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也叫化归,是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它通过变换问题的形式,把未解决的复杂问题归结到已经解决的或简单的问题中去,从而解决原问题。
教学过程中转化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如何抓住转化思想与显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处理转化思想的渗透与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出相应的层次性呢?
本期就“教学中如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展开讨论。
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把有待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纳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思维生长。
一、化“繁”为“简”,优化解题方法
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量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妨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笔者在执教《多位数的连加》时,出示计算题“892 893 894 895 896=?”,刚开始学生按照常规逐一相加,这样既耽误时间,又容易算错。笔者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先仔细观察,想一想有没有什么简便算法。学生观察后发现,后面的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而且總个数又是单数,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5个894,算出“894x5=?”即可。既节省了时间,又不易出错。
二、化“抽象”为“具体”,建立直观认知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他们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表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一些抽象概念时,应让学生结合实物模型,建立直观认知,再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典型特征,使思维有所依托。
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体时,单凭教师讲解它们的特征,不管讲得多么好,学生都会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只有拿出这几种形体的实物模型出来,让学生用眼看,动手摸,逐一对照讲解,学生才能结合表象,在头脑中留下相关概念。最后教师再通过“摸物猜形”游戏,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这都是转化思想给课堂带来的实效。
三、化“讲解”为“实践”,体验解题过程
化讲解为实践的转化思想方法常常用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因为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学完了求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拓展练习中,出现了求下列图形周长:如图1,表面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要学生求它的周长,前面没学过,靠教师讲解,不容易讲清楚。但是,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然后动手,将它们的一些边平移,转化成图2,就变成了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根据求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周长,在转化实践中体验顿悟的乐趣。
四、化“数”为“形”,拓展想象空间
“数”与“形”是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两个对象,数与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代数问题抽象难懂时,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几何问题,反之亦然。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转化,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间。
例如,一年级学生还处于数感萌芽期,对数的认识不全面。教学《比大小》一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比较“7”和“9”谁多,谁少,谁比谁多多少,谁又比谁少多少,学生很难给出答案。这时,根据转化思想,可以把“7”用7个“△”表示,把“9”用9个“o”表示,然后让它们排成两排,一一对应,如下图:
通过观察上面图形,学生很快就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即“9”多,“7”少,“9”比“7”多2,“7”比“9”少2。由“数”到“形”的转化,使学生直观明了地比较出了两数的大小关系。
五、化“整”为“零”,突破思维瓶颈
“整”即为整体,“零”就是将整体分化成若干个部分。“整”与“零”转化,即将所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几部分,以便分散处理、逐层突破。
例如:一个机械厂计划加工86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7天,每天加工75个,剩下的要5天加工完,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本题可以转化为以下几个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
1.一个机械厂每天加工75个零件,7天一共加工多少个零件?
2.一个机械厂计划加工86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525个,还剩下多少个零件?
3.一个机械厂剩下335个零件,如果要5天加工完,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经过对以上三个简单应用题的解答,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形成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和解题抓手。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知识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步骤,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今后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转化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如何抓住转化思想与显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处理转化思想的渗透与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出相应的层次性呢?
本期就“教学中如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展开讨论。
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把有待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纳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思维生长。
一、化“繁”为“简”,优化解题方法
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量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妨运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笔者在执教《多位数的连加》时,出示计算题“892 893 894 895 896=?”,刚开始学生按照常规逐一相加,这样既耽误时间,又容易算错。笔者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先仔细观察,想一想有没有什么简便算法。学生观察后发现,后面的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而且總个数又是单数,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5个894,算出“894x5=?”即可。既节省了时间,又不易出错。
二、化“抽象”为“具体”,建立直观认知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他们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表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一些抽象概念时,应让学生结合实物模型,建立直观认知,再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典型特征,使思维有所依托。
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体时,单凭教师讲解它们的特征,不管讲得多么好,学生都会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只有拿出这几种形体的实物模型出来,让学生用眼看,动手摸,逐一对照讲解,学生才能结合表象,在头脑中留下相关概念。最后教师再通过“摸物猜形”游戏,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这都是转化思想给课堂带来的实效。
三、化“讲解”为“实践”,体验解题过程
化讲解为实践的转化思想方法常常用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因为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学完了求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拓展练习中,出现了求下列图形周长:如图1,表面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要学生求它的周长,前面没学过,靠教师讲解,不容易讲清楚。但是,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然后动手,将它们的一些边平移,转化成图2,就变成了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根据求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周长,在转化实践中体验顿悟的乐趣。
四、化“数”为“形”,拓展想象空间
“数”与“形”是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两个对象,数与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代数问题抽象难懂时,可以尝试将其转化为几何问题,反之亦然。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转化,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间。
例如,一年级学生还处于数感萌芽期,对数的认识不全面。教学《比大小》一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比较“7”和“9”谁多,谁少,谁比谁多多少,谁又比谁少多少,学生很难给出答案。这时,根据转化思想,可以把“7”用7个“△”表示,把“9”用9个“o”表示,然后让它们排成两排,一一对应,如下图:
通过观察上面图形,学生很快就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即“9”多,“7”少,“9”比“7”多2,“7”比“9”少2。由“数”到“形”的转化,使学生直观明了地比较出了两数的大小关系。
五、化“整”为“零”,突破思维瓶颈
“整”即为整体,“零”就是将整体分化成若干个部分。“整”与“零”转化,即将所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几部分,以便分散处理、逐层突破。
例如:一个机械厂计划加工86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7天,每天加工75个,剩下的要5天加工完,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本题可以转化为以下几个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
1.一个机械厂每天加工75个零件,7天一共加工多少个零件?
2.一个机械厂计划加工86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525个,还剩下多少个零件?
3.一个机械厂剩下335个零件,如果要5天加工完,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经过对以上三个简单应用题的解答,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形成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和解题抓手。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知识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步骤,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今后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