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坚持“双轮推动”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总面积15.7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00多公里,人口9470多万,辖17个地级市、140个县(市、区)。山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省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接连突破2万亿和3万亿,2010年达到39416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2400美元提高到6 0 0 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79亿元,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亿元,年均增长18.9%;进出口总额1889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64亿美元,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山东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发展呈现出总量跃升、结构优化、创新增强、消耗降低、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一是规模和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010家,工业总资产53003亿元,是2005年的1.7倍和2.4倍。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跃上2万亿,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6%。二是效益和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168亿元、利润6 0 4 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9倍和2.8倍。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产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66个、中国驰名商标174件。三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实施技改项目3.6万项,完成技改投资2.6万亿元,更新改造设备110余万台(套)。2010年完成技改投资7600亿元,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4.7%。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由2005年的44家和309家增加到目前的101家和615家,建设了33家行业技术中心。五年来,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3.4万多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五是节能减排取得扎实进展。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1.32吨标准煤,降到了2010年的1.02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15吨标准煤,降到2010年的1.4吨标准煤。全省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均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自主创新能力弱、节能环保压力大、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工业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约束逐渐加剧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矛盾,保持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突出自主创新,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双轮驱动”,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新特优引领、产业集群壮大等四大工程,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是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将胶东半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主体力量。全面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2015年,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提高到3%以上,山东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2100个、230件。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生物、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四是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围绕形成规模优势、增强配套能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推动生产力集中布局、基础设施集中配套、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集中管理。到201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30户,销售收入过1 0 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 0 0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达到8 0个。
其他文献
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識,强化安全行为,河南辛南田井楼油矿通过开展工作前“沉思一分钟,回答三个问题‘干什么?怎么干?安全吗?’”为内容的“三问三答”活动,让职工们在工作前,先停一停、顿一顿、想一想,看各类检查完成了没有,看安全措施落实了没有,使过去的习惯性违章变成了习惯性反违章,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井楼油矿)
期刊
2011年元月8日上午,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右二)在天门市委书记张爱国(右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柯俊(左一)的陪同下,来到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湖北景天棉花产业集团、天门佑琪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发、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  天门纺机具有独立研发产品的能力,主导产品棉纺并条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同行中因产品种类多、规格齐、销量大而享有盛誉。王国生说,天门
期刊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继续调整恢复的一年。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探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对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以来,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政策取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
期刊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言论活跃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程度。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网络空间内,对于各种社会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意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一、企业景气调查的概念和调查内容    1、景气的概念  景气,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所谓景气,则是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所谓不景气,则是指经济萧条、衰退、下降。  景气状况,是指经济运行所处的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即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的程度,或经济萧条、衰退、下降的程度。  2、企业景气调查的概念  企业景气调查(Business Survey),也称为经济周期调查或短期经济观测调查,它是以企
期刊
一、千亿元产业工程    千亿元产业工程是鄂州市“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旋律,是鄂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两个率先”、“两型社会”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该工程计划到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两番。2009年,全市全口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1亿元,预计2010年全部工业
期刊
深圳等地五一楼市火爆是回光返照  著名经济评论家余丰慧:“五一”小长假期间,有部分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的反映,多个楼盘涌现抢购风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回升,市场处于最后的胶着状态。虽然4月很多城市房价环比、同比还在上涨,但涨幅已经大幅缩小,环比缩到0.5%以内,同比上涨10%以上者已经不见踪影。企业由于死扛房价不降,加之去年大肆天价拿地,已经出现库存增加、负债上升、
期刊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是于2007年由1953年成立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改制而成的,属于上市公司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铁四院首批获得建设部授予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拥有测绘、环节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理等20余项甲级及专项资质,是国家铁路投资咨询评估单位。  铁四院成立以来,特
期刊
全国第40次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 “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分析交流当前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探讨“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目标、新思路和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作了题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好复杂环境下的经济运行工作》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对经济运行部门下一步要把
期刊
2011年1月18日上午,第四场瑞雪光临湖北,整个荆楚大地冰封雪裹,寒气凛冽。但位于鄂州市武钢集团鄂钢公司的鄂钢宾馆会议大厅内,高朋云集,春意融融,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以下简称省企联)“2011年理事会暨新春联谊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冒着风雪从全省各地趋车而来的省企联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市、州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的代表共计220余人。省企联顾问、原省委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