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恩,能不能成为普世价值?以报恩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能不能够存在?
为什么这个话题很重要?因为“恩情”在我们的社会关系、经济行为、乃至政体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几乎无处不看到它与新生的“利益”、“权利”价值观发生矛盾。为了中国的和谐进步,我们有必要在这一历史时刻给予深入探讨。
我们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了解到这是一种反生产力的状态。两个邻近的村子结怨,由祖辈一直传递到孙辈,只要找到机会就报复对方,这两个村子肯定都繁荣不起来。办公室里,如果两个同事、两个部门落入了怨怨相报的循环,肯定双方的业绩都好不起来。问题是,如果两个村子之间天天互相报恩,它们的经济会繁荣吗?如果两个同事、两个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报恩,公司的业绩就会好吗?
比尔•盖茨夫妇一毛钱都不留给后代,是不是对他们的子女有些寡恩?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到美国时,惊讶于美国同辈的创新活力,当我还在拼搏学位时,与我同龄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已经辍学在车库中创造微软及苹果;当然,当时也完全想像不到校园中存在一位热衷活动的学弟奥巴马20几年后会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
几年之后,我体会出了美国人为什么能产生出创新力的道理。很多人说,美国是移民国家,没有旧社会的束缚,因此有创新力。或者美国是富裕社会,因此有创新的闲暇。或者,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因此人们乐于创新。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但我观察到的最关键因素却是:美国社会摆脱了“恩恩相报”的循环,因此有了创新力。
若有些刺耳,且听我道来。
一个美国婴儿生下来,从零岁到十四五岁,由父母照顾,这期间他是依赖父母的。到了十五岁开始打零工,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与经济自主性。十八岁之后,基本上就已经是一个自由体,上大学靠政府贷款或者老爸贷款,生活方式自主。大学毕业后开始赚钱还贷款(将来必须还的),社会信贷容许他改善物质生活。成为父母后,他把孩子养到十八岁便了事,年迈的父母自有退休金、储蓄和社会福利支撑,基本上不用他烦心。如此反复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循环中极少“恩”的成分。由于整个循环机制并未预设“恩”为一种道德义务,父母子女之间流露出的便是真情,不管这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好莱坞电影中的家庭伦理剧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描述的都是真情,而不是混杂着各种道德义务的虚情。
掐指一算,一个美国人一生80年当中,有47年是属于自己的,得以充分发展个性,这才是创新力的真正原动力:
0岁~15岁:15年属于父母;15岁~25岁成家:10年属于自己;25岁~43岁:18年属于子女;43岁~80岁:37年属于自己。
我们转过身来对比中国。
一个中国婴儿生下来,普遍上从零岁到25岁成家都属于父母,考大学要父母嘘寒问暖,家长甚至代为考察考场,陪考,带着棉被送到学校。选对象父母有否决权,毕业开始找工作后,不然就是给家里寄钱,不然就是向父母伸手做啃老族。婚后父母催着抱孙子,孩子一落地开始供养孩子到25岁,其后就要为父母养老了。
掐指一算,一个中国人一生80年当中,只有3年是属于自己的。
0岁~22岁:22年属于父母;22岁~25岁:3年属于自己;25岁~50岁:属于子女;50岁~60岁:属于父母;60岁~80岁:属于子女(期望子女的供养)。这是一个道德义务制约下的“恩恩相报”依赖性循环。这循环可以产生社会凝聚力,但难以产生创新力所必须的个性,除非一个人背叛传统伦理。
再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恩恩相报”难以产生经济学效益。
中式饭馆里常看到三代同堂聚餐,爷爷奶奶忙着给孙子夹菜,“来,这个好吃,你多吃一点”,父母不忘为爷爷奶奶夹菜,“爸、妈,这个对身体有好处,你来一点”。结果,满桌菜肴,每一个人都吃不好自己当时想吃的,每一个人的碗里都有一大堆他当时不想吃的。充满了恩情,不错,但享受食物的经济效益降低了。
相比,一个美国大家庭在西餐馆,大人人手一份餐牌各点各的,爷爷奶奶会问还看不懂餐牌的孙子:“小山姆,你今天想吃什么?”。
市场经济以“利益”及“权利”为核心齿轮,“恩”“情”则是齿轮摩擦过热时的润滑油。中国传统体制中以“恩”“情”为转动机制,转不动时则施以“利益”及“权利”。中国正临经济体系的历史转型关口,其中道理不可不辨别。■
[编辑 胡 浩]
E-mail:[email protected]
为什么这个话题很重要?因为“恩情”在我们的社会关系、经济行为、乃至政体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几乎无处不看到它与新生的“利益”、“权利”价值观发生矛盾。为了中国的和谐进步,我们有必要在这一历史时刻给予深入探讨。
我们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了解到这是一种反生产力的状态。两个邻近的村子结怨,由祖辈一直传递到孙辈,只要找到机会就报复对方,这两个村子肯定都繁荣不起来。办公室里,如果两个同事、两个部门落入了怨怨相报的循环,肯定双方的业绩都好不起来。问题是,如果两个村子之间天天互相报恩,它们的经济会繁荣吗?如果两个同事、两个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报恩,公司的业绩就会好吗?
比尔•盖茨夫妇一毛钱都不留给后代,是不是对他们的子女有些寡恩?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到美国时,惊讶于美国同辈的创新活力,当我还在拼搏学位时,与我同龄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已经辍学在车库中创造微软及苹果;当然,当时也完全想像不到校园中存在一位热衷活动的学弟奥巴马20几年后会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
几年之后,我体会出了美国人为什么能产生出创新力的道理。很多人说,美国是移民国家,没有旧社会的束缚,因此有创新力。或者美国是富裕社会,因此有创新的闲暇。或者,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因此人们乐于创新。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但我观察到的最关键因素却是:美国社会摆脱了“恩恩相报”的循环,因此有了创新力。
若有些刺耳,且听我道来。
一个美国婴儿生下来,从零岁到十四五岁,由父母照顾,这期间他是依赖父母的。到了十五岁开始打零工,开始有了自己的个性与经济自主性。十八岁之后,基本上就已经是一个自由体,上大学靠政府贷款或者老爸贷款,生活方式自主。大学毕业后开始赚钱还贷款(将来必须还的),社会信贷容许他改善物质生活。成为父母后,他把孩子养到十八岁便了事,年迈的父母自有退休金、储蓄和社会福利支撑,基本上不用他烦心。如此反复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循环中极少“恩”的成分。由于整个循环机制并未预设“恩”为一种道德义务,父母子女之间流露出的便是真情,不管这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好莱坞电影中的家庭伦理剧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描述的都是真情,而不是混杂着各种道德义务的虚情。
掐指一算,一个美国人一生80年当中,有47年是属于自己的,得以充分发展个性,这才是创新力的真正原动力:
0岁~15岁:15年属于父母;15岁~25岁成家:10年属于自己;25岁~43岁:18年属于子女;43岁~80岁:37年属于自己。
我们转过身来对比中国。
一个中国婴儿生下来,普遍上从零岁到25岁成家都属于父母,考大学要父母嘘寒问暖,家长甚至代为考察考场,陪考,带着棉被送到学校。选对象父母有否决权,毕业开始找工作后,不然就是给家里寄钱,不然就是向父母伸手做啃老族。婚后父母催着抱孙子,孩子一落地开始供养孩子到25岁,其后就要为父母养老了。
掐指一算,一个中国人一生80年当中,只有3年是属于自己的。
0岁~22岁:22年属于父母;22岁~25岁:3年属于自己;25岁~50岁:属于子女;50岁~60岁:属于父母;60岁~80岁:属于子女(期望子女的供养)。这是一个道德义务制约下的“恩恩相报”依赖性循环。这循环可以产生社会凝聚力,但难以产生创新力所必须的个性,除非一个人背叛传统伦理。
再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恩恩相报”难以产生经济学效益。
中式饭馆里常看到三代同堂聚餐,爷爷奶奶忙着给孙子夹菜,“来,这个好吃,你多吃一点”,父母不忘为爷爷奶奶夹菜,“爸、妈,这个对身体有好处,你来一点”。结果,满桌菜肴,每一个人都吃不好自己当时想吃的,每一个人的碗里都有一大堆他当时不想吃的。充满了恩情,不错,但享受食物的经济效益降低了。
相比,一个美国大家庭在西餐馆,大人人手一份餐牌各点各的,爷爷奶奶会问还看不懂餐牌的孙子:“小山姆,你今天想吃什么?”。
市场经济以“利益”及“权利”为核心齿轮,“恩”“情”则是齿轮摩擦过热时的润滑油。中国传统体制中以“恩”“情”为转动机制,转不动时则施以“利益”及“权利”。中国正临经济体系的历史转型关口,其中道理不可不辨别。■
[编辑 胡 浩]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