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臆解】
水、气之类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自由地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事物之中,没有形质的东西能自由地出入于看似没有缝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顺道而为,不强作为于人是有益的。用行动去影响而不以空洞的言语去说教,顺道而行而不强作为于人的好处,普天之下很少有人懂得,更不用说达到那种境界了。
【评说】
庄子在《天道》里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产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可当今社会,执政者已经不可能行无为之治,这可以说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然而,心中不可不存无为之念,有所行动之前,宜反复权衡利弊,若估量弊近于利,则宁可不为。可惜的是,天下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升迁,总是太想有所作为,从不思量无为之益。至于“不言之教”,说来更是悲哀。居上位者总是要求百姓如何如何,可有几人自己能做到心口如一?曾经,为政者总是劝导天下人要多讲奉献精神,少追求物质享受,可是他们自己却从不讲奉献,总是计较个人的利益。我们的国家说是禁止卖淫嫖娼,也常实行所谓严打,可是,那些娱乐场有几家没有政府官员或执法者作后台?官员们有几人不是拿政府的钱去买享受?娱乐界那些当红女星,有几人没被高官们包养?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再说教育界,教育者常拿些不合时宜的大道理来教育学生,拿所谓圣人理想来约束年轻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行为,可又有多少人自己能够身体力行?在广州地铁里,一位年轻教师就与一位退休人员为一座位而大打出手,最后两人均是伤痕累累,血流满面,那场面多血腥!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臆解】
名誉与生命,哪样更值得人去爱惜?生命与财物,哪样更值得人去珍重?获得与丧失,哪样于人更为不利?过分珍爱某样东西,必定会有相应的巨大付出;过多地占有某样东西,必定会在别的方面有更多的损失。所以说,知道满足,懂得绝利去欲,而身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不贪财利而累身,则身无危殆,这于人是长寿永生之道,于国是长治久安之策。
【评说】
关于名与身的问题,历来是见仁见智,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奉行明哲保身的哲学。其实这两者都有道理,我们不可片面地否定保命的生存哲学,关键是要注意一个度。一个人过分惜名,走向了极端,其危害可能有甚于惜生。如何待物,应该说道理大家都懂,古语就有言:“良田万顷,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西方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我们需要得越少,我们越近似于神。”说到底,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不可能为人所长久拥有,纵然家财万贯,一个人到底能享用多少?就算富可敌国,沈万三还不是被流放而亡?想开了,我们便会知道,简单生活中有更多的幸福,简单生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只是回到现实中,很多人就容易犯糊涂,根本不明白一点:人的占有欲总是与物而俱增,没有止境的追求,带不来真正的幸福。时下,国人只知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们为生活所迫,为钱劳苦奔波,结果牺牲了亲情,让家中的老人孩子备受孤独的煎熬。处于社会上层的官员们,对于权力的占有没有止境,不惜出卖良心,败毁维持社会秩序的起码道义,结果导致官民矛盾深重。富人们心里眼里只有利益,只有金钱,任私欲无限膨胀,甚至不惜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此作为,国人哪有幸福可言?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臆解】
无论品行多么高洁的人似乎都有缺陷,正如再完美的器物似乎都留有遗憾,可是它使用起来却不显残破;再圆满的事物似乎总有不足,可是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直道而行者随物就性,因势而为,德近枉屈;技巧最高超的工匠,因自然而成器,不刻意伪饰,近似迂拙;善于辩论的人,贵言而不妄语,貌似木讷。躁动可以驱寒,守静可以除热,清心方能寡欲,宁静可以致远,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
【评说】
庄子在《达生》篇里记载了一个名叫梓庆的鲁国木工:“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他制出的物品“见者惊犹鬼神”,心得便是“以天合天”,即融人的纯真本性于木料的自然天性之中。其实,人生万事何不如此?因势而行则常能成就。而世人常追求完美,稍有不如意者便痛心疾首,可世上哪有绝对的完美?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求全责备,那么就总会有烦恼。幸福的关键在于调适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正如技艺高超的工匠,因物之自然而制作。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臆解】
整个社会秩序良好,运行有序,合乎天地正道,则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就都转而赶着战马治理农田;社会纲纪败坏,背天地正道而驰,则天下动荡不安,怀孕的母马都会被驱赶上战场在野外生产马驹。没有什么罪恶比认可并放纵欲望更大的了,没有什么灾祸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没有什么过错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只有人的内心感觉到满足,那才是真正持久的富足。 【评说】
战争的起因便在于人类不知满足的本性。俗话有言:“人心不满百,做了皇帝想外国。”然而,争夺生存空间却又是自然中所有生物的共性,非人类所独有,比如虎狼各有领地,动物之间总是弱肉强食,草木都有对阳光雨露的需求。生长在丛林中的树,只有向高处伸长才能生存,故而常有笔直的干;公路两侧的树木,则总是向路的中间伸出枝桠,最后多半弯曲了主干。如此想来,欲人类从此无战事,难啊。或者还可以这么认为吧,天下有战争,其实也合乎自然之道。老子祈求天下永远太平,人民皆安居乐业,那本身便违背了自然之道,所以他的主张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了。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未来若干世纪内,战争还会伴随着人类前行的步伐不断升级,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因为战争而自我毁灭。当然,人类总会有抑制战争的办法,根本就在于人类对于战争危害的充分认识,在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全世界各民族基本实现大同。只是,我们人类能否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尚是一个未知数。也许,那一天将要到来时,地球就要毁灭也未可知。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臆解】
人们认知世界,不必什么都要亲身经历,明白了道的运动规律,那么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大事;不用观察窗外,就能预知天体的运行。一个人走得越远,见得越多,迷惑于物质世界而心神不宁,对于道的认知就越少了。所以,圣人不必走出去,就能用心去感知天下万事万物;不必亲眼目睹,就能明察秋毫,说出是非之理;不必费心劳神去思虑如何作为,就能顺其自然地成就功业。
【评说】
在这里,老子特别强调心对于世界的感知作用,确有可取之处。世间有无穷的事物,有无尽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亲历亲为,这就只有经由已经掌握的规律,运用思虑而以近知远并由己及人了。比如将己心比人心,可以看出他人行事的意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可以理解他人的行事方式;鉴古以观今,可以预测天下大势。比如诸葛亮身居隆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可以为刘备指明发展的方向。虽然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客观环境与个人能力问题)没能一统天下,但他的预见能力确实值得肯定。对于老子的观点,王弼这样解释:“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这是切合老子原意的解读。有人据此以为老子反对实践,那其实是一种误解,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惘”的话,强调“思”的重要性。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实践,或者总在读书在求知,但能否形成自己的思想,是否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则是另一说。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臆解】
人潜心向学,与知识一同日渐增多的还有情欲与文饰;如果能追寻大道,则能使人变得淳朴自然,不尚文饰,情欲也就一天天减少。减少到最后,便能达到无欲无为的境界。人若无私欲,无意于为名利而作为,那么无论他做什么,就没有干不好的。要治理好天下,最要紧的是不瞎折腾,让百姓各安生计,则天下自然富足;如果人主好作为,政教烦琐,百姓不能安心于生计,那是没有办法治理好天下的。
【评说】
用异化论来解说这一章应该是恰当的。随着知识的增多,人们内心的欲望也在膨胀,开始总是自认为了不起,以为无所不能,可以大展宏图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常是利令智昏而胡作非为。此时的浅薄知识,倒成了害人之物。如果人的学识与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能透彻地理解道的精髓,不狂妄地以为人定胜天,不执着于名利事业,从而依道自然行事,结果倒是可以有所成就。人主治理天下也一样,奉行无为之治,反而可以使天下富足;越想有所作为,结果常是劳民伤财,让天下不得安宁。商纣王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他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于是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的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客观评价,帝辛可谓有为之君。然而,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还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加上年年征战,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的防范,最后失国。这是因有为而无为的典型例证。与商纣王相同,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个人能力超强者,他们最终失去天下,无不与大兴土木,致使百姓疲于奔命有关。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教训。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臆解】
圣人不以自己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决断天下事,总是把百姓的意愿视为自己的意愿。品行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品行不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才是善良之德;讲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权且相信他,这才是诚信之德。圣人虽说是拥有天下,高高在上,却总是若有所惧,富贵而不敢骄奢;虽说是治理天下,却不敢有自己的主张,只是顺从百姓的意愿而作为。百姓总是瞩目于圣人的一言一行,圣人则爱念百姓,视天下百姓如孩婴赤子。
【评说】
“以百姓心为心”,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这样的人也必将深得百姓的拥戴,并最终造福社会。而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政党,老是想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百姓,无论其出发点如何,我相信那终是不能赢得民心的支持,不可能引领民众走向富裕,不可能让国家变得强大。任何一个国家,制定治国政策必须考虑天下人的共同利益,有所举动之前,最好是保持“怵怵焉”的态度,冷静思虑反复论证,万不可想当然以为可以造福天下就盲目施行。曾经的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最终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结果是全国人民的生活遭遇了极端的困难。1960年前后,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且主要是因为饿死。很多学者认为那期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这是何等惨痛的教训!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在1957年的基础上番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大炼钢铁。炼钢需要铁矿,铁矿不足,就号召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铁矿,下河淘铁砂,致使粮食产量大减。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疙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焦炭等燃料不足,人们只好上山伐林,砍光了一座又一座青山,无数千年古木毁于一旦!所有这些,劳民姑且不说,对自然的破坏有多大?日后的很多天灾无不与之有关!那时很多地方干部的作为,简直是惨无人性,虽然光子没有亲历,但常听父辈们讲起。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臆解】
水、气之类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自由地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事物之中,没有形质的东西能自由地出入于看似没有缝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顺道而为,不强作为于人是有益的。用行动去影响而不以空洞的言语去说教,顺道而行而不强作为于人的好处,普天之下很少有人懂得,更不用说达到那种境界了。
【评说】
庄子在《天道》里说:“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产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可当今社会,执政者已经不可能行无为之治,这可以说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然而,心中不可不存无为之念,有所行动之前,宜反复权衡利弊,若估量弊近于利,则宁可不为。可惜的是,天下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升迁,总是太想有所作为,从不思量无为之益。至于“不言之教”,说来更是悲哀。居上位者总是要求百姓如何如何,可有几人自己能做到心口如一?曾经,为政者总是劝导天下人要多讲奉献精神,少追求物质享受,可是他们自己却从不讲奉献,总是计较个人的利益。我们的国家说是禁止卖淫嫖娼,也常实行所谓严打,可是,那些娱乐场有几家没有政府官员或执法者作后台?官员们有几人不是拿政府的钱去买享受?娱乐界那些当红女星,有几人没被高官们包养?这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再说教育界,教育者常拿些不合时宜的大道理来教育学生,拿所谓圣人理想来约束年轻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行为,可又有多少人自己能够身体力行?在广州地铁里,一位年轻教师就与一位退休人员为一座位而大打出手,最后两人均是伤痕累累,血流满面,那场面多血腥!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臆解】
名誉与生命,哪样更值得人去爱惜?生命与财物,哪样更值得人去珍重?获得与丧失,哪样于人更为不利?过分珍爱某样东西,必定会有相应的巨大付出;过多地占有某样东西,必定会在别的方面有更多的损失。所以说,知道满足,懂得绝利去欲,而身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不贪财利而累身,则身无危殆,这于人是长寿永生之道,于国是长治久安之策。
【评说】
关于名与身的问题,历来是见仁见智,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奉行明哲保身的哲学。其实这两者都有道理,我们不可片面地否定保命的生存哲学,关键是要注意一个度。一个人过分惜名,走向了极端,其危害可能有甚于惜生。如何待物,应该说道理大家都懂,古语就有言:“良田万顷,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西方哲人苏格拉底也说过:“我们需要得越少,我们越近似于神。”说到底,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不可能为人所长久拥有,纵然家财万贯,一个人到底能享用多少?就算富可敌国,沈万三还不是被流放而亡?想开了,我们便会知道,简单生活中有更多的幸福,简单生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只是回到现实中,很多人就容易犯糊涂,根本不明白一点:人的占有欲总是与物而俱增,没有止境的追求,带不来真正的幸福。时下,国人只知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们为生活所迫,为钱劳苦奔波,结果牺牲了亲情,让家中的老人孩子备受孤独的煎熬。处于社会上层的官员们,对于权力的占有没有止境,不惜出卖良心,败毁维持社会秩序的起码道义,结果导致官民矛盾深重。富人们心里眼里只有利益,只有金钱,任私欲无限膨胀,甚至不惜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此作为,国人哪有幸福可言?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臆解】
无论品行多么高洁的人似乎都有缺陷,正如再完美的器物似乎都留有遗憾,可是它使用起来却不显残破;再圆满的事物似乎总有不足,可是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直道而行者随物就性,因势而为,德近枉屈;技巧最高超的工匠,因自然而成器,不刻意伪饰,近似迂拙;善于辩论的人,贵言而不妄语,貌似木讷。躁动可以驱寒,守静可以除热,清心方能寡欲,宁静可以致远,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
【评说】
庄子在《达生》篇里记载了一个名叫梓庆的鲁国木工:“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他制出的物品“见者惊犹鬼神”,心得便是“以天合天”,即融人的纯真本性于木料的自然天性之中。其实,人生万事何不如此?因势而行则常能成就。而世人常追求完美,稍有不如意者便痛心疾首,可世上哪有绝对的完美?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求全责备,那么就总会有烦恼。幸福的关键在于调适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正如技艺高超的工匠,因物之自然而制作。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臆解】
整个社会秩序良好,运行有序,合乎天地正道,则天下太平无事,百姓就都转而赶着战马治理农田;社会纲纪败坏,背天地正道而驰,则天下动荡不安,怀孕的母马都会被驱赶上战场在野外生产马驹。没有什么罪恶比认可并放纵欲望更大的了,没有什么灾祸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没有什么过错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只有人的内心感觉到满足,那才是真正持久的富足。 【评说】
战争的起因便在于人类不知满足的本性。俗话有言:“人心不满百,做了皇帝想外国。”然而,争夺生存空间却又是自然中所有生物的共性,非人类所独有,比如虎狼各有领地,动物之间总是弱肉强食,草木都有对阳光雨露的需求。生长在丛林中的树,只有向高处伸长才能生存,故而常有笔直的干;公路两侧的树木,则总是向路的中间伸出枝桠,最后多半弯曲了主干。如此想来,欲人类从此无战事,难啊。或者还可以这么认为吧,天下有战争,其实也合乎自然之道。老子祈求天下永远太平,人民皆安居乐业,那本身便违背了自然之道,所以他的主张也就不可能完全实现了。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未来若干世纪内,战争还会伴随着人类前行的步伐不断升级,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因为战争而自我毁灭。当然,人类总会有抑制战争的办法,根本就在于人类对于战争危害的充分认识,在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全世界各民族基本实现大同。只是,我们人类能否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尚是一个未知数。也许,那一天将要到来时,地球就要毁灭也未可知。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臆解】
人们认知世界,不必什么都要亲身经历,明白了道的运动规律,那么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大事;不用观察窗外,就能预知天体的运行。一个人走得越远,见得越多,迷惑于物质世界而心神不宁,对于道的认知就越少了。所以,圣人不必走出去,就能用心去感知天下万事万物;不必亲眼目睹,就能明察秋毫,说出是非之理;不必费心劳神去思虑如何作为,就能顺其自然地成就功业。
【评说】
在这里,老子特别强调心对于世界的感知作用,确有可取之处。世间有无穷的事物,有无尽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亲历亲为,这就只有经由已经掌握的规律,运用思虑而以近知远并由己及人了。比如将己心比人心,可以看出他人行事的意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可以理解他人的行事方式;鉴古以观今,可以预测天下大势。比如诸葛亮身居隆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可以为刘备指明发展的方向。虽然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客观环境与个人能力问题)没能一统天下,但他的预见能力确实值得肯定。对于老子的观点,王弼这样解释:“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这是切合老子原意的解读。有人据此以为老子反对实践,那其实是一种误解,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惘”的话,强调“思”的重要性。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实践,或者总在读书在求知,但能否形成自己的思想,是否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则是另一说。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臆解】
人潜心向学,与知识一同日渐增多的还有情欲与文饰;如果能追寻大道,则能使人变得淳朴自然,不尚文饰,情欲也就一天天减少。减少到最后,便能达到无欲无为的境界。人若无私欲,无意于为名利而作为,那么无论他做什么,就没有干不好的。要治理好天下,最要紧的是不瞎折腾,让百姓各安生计,则天下自然富足;如果人主好作为,政教烦琐,百姓不能安心于生计,那是没有办法治理好天下的。
【评说】
用异化论来解说这一章应该是恰当的。随着知识的增多,人们内心的欲望也在膨胀,开始总是自认为了不起,以为无所不能,可以大展宏图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常是利令智昏而胡作非为。此时的浅薄知识,倒成了害人之物。如果人的学识与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能透彻地理解道的精髓,不狂妄地以为人定胜天,不执着于名利事业,从而依道自然行事,结果倒是可以有所成就。人主治理天下也一样,奉行无为之治,反而可以使天下富足;越想有所作为,结果常是劳民伤财,让天下不得安宁。商纣王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他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于是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的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客观评价,帝辛可谓有为之君。然而,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还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加上年年征战,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的防范,最后失国。这是因有为而无为的典型例证。与商纣王相同,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个人能力超强者,他们最终失去天下,无不与大兴土木,致使百姓疲于奔命有关。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教训。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臆解】
圣人不以自己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决断天下事,总是把百姓的意愿视为自己的意愿。品行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品行不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才是善良之德;讲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权且相信他,这才是诚信之德。圣人虽说是拥有天下,高高在上,却总是若有所惧,富贵而不敢骄奢;虽说是治理天下,却不敢有自己的主张,只是顺从百姓的意愿而作为。百姓总是瞩目于圣人的一言一行,圣人则爱念百姓,视天下百姓如孩婴赤子。
【评说】
“以百姓心为心”,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这样的人也必将深得百姓的拥戴,并最终造福社会。而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政党,老是想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百姓,无论其出发点如何,我相信那终是不能赢得民心的支持,不可能引领民众走向富裕,不可能让国家变得强大。任何一个国家,制定治国政策必须考虑天下人的共同利益,有所举动之前,最好是保持“怵怵焉”的态度,冷静思虑反复论证,万不可想当然以为可以造福天下就盲目施行。曾经的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最终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结果是全国人民的生活遭遇了极端的困难。1960年前后,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且主要是因为饿死。很多学者认为那期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这是何等惨痛的教训!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在1957年的基础上番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大炼钢铁。炼钢需要铁矿,铁矿不足,就号召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铁矿,下河淘铁砂,致使粮食产量大减。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疙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焦炭等燃料不足,人们只好上山伐林,砍光了一座又一座青山,无数千年古木毁于一旦!所有这些,劳民姑且不说,对自然的破坏有多大?日后的很多天灾无不与之有关!那时很多地方干部的作为,简直是惨无人性,虽然光子没有亲历,但常听父辈们讲起。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