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i(111)表面CO甲烷化:助剂La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材料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Ni(111)表面上因副产物CH3OH形成而导致CH4选择性低的问题,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theory,DFT)计算的方法,通过添加富电子的助剂La调节表面Ni原子的电子状态,增大Ni的d电子平均能以增加La/Ni(111)表面的反应性,实现La与Ni的协同催化,从而提高CO甲烷化活性和CH4生成选择性.同时,基于DFT结果,以Microkinetic modeling模拟实验条件下CH4和CH3 OH的生成速率,结果表明,反应速率r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下,CH4生成速率r(CH4)远大于CH3OH的生成速率r(CH3OH),且SCH4在反应温度550~750 K内高达100%,表明在La/Ni(111)表面上的CO甲烷化过程中没有副产物CH3 OH的生成.究其原因,在电子水平上通过对CH4形成路径Path1、Path4、Path9和Path10所对应的关键中间体CO、HCO、CH2 O和COH进行Bader电荷和pDOS分析,发现C—O键明显弱化,C—O断键能垒显著降低,因而无CH3 OH生成的微观机理是La→Ni电子离域和La与O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给电子诱导”效应.进一步通过La与邻近Ni原子的三维差分电荷密度分析得知,La原子的电荷损耗是沿着“La→Ni”方向,这就给出了助剂La与Ni协同催化CO甲烷化并高活性高选择性地生成CH4的微观解释.
其他文献
目的:为药品批发企业资质证明资料的日常控制性管理及规避失控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相关药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药品批发企业在药品购销过程中发放企业资质证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