,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抱以轻视和远离的态度,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往往不屑一顾,却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导致原生态民间舞蹈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心理根基。此外,政府的文化部门对原生态民间舞蹈的重视不足和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使得原生态民间舞蹈缺失了最重要的人为保护的机制。总之,当前文化大背景的转变无疑是导致狮舞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狮舞既有失传的可能性,也同样有持续流传的可能。而持续流传的可能性,除了确因狮舞所依附的民俗尚得以保留外,其他的更需要人为地加以保护,才能使之继续流传。前者是自然传衍的结果,而后者是人为保护所使然。此两种流传方式虽然有差别,但均构成了狮舞流传的可能性。既然通过人为的保护有可能使狮舞得以流传,那么,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狮舞意义的认识,其次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保护措施,使狮舞代代相传。
四、狮舞的保护与发展
狮舞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文化和经济意义。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而言,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狮舞,在诸种艺术门类中,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它同步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它承载着慰藉心灵、愉悦精神、传输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动能作用。以狮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语言、民族习俗、礼仪风貌和精神征象的范本。为此,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我们的狮舞。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果把狮舞按展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去操作,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配比去把握,狮舞就能够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壮大和发展。相信,这种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也将焕发青春,“老有新为”,重铸辉煌。
保护和发展狮舞的层面内容很多,有政策层面的,有制度层面的,有资金层面的,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的层面外,文化生态环境层面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生态保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民族民间舞蹈置于原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中,在浓厚的民俗民风的不断浸润下,对其“活性”实施保护。可以说,每个民族都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而积淀形成了具有每个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必然表达了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在这种方式下的情感表达,是“这一个”特定环境所产生的“这一个”的舞蹈样式。二是在环境中传承舞蹈的人,保护好在生态环境中能够传承舞蹈的人,换而言之,人才是保护的关键所在。狮舞属于非物质文化,艺术承载的方式是活着的人自身,传承的方式是口传身授。由于它的承载载体是人体自身,所以,艺人存活与否就决定了这门艺术存活与否。一个艺人就可能代表一种风格,代表一种绝技,代表一种艺术模式。如果在艺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很好地传承下来,艺人一旦离去,这样的风格、绝技和模式就会永远消失。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想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就是要保护好它的承载人,这就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从小接受传统的狮舞的熏陶,在其中学习技艺,如此长大成人才可能把狮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政府和文化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寨为文化生态村,实现狮舞文化的原地保护,就地传承。
舞狮这一特点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热爱。从冰雪皑皑北国到茂林修竹的南方,从喧闹城市到远僻的乡村,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热烈的舞狮活动,老百姓的欢喜心情在舞狮的表演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力弘扬和不断挖掘,使得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舞狮运动为之焕然一新,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管理理念上,无论是技术水准上,还是文化理论上都可以说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狮子被看作瑞兽,自古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性,因此,舞狮活动中实质上寄托着人民大众消除灾祸、求吉纳福的美好寓意。另外,狮子为百兽之尊,外形雄健威武、体格威严勇猛。古代劳动人民将它视作力量和勇敢的图腾,认为它可以驱邪镇妖、保佑人畜的平安。后来人们便把狮子作为驱魔镇邪之物,并在迎神赛社时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进行表演,逐渐演变为民间舞狮的文娱活动,久而久之,狮舞成为一种融武功、杂技和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随着时光的变迁,舞狮在时代的洪流中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热烈浓厚。宋代出现的百戏中已经有了孩儿扮狮戏球舞和狮豹合舞的活动,而清代的舞狮更独具特色,譬如北京“走会”活动中的舞狮,形式是一对各带一只小狮子的大狮子,其旁边另有两个狮子郎在逗引它们。大狮子的形象显得雄健威猛,而小狮子灵巧活泼,非常有情趣。在民间,上元节的舞狮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盛大表演,每逢农历的正月十五前后,我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会在集会中表演舞狮子,以祈福今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狮舞的地域性特质
在狮舞长期发展和流传中,不同地域的民间艺人通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舞狮风格。现今我国流行的舞狮形式主要有文狮(北狮系)和武狮(南狮系)之分。“文狮”的动作细腻诙谐,其主要表现狮子活泼及嬉戏的意蕴和神态,动作主要有: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武狮”则更重技巧和功夫的展现,需要扎实的武术功底,有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武术高难动作,以此展现狮子威武的内在性格。又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主要以狮头重量见长,其重可达90余斤,非常考验舞狮人的功力;河北徐水县的舞狮的特征是动作娇健,可以跃上五张方桌,主要在桌面上表演高难的技巧;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尽显徽地的隽秀优美;山东的《大狮子》则是在鞭炮的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闪转腾挪,以惊险和勇猛见长;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则是以演绎破阵之法为主要特色。不仅在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例如,青海省藏族就有《雪狮》舞,非常有特点。
三、狮舞的生存现状
众所周知,狮舞大多是以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为生态依托而存在的。笔者认为,狮舞是存在于特定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式,是在自娱、娱人的条件先特定舞蹈,并逐渐成为民族节日中的习俗,因而,对这些舞蹈实质上是民俗化了的舞蹈形式。而民俗化的舞蹈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日期为生态条件而存在的,如果这些特定节日一旦不再作为民族的民俗活动日,那么就意味着这一生态条件消失了,其中的舞蹈也自然可能同时消失。狮舞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就很有可能因为失去上述生态条件的依托而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的到来,人们娱乐方式的与日俱增,因此,当代的人们已很少把狮舞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笔者曾在调查时发现,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不多的一些乡镇,人们也主要是通过看电视、唱卡拉OK甚或上网等达到娱乐。在劳作之余,以狮舞娱乐的现象少之又少。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虽然涌现出了一些年轻的狮舞爱好者,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实际兴趣并不在狮舞上,而是想通过借助这种方式练习他们更喜欢的“蹦迪”或跳“街舞”“劲舞”“国标”等具有工业化形式的活动。舞蹈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其存在方式和基础就是人的身体,其传承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所以,当无人以身相传时,舞蹈就会迅速失传。当前很多民间艺人所特有的技艺之所以失传,其原因正在于此。所谓“艺人亡,艺技失”即是。总而言之,当今人们娱乐兴趣的多元,使得大众的兴趣取向要么不在舞蹈活动上,要么失去了民族情结,娱乐兴趣的转移,直接导致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薪尽火灭,很可能是狮舞将会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文中,我们主要从原生态民间舞蹈对文化生态系统的依赖和负载者的层面讨论了狮舞失传的基本原因和可能性危险。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予以透视的话,当代文化大背景的嬗变和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则很可能是狮舞失传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首先,生产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交通的国际化和信息的爆炸性等,无疑都在不断弱化着原生态民间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与渴望,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抱以轻视和远离的态度,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往往不屑一顾,却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导致原生态民间舞蹈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心理根基。此外,政府的文化部门对原生态民间舞蹈的重视不足和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使得原生态民间舞蹈缺失了最重要的人为保护的机制。总之,当前文化大背景的转变无疑是导致狮舞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狮舞既有失传的可能性,也同样有持续流传的可能。而持续流传的可能性,除了确因狮舞所依附的民俗尚得以保留外,其他的更需要人为地加以保护,才能使之继续流传。前者是自然传衍的结果,而后者是人为保护所使然。此两种流传方式虽然有差别,但均构成了狮舞流传的可能性。既然通过人为的保护有可能使狮舞得以流传,那么,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狮舞意义的认识,其次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保护措施,使狮舞代代相传。
四、狮舞的保护与发展
狮舞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文化和经济意义。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而言,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狮舞,在诸种艺术门类中,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它同步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它承载着慰藉心灵、愉悦精神、传输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动能作用。以狮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语言、民族习俗、礼仪风貌和精神征象的范本。为此,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我们的狮舞。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果把狮舞按展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去操作,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配比去把握,狮舞就能够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壮大和发展。相信,这种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也将焕发青春,“老有新为”,重铸辉煌。
保护和发展狮舞的层面内容很多,有政策层面的,有制度层面的,有资金层面的,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的层面外,文化生态环境层面是至关重要的。
文化生态保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民族民间舞蹈置于原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中,在浓厚的民俗民风的不断浸润下,对其“活性”实施保护。可以说,每个民族都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而积淀形成了具有每个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必然表达了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在这种方式下的情感表达,是“这一个”特定环境所产生的“这一个”的舞蹈样式。二是在环境中传承舞蹈的人,保护好在生态环境中能够传承舞蹈的人,换而言之,人才是保护的关键所在。狮舞属于非物质文化,艺术承载的方式是活着的人自身,传承的方式是口传身授。由于它的承载载体是人体自身,所以,艺人存活与否就决定了这门艺术存活与否。一个艺人就可能代表一种风格,代表一种绝技,代表一种艺术模式。如果在艺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很好地传承下来,艺人一旦离去,这样的风格、绝技和模式就会永远消失。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想保护好民族民间舞蹈,就是要保护好它的承载人,这就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从小接受传统的狮舞的熏陶,在其中学习技艺,如此长大成人才可能把狮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政府和文化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寨为文化生态村,实现狮舞文化的原地保护,就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