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垮掉派和嬉皮士运动都强烈地对抗着这个“铁板一块”的社会,这种反抗精神在凯鲁亚克《在路上》和诺曼•梅勒的《鹿苑》中有集中的表现。虽然他们反抗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同样注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要求自主的选择,而且这种极端的反抗方式散发着浓郁的个人主义气息。本文试图从自尊、自我、自主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两篇小说中所体现的个人主义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个人主义;自尊;自我;自主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繁荣,然而物质的富足并不意味着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带来的却是“见物不见人”的精神困境。为了使社会听到自己的呼声,“垮掉派”和嬉皮士纷纷揭竿而起。在被奉为垮掉派“圣经”——《在路上》和倡导嬉皮士精神的作家诺曼•梅勒的《鹿苑》中,都强烈地体现了这个时代青年人的这种精神反叛,而且这种反叛散发着浓郁的个人主义气息。以往的评论一般对其垮掉派和嬉皮士精神的单向度阐释,而很少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来阐释两部作品中体现的个人主义精神。个人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有着复杂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各有其特点,但其实个人主义是一个复合物,是各种基本观念、要点奇异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包含注重个人的价值,关注自我的发展,坚持自主的选择等要素。本文总结了卢克斯《个人主义》中自尊、自我、自主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两部小说中所体现的个人主义精神特质。
一、 个人的尊严——自尊
当人们的心头还萦绕着战争与原子弹的阴霾的时候,美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麦卡锡主义,在生活中人成为工作、生产、消费这个系统的囚徒,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践踏。梅勒也认为:“当今的时代是随大流和消沉的时代”。[1]338为了追求自由,试图找回自我,以寻求解答现世生活的困境,萨尔结识了迪安,并踏上了“西部”的征程,他们从冰冷的、充斥物欲、吐着工业浓烟的城市出发,离开那庸庸碌碌、如虫豸般的现代人,抛弃主宰一切的金钱和无处不在的赤裸裸的物欲文明,萨尔十分向往迪安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寻欢作乐、疯狂飙车、酗酒、偷车、吸毒……,从纽约到丹佛,到旧金山,到洛杉矶、墨西哥,再回到纽约,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投入到“在路上”的生活中,而不愿把自己变成一件工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所不屑一顾的地方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生活。”[2]他们通过这种疯狂的旅途,不懈地追寻生活的真谛,以自己独特而极端的声音,试图唤起人们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关注。
在《鹿苑》的扉页上写着:“鹿苑,那美德和无邪的吞噬之所,多少受害者曾深陷其中。”[3]调查委员会与泰皮斯在那里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在他们的淫威下,鹿苑就像是“一座妓院”,生活于其中的人都产生了彻头彻尾的妓女的感觉。导演艾特尔一生对影视有着执着的热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拍自己感兴趣的影片。但在“经历了十五个春秋,拍过二十八部影片之后,他算明白了,他永远不可能举足轻重到可以拍自己感兴趣的影片。相反,他始终只能拍电影公司决定的片子”。[3]35在泰皮斯的淫威下,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公然辞职走人。虽然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事业,这样未免太可笑,但关系到他的自尊,一个人岂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趴在地
上爬?”[3]35为了保持这份自尊,艾特尔将不得不面临生活的窘迫和拮据。正如瑟吉厄斯所说的:“倘若你这一生想有所进取,尊严是少不了的,人生要想干些有意义的事,就得随时保住自己的尊严。”[3]344
就这样,迪安通过一次次的在路上的追寻,企图唤醒社会对“人”的关注,艾特尔为了反抗泰皮斯的控制公然辞职走人。他们反抗的方式不一样但都突出地强调对于“人”价值的关注。个人主义强调单个的人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独特意志。对个人的尊重是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单个的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这是个人主义的根本信念。面对这个摧残人性、忽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他们在追求作为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更加迫切需要自我认同。
二、自我的追寻——自我
当萨尔在丹佛的一家汽车旅馆醒来后,他突然产生了非常奇怪的感觉:“在最初奇特的十五秒钟里我真的不知道我是谁。我并不惊恐;只觉得自己仿佛是另一个人,一个陌生人,我一生困顿,过着幽灵般的生活。”[4]21身处白人主流社会的萨尔对周围环境感到十分陌生,产生了一种迷失感。他失去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归属感,这种“在路上”的漂游状态,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窘迫状态,个体开始意识到身份的危机和自我的迷失。他想逃离主流文化的压迫,试图在边缘地带追寻新的文化身份。而迪安正好带来了勃勃生机和躁动的力量,迪安“有西部情调,西部风味,是来自平原的颂歌,某些早有预示、正在实现、含有新意的东西”。[4]11萨尔隐约感觉到迪安能够帮助自己找到要找的东西。“迪安是阳光的西部亲属。是新的地平线,我年轻的心对之深信不
疑。”[4]11迪安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勇于追寻自我的精神,它一直在召唤着萨尔逃离冷酷的社会。
《鹿苑》里的埃琳娜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夜总会的舞女,她全身心地受着激情的支配,是一个狂野而又敏感的女孩。先是成为芒辛包养的对象,遭到抛弃之后,美丽而性感的她满足了落难中艾特尔的性欲追求,但其实艾特尔并不真正喜欢埃琳娜,他“讨厌她的抑郁,她的粗俗,甚至讨厌她的爱”。正是由于艾特尔所谓的怜悯和尊重,使埃琳娜痛苦地生活着。在艾特尔蓄意策划的交换“伴侣”的聚会上,埃琳娜才真正地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在那次聚会上她成为“关注的中心”,“哦,查利……他们喜欢我,我成为了关注的中心。”[3]290正是在这次聚会上她才摆脱了妓女的感觉,成为关注的焦点。可是艾特尔“在她个性最具洞察力之时”,却无情地剥夺了她的一次极可贵的机会。在车祸之后,艾特尔出于怜悯之情与她结婚了。可婚后的埃琳娜“会持家,会使唤别人,甚至会招待客人了,在这方面她有了很大的长进。”[3]357但正如她的心理分析医生所说的:“这是弱势自我的标
志”。[3]359这时的埃琳娜自我身份正慢慢迷失,同时她自己也很痛苦地思考着:“做到这些就够了吗?有了维基就够了吗?我的意思是我的奔头在哪里?我并不想抱怨,可我这辈子将干点什么?”[3]359面对这种哲学的追问,才重新唤醒了艾特尔的反思。
面对物质生活的丰裕与个人价值之间的错位,他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个体身份和地位受到的威胁,由此出现严重的“认同危机”。凯鲁亚克小说中所关注的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有意识地追寻自我。正如霍姆斯指出的:“《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5]迪安通过在路上的来回奔波,其实想找回真正的自我,但这自我的觉醒其实是更迫切地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坚持自主的选择。
三、 自己的选择——自主
迪安从小就混迹在这种贫民窟里以乞讨为生,长大后就在台球房周围游荡。“他在西部的时间有三分之一花在台球房旁,三分之一在监狱,三分之一在公共图书馆”,[4]7而且他创下了丹佛偷车和进少管所次数最多的记录。十岁到十七岁的这段时间,他多半是在管教所里度过的,他还经常开着偷来的车,将女生诱拐到山里。他抛妻弃子,不停地在路上奔波着,四处冒险,他“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
”。[4]8他最终摆脱种种束缚,选择回到“在路上”的生活。而萨尔却没能继续这种漫游,他选择回到主流社会中去,最终只能坐在凯迪拉克后座向迪安挥手告别,只能在“心里琢磨那片一直绵延到西海岸的广袤的原始土地,那条没完没了的路,一切怀有梦想的人们”,[4]394发出“我真想迪安•莫里亚蒂”的感慨。
在艾特尔的价值观里一直有两个相冲突的目标:是追求尘世的权利,还是追求作品的力量。但最后在追求权利与创造作品之间的抗争中,他妥协了,他屈服了。他屈服于泰皮斯的淫威,回到电影制片厂当导演。“要知道,只转眼工夫,我便想到他们已让我屈服了,要是我不想多服些安眠药,就得让自己逆来顺受,得过且过,不予抗争。于是我平生第一次产生了自己已彻头彻尾沦为妓女的感觉。”[3]299他最后还是没能坚持自己艺术家的梦想,坚守自主的选择。这时的他凝望着大海,看到正出洋远航,驾船下海的人在寻求冒险经历的情景时,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已失去艺术家最后的愿望”,[3]362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瑟吉厄斯的身上“你必须以艺术家的骄傲,面对现存权势的高墙,吹响你反抗的小小号角”。[3]362在《鹿苑》中,可以说只有瑟吉厄斯才始终坚定、独立自主地听从于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作家”的选择。瑟吉厄斯其实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拍一部电影,他可以签约授权,可以演主角,可以与露露结婚,可以成为体面而又值得重视的人物。面对这么多的现实诱惑,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执着于追求自己作家的虚幻世界。事实上,自主始终是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个人主义强调主体的个人要成为自己主人的理念。“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属于自己,并不是受制于他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或原因。”[6]49对个人的尊重要求拒绝以任何方式或善的观念来规范、约束个人,而是要把对生活方式或善的观念的选择权交给个人。
迪安和瑟吉厄斯他们主动逃离令人窒息的主流文化,以寻欢作乐、酗酒等“在路上”的极端生活方式来唤醒人们对人的关注,试图找回迷失的自我,是坚定自己的选择的个人主义勇士。因为“他们其实并非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和专事捣乱的那种人,而是一些逃避社会、放浪形骸的人,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自己,希望回到一个更为个人主义的,更为重视个人价值的美国社会中去”。[7]55
[参考文献]
[1]Mailer,Norman.Advertisements forMyself[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陶跃庆.(译本前言)在路上[M].陶跃庆 何晓丽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3]诺曼•梅勒.鹿苑[M].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安•查特斯.(引言)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个人主义;自尊;自我;自主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繁荣,然而物质的富足并不意味着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带来的却是“见物不见人”的精神困境。为了使社会听到自己的呼声,“垮掉派”和嬉皮士纷纷揭竿而起。在被奉为垮掉派“圣经”——《在路上》和倡导嬉皮士精神的作家诺曼•梅勒的《鹿苑》中,都强烈地体现了这个时代青年人的这种精神反叛,而且这种反叛散发着浓郁的个人主义气息。以往的评论一般对其垮掉派和嬉皮士精神的单向度阐释,而很少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来阐释两部作品中体现的个人主义精神。个人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有着复杂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各有其特点,但其实个人主义是一个复合物,是各种基本观念、要点奇异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包含注重个人的价值,关注自我的发展,坚持自主的选择等要素。本文总结了卢克斯《个人主义》中自尊、自我、自主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两部小说中所体现的个人主义精神特质。
一、 个人的尊严——自尊
当人们的心头还萦绕着战争与原子弹的阴霾的时候,美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麦卡锡主义,在生活中人成为工作、生产、消费这个系统的囚徒,个人的价值和尊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践踏。梅勒也认为:“当今的时代是随大流和消沉的时代”。[1]338为了追求自由,试图找回自我,以寻求解答现世生活的困境,萨尔结识了迪安,并踏上了“西部”的征程,他们从冰冷的、充斥物欲、吐着工业浓烟的城市出发,离开那庸庸碌碌、如虫豸般的现代人,抛弃主宰一切的金钱和无处不在的赤裸裸的物欲文明,萨尔十分向往迪安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寻欢作乐、疯狂飙车、酗酒、偷车、吸毒……,从纽约到丹佛,到旧金山,到洛杉矶、墨西哥,再回到纽约,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投入到“在路上”的生活中,而不愿把自己变成一件工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社会所不屑一顾的地方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生活。”[2]他们通过这种疯狂的旅途,不懈地追寻生活的真谛,以自己独特而极端的声音,试图唤起人们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关注。
在《鹿苑》的扉页上写着:“鹿苑,那美德和无邪的吞噬之所,多少受害者曾深陷其中。”[3]调查委员会与泰皮斯在那里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在他们的淫威下,鹿苑就像是“一座妓院”,生活于其中的人都产生了彻头彻尾的妓女的感觉。导演艾特尔一生对影视有着执着的热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拍自己感兴趣的影片。但在“经历了十五个春秋,拍过二十八部影片之后,他算明白了,他永远不可能举足轻重到可以拍自己感兴趣的影片。相反,他始终只能拍电影公司决定的片子”。[3]35在泰皮斯的淫威下,他再也受不了了,他公然辞职走人。虽然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事业,这样未免太可笑,但关系到他的自尊,一个人岂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趴在地
上爬?”[3]35为了保持这份自尊,艾特尔将不得不面临生活的窘迫和拮据。正如瑟吉厄斯所说的:“倘若你这一生想有所进取,尊严是少不了的,人生要想干些有意义的事,就得随时保住自己的尊严。”[3]344
就这样,迪安通过一次次的在路上的追寻,企图唤醒社会对“人”的关注,艾特尔为了反抗泰皮斯的控制公然辞职走人。他们反抗的方式不一样但都突出地强调对于“人”价值的关注。个人主义强调单个的人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独特意志。对个人的尊重是个人主义的根本含义,单个的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或尊严,这是个人主义的根本信念。面对这个摧残人性、忽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他们在追求作为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更加迫切需要自我认同。
二、自我的追寻——自我
当萨尔在丹佛的一家汽车旅馆醒来后,他突然产生了非常奇怪的感觉:“在最初奇特的十五秒钟里我真的不知道我是谁。我并不惊恐;只觉得自己仿佛是另一个人,一个陌生人,我一生困顿,过着幽灵般的生活。”[4]21身处白人主流社会的萨尔对周围环境感到十分陌生,产生了一种迷失感。他失去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归属感,这种“在路上”的漂游状态,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窘迫状态,个体开始意识到身份的危机和自我的迷失。他想逃离主流文化的压迫,试图在边缘地带追寻新的文化身份。而迪安正好带来了勃勃生机和躁动的力量,迪安“有西部情调,西部风味,是来自平原的颂歌,某些早有预示、正在实现、含有新意的东西”。[4]11萨尔隐约感觉到迪安能够帮助自己找到要找的东西。“迪安是阳光的西部亲属。是新的地平线,我年轻的心对之深信不
疑。”[4]11迪安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勇于追寻自我的精神,它一直在召唤着萨尔逃离冷酷的社会。
《鹿苑》里的埃琳娜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夜总会的舞女,她全身心地受着激情的支配,是一个狂野而又敏感的女孩。先是成为芒辛包养的对象,遭到抛弃之后,美丽而性感的她满足了落难中艾特尔的性欲追求,但其实艾特尔并不真正喜欢埃琳娜,他“讨厌她的抑郁,她的粗俗,甚至讨厌她的爱”。正是由于艾特尔所谓的怜悯和尊重,使埃琳娜痛苦地生活着。在艾特尔蓄意策划的交换“伴侣”的聚会上,埃琳娜才真正地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在那次聚会上她成为“关注的中心”,“哦,查利……他们喜欢我,我成为了关注的中心。”[3]290正是在这次聚会上她才摆脱了妓女的感觉,成为关注的焦点。可是艾特尔“在她个性最具洞察力之时”,却无情地剥夺了她的一次极可贵的机会。在车祸之后,艾特尔出于怜悯之情与她结婚了。可婚后的埃琳娜“会持家,会使唤别人,甚至会招待客人了,在这方面她有了很大的长进。”[3]357但正如她的心理分析医生所说的:“这是弱势自我的标
志”。[3]359这时的埃琳娜自我身份正慢慢迷失,同时她自己也很痛苦地思考着:“做到这些就够了吗?有了维基就够了吗?我的意思是我的奔头在哪里?我并不想抱怨,可我这辈子将干点什么?”[3]359面对这种哲学的追问,才重新唤醒了艾特尔的反思。
面对物质生活的丰裕与个人价值之间的错位,他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个体身份和地位受到的威胁,由此出现严重的“认同危机”。凯鲁亚克小说中所关注的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有意识地追寻自我。正如霍姆斯指出的:“《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5]迪安通过在路上的来回奔波,其实想找回真正的自我,但这自我的觉醒其实是更迫切地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坚持自主的选择。
三、 自己的选择——自主
迪安从小就混迹在这种贫民窟里以乞讨为生,长大后就在台球房周围游荡。“他在西部的时间有三分之一花在台球房旁,三分之一在监狱,三分之一在公共图书馆”,[4]7而且他创下了丹佛偷车和进少管所次数最多的记录。十岁到十七岁的这段时间,他多半是在管教所里度过的,他还经常开着偷来的车,将女生诱拐到山里。他抛妻弃子,不停地在路上奔波着,四处冒险,他“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
”。[4]8他最终摆脱种种束缚,选择回到“在路上”的生活。而萨尔却没能继续这种漫游,他选择回到主流社会中去,最终只能坐在凯迪拉克后座向迪安挥手告别,只能在“心里琢磨那片一直绵延到西海岸的广袤的原始土地,那条没完没了的路,一切怀有梦想的人们”,[4]394发出“我真想迪安•莫里亚蒂”的感慨。
在艾特尔的价值观里一直有两个相冲突的目标:是追求尘世的权利,还是追求作品的力量。但最后在追求权利与创造作品之间的抗争中,他妥协了,他屈服了。他屈服于泰皮斯的淫威,回到电影制片厂当导演。“要知道,只转眼工夫,我便想到他们已让我屈服了,要是我不想多服些安眠药,就得让自己逆来顺受,得过且过,不予抗争。于是我平生第一次产生了自己已彻头彻尾沦为妓女的感觉。”[3]299他最后还是没能坚持自己艺术家的梦想,坚守自主的选择。这时的他凝望着大海,看到正出洋远航,驾船下海的人在寻求冒险经历的情景时,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已失去艺术家最后的愿望”,[3]362而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瑟吉厄斯的身上“你必须以艺术家的骄傲,面对现存权势的高墙,吹响你反抗的小小号角”。[3]362在《鹿苑》中,可以说只有瑟吉厄斯才始终坚定、独立自主地听从于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英勇无畏的作家”的选择。瑟吉厄斯其实可以以自己的经历拍一部电影,他可以签约授权,可以演主角,可以与露露结婚,可以成为体面而又值得重视的人物。面对这么多的现实诱惑,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执着于追求自己作家的虚幻世界。事实上,自主始终是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个人主义强调主体的个人要成为自己主人的理念。“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属于自己,并不是受制于他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或原因。”[6]49对个人的尊重要求拒绝以任何方式或善的观念来规范、约束个人,而是要把对生活方式或善的观念的选择权交给个人。
迪安和瑟吉厄斯他们主动逃离令人窒息的主流文化,以寻欢作乐、酗酒等“在路上”的极端生活方式来唤醒人们对人的关注,试图找回迷失的自我,是坚定自己的选择的个人主义勇士。因为“他们其实并非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和专事捣乱的那种人,而是一些逃避社会、放浪形骸的人,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自己,希望回到一个更为个人主义的,更为重视个人价值的美国社会中去”。[7]55
[参考文献]
[1]Mailer,Norman.Advertisements forMyself[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陶跃庆.(译本前言)在路上[M].陶跃庆 何晓丽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3]诺曼•梅勒.鹿苑[M].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安•查特斯.(引言)在路上[M].王永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M].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