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9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89例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9例患者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手术治疗13例中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论 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了解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抽取家系18名成员外周血,进行凝血指标检测;提取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SDS-PAGE电泳;PCR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FGG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侧翼序列。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确定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但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降低,
目的观察miR-23a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6例DCM患者作为病例组,收集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心脏超声结果,检测脑尿钠肽(BNP)等生化指标,用Real-time PCR检测和比较两组的miR-23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miR-23a对DCM患者的识别能力。结果DCM组的BNP(605.00±231.71,
目的 探讨蜂毒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2HRZE/4HR方案抗痨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抗痨基础上,胸腔注入蜂毒注射液.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为63%,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吸收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蜂毒注射液在结核性胸膜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