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材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现又提出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内化的学科特性品质,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综合体现,它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经过多年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索,由过去的讲授法总结出实验法、讨论法、自学法、诱思探究法、综合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主持推广的诱思探究法,1996年左右在陕西及全国部分省市影响较大。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张教授分析了教与学的各自职能:教师要充分發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其后,他分析了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职能,归纳了四条教学规律: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是为师之道的根本;食贵而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小成渊,这是为学之道的灵魂;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是启发教学的精髓。高中物理教师乐于采用张教授的这种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在新时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推广新的课堂教学法——科学探究法。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教法模式灵活多变,这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起到了“杠杆”作用,为培养未来物理人才找到了支撑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示范课与教师商讨,和外校同仁交流,回顾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最终总结出高中物理课堂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理教法与观念有差异,知行不合一
曾经听一位高中物理教师讲:“自由落体运动。”她首先给学生播放PPT。第二步:自己提问题,自己解释。第三步:课堂练习。在教研组评课时,一位教师说:“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用实物演示会比PPT图片更直观,更真实。”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用学具去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其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运动模型。整个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下,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1.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2.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发展和能力为本。3.以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物理教法内容和形式不统一
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探究法。教学过程是这样呈现的:播放PPT,电流计并接电阻成为电流表,电流计串接电阻成为电压表。接着讲解并结合串接电阻值的大小,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实并不是科学探究法。科学探究法贵在学生动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探究有七个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每一个步骤其中又有具体的要求。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我们必须展示实物,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感触氛围。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依靠PPT图片进行教学,这不是理想的教学过程,学生会缺少体验感。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物理教师要吃透新教法的实质,不断实践,力争完善,“杜郎口教学法”“洋思教学法”等,它们都有其核心的宗旨,不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掌握最核心的内容,绝不能“照葫芦画瓢”。
三、物理教法运用不灵活
为了加快课堂改革,省级示范高中成立了教科研处,要求备课组、教研组学习外地经验或根据学校实情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张熊飞教授推广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其主要体现的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诱”者,循循善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者,独立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要经历探索和研究,即观察和思维两大内容,实现学生主体“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质”的三维目标。有一位物理教师讲过“牛顿第三定律”,他采用的是诱思探究法教学。在探究阶段,他用弹簧秤演示: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弹簧的晃动,示数有微小变化,缺乏准确性,这种探究是没有新意的。我们应该利用传感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进行探究,如此我们的实践操作会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这节课是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牛顿第三定律”,要体现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才是教学重点。而授课教师把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题放在了教学重点上,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好的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轻重点不同,在授课时我们要灵活掌握,真正把握教法的精髓。
四、物理教法被“解题”所淹没
网络流传衡水中学的一名学霸,三年所做的试卷堆起来有一人高。学校除了月考,还有周考,每次考试,教师都要阅卷和讲卷、评卷。名校这样做,普通学校也是这样,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沦为做题的“工具”,教师也成讲题的“工匠”。用两年的时间讲完三年物理课本内容,赶进度式的讲课,“填鸭式”的教学,使得物理教师常常叹息——没有时间琢磨教学方法。在高二教学结束后,教师参加各级复课培训会,会议主题为“如何围绕学生分数,训练学生解题”,一些教师夸夸其谈自己所采用的“绝招”,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一种教育现象。作为一名有职业理想的高中物理教师,在解题的重压之下,我们应该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例如,在试题编制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创设试题情境。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创造和设计合理的情境过程,试题中的情境创设就是针对考查的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考查内容解决问题是物理试题编制的重要环节。基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观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这为我们指出了试题情境创设的具体要求。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情境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情境创设决定了情境的效果,科学的试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引导教学杜绝题海战术,提升试题命题质量,弘扬“立德树人”核心教育理念,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解题也有优劣之分,我们要能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去解题。
五、物理教法“拿来主义”严重,缺少创新精神
现在某些超级中学提出了各种物理教法,例如,结合TPACK框架实施物理概念教学。TPACK是在PCK(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上,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框架。其中框架包括了教师的三个核心知识(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和四种复合知识(整合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采用这种观念教学有它的优势,但我们能否熟练运用呢?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要发扬优势,不能盲目“拿来”。只有守正,才能创新。物理名师很多,他们在教法、实验制作方面都很有研究。曾有一位物理教师用玩具做演示实验,他一共收集了四十多种玩具,演示效果简单且直观。他用尿泥娃、饮小鸟做高中热学实验,学生经过观察,觉得此次实验神秘而又有特点。他将这方面的研究写成论文在《中学物理》杂志上进行发表,后又被《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三十多年来,他辅导学生搞发明创造,有二十多名学生在省市获奖,高二学生刘某发明制作的“电动破核桃机”,获得了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实,辅导学生发明创造就是一种“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探究形式,即儿童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引人入胜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关键知识和技能项目的学习,今后我们要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向教育同仁推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用创新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未来。
优秀的高中物理课堂教法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将在继承中吸纳新的教学方法,选良弃劣,为我所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重视分数,又不唯分数。反思课堂教学法的缺失,突破高中物理教法的瓶颈,最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 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示范课与教师商讨,和外校同仁交流,回顾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最终总结出高中物理课堂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理教法与观念有差异,知行不合一
曾经听一位高中物理教师讲:“自由落体运动。”她首先给学生播放PPT。第二步:自己提问题,自己解释。第三步:课堂练习。在教研组评课时,一位教师说:“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用实物演示会比PPT图片更直观,更真实。”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用学具去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其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运动模型。整个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下,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1.通过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2.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发展和能力为本。3.以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物理教法内容和形式不统一
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探究法。教学过程是这样呈现的:播放PPT,电流计并接电阻成为电流表,电流计串接电阻成为电压表。接着讲解并结合串接电阻值的大小,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教学过程其实并不是科学探究法。科学探究法贵在学生动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创新,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探究有七个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每一个步骤其中又有具体的要求。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我们必须展示实物,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感触氛围。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一些教师依靠PPT图片进行教学,这不是理想的教学过程,学生会缺少体验感。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物理教师要吃透新教法的实质,不断实践,力争完善,“杜郎口教学法”“洋思教学法”等,它们都有其核心的宗旨,不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掌握最核心的内容,绝不能“照葫芦画瓢”。
三、物理教法运用不灵活
为了加快课堂改革,省级示范高中成立了教科研处,要求备课组、教研组学习外地经验或根据学校实情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张熊飞教授推广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其主要体现的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诱”者,循循善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者,独立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要经历探索和研究,即观察和思维两大内容,实现学生主体“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质”的三维目标。有一位物理教师讲过“牛顿第三定律”,他采用的是诱思探究法教学。在探究阶段,他用弹簧秤演示: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弹簧的晃动,示数有微小变化,缺乏准确性,这种探究是没有新意的。我们应该利用传感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进行探究,如此我们的实践操作会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这节课是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牛顿第三定律”,要体现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才是教学重点。而授课教师把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题放在了教学重点上,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好的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轻重点不同,在授课时我们要灵活掌握,真正把握教法的精髓。
四、物理教法被“解题”所淹没
网络流传衡水中学的一名学霸,三年所做的试卷堆起来有一人高。学校除了月考,还有周考,每次考试,教师都要阅卷和讲卷、评卷。名校这样做,普通学校也是这样,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沦为做题的“工具”,教师也成讲题的“工匠”。用两年的时间讲完三年物理课本内容,赶进度式的讲课,“填鸭式”的教学,使得物理教师常常叹息——没有时间琢磨教学方法。在高二教学结束后,教师参加各级复课培训会,会议主题为“如何围绕学生分数,训练学生解题”,一些教师夸夸其谈自己所采用的“绝招”,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一种教育现象。作为一名有职业理想的高中物理教师,在解题的重压之下,我们应该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例如,在试题编制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创设试题情境。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创造和设计合理的情境过程,试题中的情境创设就是针对考查的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考查内容解决问题是物理试题编制的重要环节。基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观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这为我们指出了试题情境创设的具体要求。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情境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情境创设决定了情境的效果,科学的试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引导教学杜绝题海战术,提升试题命题质量,弘扬“立德树人”核心教育理念,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解题也有优劣之分,我们要能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去解题。
五、物理教法“拿来主义”严重,缺少创新精神
现在某些超级中学提出了各种物理教法,例如,结合TPACK框架实施物理概念教学。TPACK是在PCK(学科教学知识)基础上,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框架。其中框架包括了教师的三个核心知识(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和四种复合知识(整合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采用这种观念教学有它的优势,但我们能否熟练运用呢?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要发扬优势,不能盲目“拿来”。只有守正,才能创新。物理名师很多,他们在教法、实验制作方面都很有研究。曾有一位物理教师用玩具做演示实验,他一共收集了四十多种玩具,演示效果简单且直观。他用尿泥娃、饮小鸟做高中热学实验,学生经过观察,觉得此次实验神秘而又有特点。他将这方面的研究写成论文在《中学物理》杂志上进行发表,后又被《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三十多年来,他辅导学生搞发明创造,有二十多名学生在省市获奖,高二学生刘某发明制作的“电动破核桃机”,获得了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实,辅导学生发明创造就是一种“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探究形式,即儿童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引人入胜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关键知识和技能项目的学习,今后我们要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向教育同仁推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用创新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未来。
优秀的高中物理课堂教法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将在继承中吸纳新的教学方法,选良弃劣,为我所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重视分数,又不唯分数。反思课堂教学法的缺失,突破高中物理教法的瓶颈,最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 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