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墨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性精神的象征。墨家以其独特的伦理方式在先秦文化中独树一帜,对我们当代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注重实际效用的逻辑价值和重视客观实在性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墨家思想;人文价值;科学精神;逻辑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4-0000-00
  1 人文价值
  墨家学者不同于先秦其他学派学徒的主要特点是:墨徒多是当时从事手工业者的匠人,可以说是集手工业者与学者身份于一体,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科学原理并将科学原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傳统儒家文化的另一种“知行合一”。
  在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去蔽”程度的加深,人们开始在物质文明程度的基础上追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墨家匠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以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就体现出其学说民本思想以及和平发展的愿望。墨家的“兼爱”就是儒家“仁爱”的衍生品,墨子反对“爱有差等”,提出人人平等,而且明确“兼爱”是正确处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准则,墨子甚至把众多社会问题归结为道德的缺失,而“兼爱”则是弥补道德缺失的利器。
  必须承认,“兼爱”虽然要求“爱无差等”,但它是一种逻辑上、理论上无差别的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的一视同仁。这个论题看似矛盾。其实墨子作为先秦哲学家自然也无法完全摆脱先秦哲人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如果把墨子兼爱理解成完全无差别的爱是片面的,而应是在“兼爱”基础上的“仁爱”,即以兼爱作为一种逻辑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所爱有所不爱,有大爱有小爱,爱正义的、不爱邪恶的,爱善的、不爱恶的,这种兼爱是爱的能力人人平等,爱的准则人人平的,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延伸至现代生活中的换位思考,而换位的双方以不限于人与人之间。非人类中心主义相继提出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生物中心主义等,其核心思想就是论证人之外的自然及其存在物也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权利,“兼爱”思想或许可以为走出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导致生态危机的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兼爱”在国家层面的体现即是“非攻”。墨子这样阐释自己的“兼爱”“非攻”思想:“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如果天下能够相爱,则国、家太平;国、家相爱,则君贤臣忠、父慈子孝;若君臣、父子相爱,则天下得治。墨子把“兼爱”“非攻”看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过程,把国治与民治辩证的结合在一起。这种重视民生,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得思想可使现代人从中汲取养分。结合我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现代文化的定位,批判地继承,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 当代逻辑意义
  《墨经》六篇所包含的逻辑体系是出于当时论辩的需要并总结以往的科学认识结合生产实践而形成,又以其独特性作用于当时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中国古代逻辑的高峰和典型代表。墨家逻辑的意义可以分两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论辩严密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思维方式的革新。在论辩严密性方面,墨家逻辑提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涉及逻辑学的基本范畴,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为论辩的展开起了基础性的奠基作用,如果没有诸如此类的概念和范畴,就无法展开后期的逻辑体系。此外,墨家逻辑还运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进行推理论证。
  相比较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墨家逻辑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先秦文化的“仁者”类型,对政治社会关注依旧是有民族自觉性先哲的着眼点,而且墨家的思维论辩方式是以实际效用为向导的,纯思辨性的逻辑推理不是墨者的志趣所在,而是以“辩”为工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阐明自己学说观点。
  虽然墨家在论及典型事例时也体现出一定的推论方式,但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向一般普遍性方向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其中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与人们关注点的不同,也有古汉语表达对表述逻辑公式的限制作用,致使墨者无法用类似于数理逻辑的推导出一般性的公式,即透过推论方式来研究推理形式,但这也不影响墨家逻辑对当代文化的借鉴启发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加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当代文化提供另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逻辑是理性思维的工具,只有具备了理性思维的方式和意识,并主动去运用逻辑思维,才能产生积极有益的作用。思维方式,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个体结合自身的知识等,运用思维工具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以,思维方式是社会与个体结合之后并相互影响的产物。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逐渐形成重整体求和谐的思维方式。这在民族文化形成初期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从而形成兼收并蓄的文化内容,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折中求和的态度未必是适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土壤。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经提到西方文明建基于科学,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而中国文明更多的依靠玄学,似有所指而非。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先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导致人们习惯于整体思维和感性体悟,而非建基于科学和分析,这也是关于“中国是否有哲学”讨论的根源所在。墨家逻辑思想却闪现出重科学、重分析的火花。比如对“类”的概念分析,《墨经》将其分为“重同”“体同”“合同”“类同”四类。如狗和犬虽是两个名词,但指的是同一事物,为“重同”;海南岛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海南岛不等于中国,而是包含在中国领土之中,为“体同”;虾和鱼共同生活在水里,二者的处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属于“合同”;桃花和杏花都属于花,二者“类同”。这些细致的分析体现出墨家忠实内涵的分析路向。
  3 科学精神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和无限性,其理解难度增加。因此在前秦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多借助于占卜来解说现在,预示未来,从而影响了先秦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墨者则巧妙地从外延予以界定,说时间是包括各种不同的具体时间形式在内的客观实在,空间是包括各种不同的具体空间形式在内的客观实在,并用“久”与“宇”定义时间和空间。这种定义方法以现代科学的视角来看有极大的局限性,但以历史的眼光看却有其进步性和革命性,因其指出了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除此之外,墨家科学精神还体现在墨者对运动学、力学、光学以及数学等概念的限定。用“动”与“止”界定运动和静止,并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力学思想研究是什么促成事物的运动开始,明确是从事物内外两方面找原因,一个是力,一个是故,前者是外部原因,后者是内在原因。
  墨家对事物运动原动力的寻找是非常可贵的思想,因为这决定着看待世界是否为可认知的重要依据。光学思想则通过讨论影子的生成、光与影的关系、针孔成像、光源与影大小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凹面镜等内容展开,这些在古中国科技水平及其有限的情况下、在儒家“民可使由之,不可是知之”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尽管这些思想的火花在封建社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其在传承过程中一度被淹没,但却标志着先哲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体现出墨者对科学不懈追求的态度与严谨的治学精神,这值得每一个当代人学习。
  墨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视科学方法、最有科学精神的一家,可弥补儒道等家的不足。不可否认,墨家及后期墨家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明确的自然观,也没有在从事手工业时将实践经验完全上升到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是他们将注意力由内在的人而转向外物,开始最初的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探索。而研究主体要正确地认识人以外的世界还必须以正确地概念和逻辑为工具,墨家重视逻辑无不体现着理性认知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郭桥.逻辑与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童恒萍.墨学精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张东荪.知识与文化[M].长沙:岳麓出版社,2011.
  [5]孙中原.墨者的智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6]孙中原.墨学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孙中原.墨子与墨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8]杨武金.墨家逻辑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J].职大学报,2015,(5):8-11.
  [9]杨武金.墨家逻辑的科学地位和当代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6(5):35-40.
  作者简介:付琪(1990—),女,漢族,上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逻辑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户籍制度在由秦至汉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西汉时期出现了户等制度的萌芽,出现了大家、中家、小家三个等级,试探究这种以财产等级为划分标准的户等制度,本文主要从军功爵制的衰落、土地的买卖与兼并、汉代的商业发展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军功爵制;财产等级制;户等;秦汉  中图分类号:K234;K877.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7-0000-00  在我国古代专
摘要:中国石刻艺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留下的精美石刻艺术,构成了后世各种石刻的强大文化基因,并成为历代石刻艺术家可资借鉴的良好范本。中国石刻艺术技巧的演变历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创造出了众多的优秀石刻作品。白花石刻的匠师们从更为宏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巧用石质色彩,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创作出了适应当代审美情趣的白花石刻山水意象作品。  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发展政治、经济的同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
摘要: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容隐制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同时兼备争议性的制度已经沿用了两千年之久。本文将从儒家文本中的“亲亲互隐”、“负窃而逃”和“封之有庳”入手,去解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下的容隐制,探讨人情与公法二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对于当代容隐制进行反思。  关键词:容隐制;儒家思想;亲情伦理;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5.2;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5-0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可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管理有一般管理与特殊管理两方面,军管理与企业管理在这两方面都有其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学习《孙子兵法》要区别军管理与企业管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已成为最流行的一门行业之一。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包含多方面,不但涉及的范围广,技术开发难度也比较大,且同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比较大。本文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软件开发信息的关系和需求,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为计算机软件开发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雖然我军士官教员队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外军较为成熟的士官制度和士官教员的使用经验,以及我军士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士官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都为我军士官教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本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士官教员队伍的可行性,对建设强有力的士官教员队伍可以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士官教员;队伍建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E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摘要:中国的56个民族,因各民族所拥有的地理环境、历史脉络、文化信仰不同,便产生了多种表演样态的民族歌舞艺术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民间舞蹈形式由最早的娱神功能向娱人娱己转变,民间艺人的表演场地由田地麦场转向城市舞台,本文从民间舞蹈本体出发,对民间舞蹈艺人现状做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民俗艺术;民间舞;民间艺人  中图分类号:J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