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风湿病患者应用骨折风险评估模型评估骨折风险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4468738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模型(FRAX)评估风湿病患者骨折风险,以便早期预防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18年3至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和积水潭医院风湿免疫科病例,共617例。617例中门诊风湿病组204例,住院风湿病组204例,健康对照组209例,比较3组间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PHF)和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MOF),比较服用与不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折概率的差异以及使用FRAX评估骨折风险时采用或不采用股骨颈骨密度值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住院风湿病患者的PHF、PMOF与年龄、病程、性别、是否服用糖皮质激素、骨钙素、1型原胶原N-端前肽(PlNP)及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门诊风湿病组、住院风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10年内发生PMOF分别是3.455±2.690、2.973±2.149及3.323±1.828,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HF分别是0.986±1.619、0.515±0.873及0.149±0.3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PHF和PMOF逐渐增高;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的PMOF较未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高(3.554±2.584比2.857±2.238,P<0.05);风湿病患者使用FRAX评估PHF和PMOF时采用或不采用股骨颈骨密度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2±2.231比3.207±2.601,P>0.05);住院风湿病患者PHF及PMOF与年龄、病程、服用糖皮质激素及骨钙素水平呈正相关,而PHF与P1NP呈负相关。

结论

风湿病患者较健康对照者未来10年PHF高,有更多的危险因素;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PMOF升高;如无条件筛查股骨颈骨密度值,可直接使用FRAX评估骨折风险,同时可结合骨转换标记物,及时筛查和防治风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其他文献
外泌体作为一种小囊泡结构负责细胞间通讯工作,几乎可由所有细胞分泌。转移性前列腺癌90%以上部位为骨转移,前列腺癌这种特殊的"亲骨性"涉及到前列腺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血管内皮和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细胞间信号通讯等复杂过程。本文就肿瘤源性外泌体(TDE)作为细胞间通讯工具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血管通透性改变及血管生成、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等以促使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进行了论述。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液系统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常以皮肤侵犯为首发临床表现,同时可累及淋巴结、软组织、外周血及骨髓。由于该病临床罕见,全球范围内报道病例数仅百余例,目前缺乏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推荐方案,但移植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现将我中心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联合小剂量地西他滨预防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异体移植后复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动脉桥的近期安全性、中远期通畅率及接受多支动脉桥CABG患者的远期生存被证实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G)。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全球首个桡动脉与SVG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同SVG相比,使用桡动脉桥的患者死亡、心血管事件、再血管化发生率更低,桥中期通畅率更高。其深远意义在于表明桡动脉桥较SVG桥等减少术后死亡率、改善中远期效果,桡动脉桥或多支动脉
目的探索针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前列腺癌精准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间,对来自上海13个社区服务站和上海、江苏3个筛查基地的2 159例高危男性进行了基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PSA ≥4.0 μg/L者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其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PSA异常者271例(12.6%),中位PSA值9.1 μ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与正常对照组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差异性位点,初步探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于北京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共53例;选择同期分娩并与病例组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孕妇,共50名。应用Illumina ASA芯片对两组对象的血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两组间差异显著性的SNP位点。查询人类基因组数据库hg19
一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肺内出现不同性质病变,首诊检出诺卡菌,明确诊断肺诺卡菌病,复诊发现肺内部分病变吸收,同时出现新发病变,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确诊肺隐球菌病。该病例提示诺卡菌、隐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在免疫抑制患者中的高发,提醒临床医生关注免疫抑制剂患者合并感染的复杂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桡动脉序贯吻合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8至12月期间接受桡动脉序贯吻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桥血管通畅情况并随访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共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60.2±7.3)岁,男25例,占83.3%,造影提示93.3%(28/30)的患者为
桡动脉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期重点栏目探讨桡动脉桥在中国人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作为第二血管桥的观点,并集中报道我国几个中心桡动脉应用的初步经验,包括桡动脉在重度狭窄的右主干的应用及桡动脉序贯桥的应用等,期望我国冠状动脉外科医师重视桡动脉的应用,大力推进其应用比例及使用范围,以使更多的中国冠心病患者受益。
目的探讨中青年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自然病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打鼾为主诉进行2次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52例中青年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第1次监测(2009年9月至2017年9月)时的PSG结果及临床资料作为基线,随访时(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第2次PSG,患者随访期间未接受任何治疗者纳入本研
目的总结采用桡动脉作为除乳内动脉外的第二个动脉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1日期间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采用桡动脉行旁路移植术的病例,分析桡动脉、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的应用方式、靶血管及手术结果。结果在上述期间共完成2 90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08例(7.2%)采用了桡动脉。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