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加之金融市场客户需求多样性的推动,“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一出现,就借助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的特点,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策略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将资金从资金提供方向资金需求方转移。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两类。而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融资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维模式,延伸至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具有信息化与虚拟化、高效性与经济性,一体化的特点。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贷款平台和网络信贷机构。目前,第三方支付涉及行业已涵盖基金、保险、企业支付、网购、费用代缴等银行传统领域,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将银行个人和企业客户服务作为其重要业务战略。截至2013 年1 月,央行累计发放了223 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信贷业务是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又一领域。以阿里巴巴的小贷为代表,通过创造“小贷+平台”的融资模式,为淘宝、天猫等网站用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两项业务。目前,阿里放贷已累计超过300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对银行的传统领域有所冲击
1、弱化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支付业务在银行所有业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的主要表现就是第三方支付组织,第三方支付也可以说为类商业银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交易笔数在2013 年“双十一”就为1. 7亿笔,总金额超过350 亿元,大大分流了银行支付结算客户。《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2012年全国商业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总金额为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
2、冲击银行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大企业存贷利差缩小,小微信贷具有收益高的特点,由于互联网融资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所以,抢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但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而且也挤压了它的中间业务。一是直接挤压银行卡结算、代理收付等业务。二是逐步向代理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渗透。三是改变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正逐渐被互联网金融公司所挤占。
(二)削弱商业银行的服务角色
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将服务的主要场所转换到网络平台上。使服务更具高效,便捷,个性化,传统银行服务体系的作用正不断下降。首先互联网金融会让整个金融业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譬如省去了银行排队的时间等等,这样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其次,获取金融相关信息会更加快捷全面。最后它能更加智能的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也得以实现。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各种规章制度下显得死板不灵活,用户体验感差,解决客户需求的时效性也不够强。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一)合作中寻求共赢。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不过,由于他们的积累和储备不同、主业务不同,做互联网金融也各有优势,各有短处。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而紧密的合作有助于大家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效应。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利用大数据为用户量身定制产品。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能快速的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金融服务。
(二)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新业务。银行应该依托提供客户远程服务,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出更多创新的金融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用户基数,商业银行一方面应该拓展业务渠道,增加新用户,另一方面应该拉近与客户的业务联系,增加客户忠诚度。
(三)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商业银行在新员工招聘时既要引进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同时也要具备计算机新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网络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瑞欣.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4(05)
[2]刘琦.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天地,2014(06)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策略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将资金从资金提供方向资金需求方转移。融资方式主要分为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两类。而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融资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维模式,延伸至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具有信息化与虚拟化、高效性与经济性,一体化的特点。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包括第三方支付、P2P 贷款平台和网络信贷机构。目前,第三方支付涉及行业已涵盖基金、保险、企业支付、网购、费用代缴等银行传统领域,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将银行个人和企业客户服务作为其重要业务战略。截至2013 年1 月,央行累计发放了223 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信贷业务是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又一领域。以阿里巴巴的小贷为代表,通过创造“小贷+平台”的融资模式,为淘宝、天猫等网站用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两项业务。目前,阿里放贷已累计超过300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对银行的传统领域有所冲击
1、弱化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支付业务在银行所有业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的主要表现就是第三方支付组织,第三方支付也可以说为类商业银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交易笔数在2013 年“双十一”就为1. 7亿笔,总金额超过350 亿元,大大分流了银行支付结算客户。《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2012年全国商业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总金额为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
2、冲击银行的存贷业务和中间业务
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分流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大企业存贷利差缩小,小微信贷具有收益高的特点,由于互联网融资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所以,抢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但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而且也挤压了它的中间业务。一是直接挤压银行卡结算、代理收付等业务。二是逐步向代理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渗透。三是改变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正逐渐被互联网金融公司所挤占。
(二)削弱商业银行的服务角色
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将服务的主要场所转换到网络平台上。使服务更具高效,便捷,个性化,传统银行服务体系的作用正不断下降。首先互联网金融会让整个金融业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譬如省去了银行排队的时间等等,这样运营成本明显降低。其次,获取金融相关信息会更加快捷全面。最后它能更加智能的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也得以实现。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各种规章制度下显得死板不灵活,用户体验感差,解决客户需求的时效性也不够强。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一)合作中寻求共赢。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不过,由于他们的积累和储备不同、主业务不同,做互联网金融也各有优势,各有短处。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而紧密的合作有助于大家取长补短,形成互补效应。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利用大数据为用户量身定制产品。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能快速的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金融服务。
(二)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新业务。银行应该依托提供客户远程服务,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推出更多创新的金融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用户基数,商业银行一方面应该拓展业务渠道,增加新用户,另一方面应该拉近与客户的业务联系,增加客户忠诚度。
(三)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商业银行在新员工招聘时既要引进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同时也要具备计算机新技术运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培养集金融业务知识、市场营销技能、网络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瑞欣.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4(05)
[2]刘琦.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天地,2014(06)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