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崔维新故居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维新居住的窑洞


崔维新院南窑

  一次极为偶然的机缘,有幸拜会了一处并不为多数外人知晓的名人故居。
  据《平顺县志·民国卷》记载,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平顺历经恢复立县、废县、重又复置的过程。此事件之始末,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崔维新。崔维新(1859—1922),字子焕,号东皋,今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享禄最村人。“清末廪贡,性情倜傥,有不可一世之概,经史兼邃,胆识并尤,回复县治经营最力,为第二届县议会议长”。疑文中“回复”应为“恢复”。
  设无此公,历史也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呈现。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名士。生于山环水绕、鱼鳖成群的漳河岸边,名唤香炉嘴的小山村里。
  过去村民在河对岸地里劳作,不经意问的观望,竟然发现村子极似一座香炉,台地里长有三颗茂盛的穿天杨树,恰如三炷高香。香炉乃一方圣物,承人间烟火,籍神灵意志,寓意极佳,古人遂将村名确定为“香炉嘴”。几孔窑洞,数间民房点缀其间,背后则是黛青色的太行东山屏障,灵山秀水之畔,情景倒有几分“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意况味。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期盼上苍眷顾,祖先保佑,能有个好收成,子女有出息,也就知足了。
  村民主要为崔姓一族,清乾隆初年从崔家庄移至本村,看中的就是此处一洼沃土。世代辛劳的崔氏先祖,靠汗水生生打造出一层层梯田,券起一孔孔窑洞。尤为注重家风传承,注重文化教育。繁衍至今,已逾八代。民国初年本族出了位县议会议长,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大事,便将村名易为“享禄最”三字,发音仍相同,前者以形取名,后者则植入了更多人文期盼、感激,两者皆备极为美好的寓意联想。
  话说光绪年间初春时节,漳河沿岸已是桃杏花开,柳絮纷飞,灰雀衔枝,百草返青。河水中时不时冒出几只移动的小点点,原来是成群的小野鸭在觅食,微风拂面,春风无限,让人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惬意。远处走来一位青年,中等身材偏瘦,上身着灰色罗衣,外罩短褂,下身著青黑色短袍,黑皂靴。其五官轮廓俊朗,鼻梁微挺,目光深邃如炬,面色红润,下巴方折有力,一头乌黑长辫垂于脑后,少年老成,满腹诗书,挥斥方遒,志得意满。来者正是崔维新,骑驴携族叔挑书上京参加春闱科考。二人有说有笑,对前路充满了未知与向往。行至潞城南街一窄巷,族叔正走在前面,忽然对面急匆匆过来一群人拥着一顶轿子,躲闪不及的族叔直接被撞倒在地。不等理论,对方一群人已仗势拳脚相加。路人与看热闹的人蜂拥而至,将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崔维新被人流涌到了圈外。他没有冲动,索性拴好驴,抿上一锅烟,且观且抽且思。围观的人们指指点点使得逞凶之人也有所顾忌,甩出几句狠话,遣散人群扬长而去。族叔浑身是土满脸是血,一个劲地埋怨为何不上前帮忙,让他受这等冤气。维新不语,赶紧帮他打打身上的灰土,在附近找个药店清洗包扎。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人始料不及,为此次行程蒙上一层灰色的不快。
  听一位甩饼店老板讲,凶手是城南一毛不拔的张员外府上人。只要人没事就快走吧,惹不起啊。崔维新想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人证物证俱在,王法何在?当即根据实情书写一纸诉状,没有去县衙而是直奔张府。因他已是秀才身份,虽无实职,却已是身有功名之人,到张府直接面见张员外本人,逐将事情原委详加陈述,并拿出诉状,直言自己要进京赶考,如若处理不力,定将此事上诉至京城,到时候罪责可就不好说了。义正辞严,凛然怒目。此时的张员外早已不再飞扬跋扈,一个劲地擦汗,心想遇上茬口了,没辙!便说,崔先生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最后双方达成私了协议,由张员外赔付族叔医疗、保养、误工等费用共计纹银十二两,张贴告示承认所犯罪过,由打人凶手于告示前面当众逐字检读,并负责派车把伤者送回老家。
  待事毕之后,崔维新独自一人骑驴去往京城方向。他智斗张员外一事被当地人一时传为佳话。
  民国时期,平顺的两次复县,均有崔维新的奔走、呼吁之功。他担任议会议长期间,兴学助教,兴修水利,革除陋俗,化解纠纷,主持公道(曾親自调查审理,阳高田家武举一案),教化乡民,提倡孝俭等,社会面貌呈一时之新风,深深赢得百姓的拥护称赞。
  崔维新后人现仍居住在老院里,同时期弟兄崔易新、崔更新院系清代建筑遗存,共四座院落。拾阶而上,岸边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针刺灌木,现已长成碗口般粗的树状,枝子枝孙也有胳膊粗细,印证了数百年来的沧桑变迁。沿着岸边的是锻做精细的长条四方青石护栏,宽约四十厘米,厚约十多厘米,有的条石竟长达五米多,平整如镜。顺着石径延伸向南约有六七十米远,坐在上面乘凉吃饭,一举两得。随处散落的碾磙、磨盘诉说着曾经的丰盈与富足。


崔维新待客的屋子

  故居门楼约有五米高,土坯结构,樨头雕刻简单,甚至都有些寒酸,与普通百姓民房庶无差别,怎么看也不像官宅。我稍稍有些失望,一时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唯一不同的是门壁左右两侧嵌有一幅石刻对联,锻磨精细,书写有力,刻工上乘,显得尤为抢眼:“退让神机真进取,痴愚妙处至聪明。”其中“明”字用目旁“明”。读来与郑板桥的“聪明难糊涂更难”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大门口右边叠放着两块八十厘米见方,有特定造型且锻做细密的青石块,曾为一副分置左右两侧的斗杆,寓意步步高升。东侧还立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家训碑一通。   院落呈日字型二进院,均为二裹三,典型的清中后期建筑式样。院子不大,小巧而清秀,依然是一派旧日时光的凝聚、定格。地面用砖石硬化,砖已风化残缺,院石被磨得溜光圆润。房屋不高,青石作基,土坯作壁,灰瓦顶,木栅拱窗,一株瘦梨长在二门左角边,枝叶婆娑,光影斑驳,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时空画卷当中,透出一股超脱自信的气场。不用繁缛的装饰去显示财力,不用冷峻高大的形制来彰显身份,而就像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一样,极具亲和力,仿佛回到自己家里一般,有德之人靠的是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奢华铺陈,堪比陶公之草庐。
  后院是三孔石券窑洞,背依土崖,两个石刻外方内八棱形窗户,给石窑平添些许活泼灵秀气息。门上方镶刻有一块打磨更加精细的石匾,一整块青石,阴刻手法,行楷字体,字大约四十厘米左右,敦方遒劲,气势磅礴。“是亦为政”四字,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帷孝,友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门框左右角刻有两方小字“无逸”,出自《尚书》“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一股悠悠古风士人风尚迎面而至,折射出强烈的耕读廉孝精神,担当作为意识。与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思想尤为相近。
  一位生逢末世,自强自省,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渐渐在我脑中浮现,这时才相信此处确为一处官邸。
  窑内方砖铺地干净整洁,顶部是一个大大的拱圈,进深约五米有余,高近五米,宽约四米左右,靠左边墙壁有一小拱券,连通另外一孑L窑,形成少见的里外间,里面窑洞过去曾有暗格密室,可通往后面山坡,应为以备不时之需。
  南面窑洞石联为“渡世方针帷道德,传家彝鼎在诗书”。窑脸石匾被文革时期抹上白灰,毛笔书写“为民服务”四字,原为三字,中间隐约露出一“善”字。仍属“五常”之范畴,寄予后生晚辈读书、修德。这些道理放至现在仍不为过。此窑洞前面一座泥坯瓦房曾作为崔维新日常待客、处理政务之所。在特殊年代,对外他散尽家财帮助乡邻,造福百姓,见义勇为,口碑较好,威望甚高。对内孝敬父母,帮助兄弟姊妹,督促子侄读书,家庭和睦,家风和畅。应该剩余财产不多,庆幸老院仍为嫡系子孙居有,其政治眼光、判断与远见亦非常人所能及,着实令人佩服。
  又看了相邻的几所院落,均低调而朴实,既无雕梁画栋般的华丽,也无深宅大院般的迷离,普通之中深藏睿智,凡俗之中蕴涵哲理。可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主人深得隐忍之道,不忘本,不忘形,不张扬,知进退。
  走出故居,来到崔家祠堂前,遗构为清代建筑式样。屋子面阔三间,前出檐,木结构门窗前脸,褪色的彩绘梁架,简洁的木刻纹样,同民居相比已算奢华,一处静穆崇高之地。两根廊柱为通高四米多的方形青石楹联石刻,上书“念先代我祖宗无非艰难创业,愿后世尔子孙都学忠孝完人”。祠堂除供奉祖先牌位外,对后世子孙的教化,以及优良家风的传承,品德人格的塑造等功能亦十分突出。不然也不会将这些深刻的理念勒进石头,相比之下赠与子孙道理甚至比留与钱财更加受用。
  祠堂南邊是关帝庙,昭示子孙做人定要讲究信义。再往前面是龙王庙,建筑规格较其他更加讲究,装饰也异常华丽,说明雨对于农耕而言其意义重大。距故居东八百米的地方就是崔维新的墓地,高大的墓碑上镌刻着他荣光而富有建树的一生。
  崔氏民居清晰保留了几百年来人们对农耕信仰、祖先崇拜、忠孝勤俭、家风训诫、诗书礼仪、正义仁爱等等生动详实的传统社会家孝文化精神脉络,一条十分完整清晰的实物链条构架,实谓珍贵而不可多得。
  此访,彻底颠覆了我对建筑必然反映主人身份的认同,貌可媚人,相易惑人。表面看建筑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其工艺水平,营造规格,却往往忽略了建筑内在的文化、精神、道德、品格、信义等相关属性的传达,那么崔氏民居便是最好的注解。险些造成错误解读,否则真是罪莫大焉!
  虽为官宅居然如此简朴,且匠心独运,标榜什么,告诫什么,倡导什么,追求什么,主人对后世子孙的期望全都历历在目,已超越了建筑本身单一的居住功能,成为更具精神内涵特指的载体。
其他文献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阅读了《中国人史纲》,特别是详细阅读了宋朝那些事儿,为之感慨,耳目一新,于是重读,仿佛那些历史还在演绎一种新的境界,令人难以忘怀。  宋分为北南两宋,历时3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不短不长的朝代。从立国开始就处在辽、金、西夏强邻压境的窘境中,但有意义的是它采取了一项崇文抑武、作养士气的基本国策,皇帝与士大夫(文人)共
期刊
陈石林  12月26日,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回想起我为他老人家制作标准像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前,在“南京国际艺术人像摄影公司”工作的我,被公司派到香港工作,其间有幸结识了欧阳予倩、夏衍等人,从他们那里受到很多教益。新中国成立后,当我得知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和港澳地区的科技人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用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时,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于1950年夏回到内地,进入北
期刊
“天涯棋客”江铸久  记得2003年4月,中国围棋界曾发生一件令国人传诵的新鲜事:美籍华人、美国职业围棋协会会长江铸久九段,以1元钱的“商借费”加盟山西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围棋乙级联赛。  此事的意义并不在于比赛的输赢,而在于它体现出一个美籍华人棋手的崇高棋德和对故土的深情厚爱。山西省体育局的领导说:“优秀运动员不忘家乡,从海外归来代表家乡参赛,是棋手的高尚棋德。江铸久作为山西培养出来的棋手,
期刊
山西省的去台人员不少。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和子女后来离开宝岛台湾,到外国发展(赴美国的居多),身份变成华侨、华人。老一代的思乡情结是与日俱增,至死也难以割舍的;第二代很多人也心系桑梓,时刻不忘自己是山西人,尽管不少人并不在山西出生。美籍华人袁振胜先生,就是一个时刻也不忘自己是山西人的去台人员第二代。  1953年,袁振胜出生于台湾一个山西人的家庭。父亲是汾阳人,知识分子,二战时期到西南联大念书,攻读土
期刊
阎锡山办山西省军事政治学校这段历史确实存在,拙著《往旅寻踪》这本书里就曾提及(见2013年8月三晋出版社),但未见其他书报刊载,网海茫茫,也无踪影。今撰此文,求教于诸先达及当年同窗。阎锡山爱办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其政务最数教育事业搞得好,曾被国民政府评为模范省。阎从辛亥革命办陆军小学堂开始,直至他逃往台湾前,并没有停止过办学。他最重师生之谊,爱当校长,许多将领都是他
期刊
中国的戏曲文化以源远流长闻名世界,而在中国有关戏曲流传中,很多地方都把唐玄宗李隆基奉为戏剧鼻祖。据历史记载,李隆基在戏曲上的造诣得益于潞州。因为,他当年在潞州任过别驾。有史记载,唐玄宗为别驾倡德政之外,常与潞州名人學士饮酒赋诗,吟歌起舞。诗云:“宫里府外灯连影,街头巷尾笙和歌。夜阑霜起归者少,陌路相逢醉者多。”当时,唐玄宗在上党倡戏曲、好歌舞由此可见一斑。而上党梆子则是潞州戏曲的主打品牌。  因潞
期刊
明清以来,晋商在商场称雄五百年,华夏各地,远至俄蒙、东瀛,都有晋商足迹。晋商之所以能称雄五百年不倒,除了秉承诚信笃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外,更有一套严格的商规商约在约束着每一个山西商人,“标期”制度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经营制度之一。  晋商标期是指明清到民国时期,山西商人在商业贸易中进行清偿债务、现银结算的规定期限。标期是降低赊销风险的一种优秀制度,过去晋商对信誉看得比生命也重,行内信誉好,卖家就敢把东
期刊
侵华日军战后“残留”是个重要的事件,它发生在我们山西省。日本战败后,军国主义势力通过与阎锡山“合谋”,以“编入山西军的残留军事体制”,保留武装部队,“残留”在中国大陆。日军“残留”后继续制造战祸,与阎锡山部队配合对解放军作战,在山西解放战争中被彻底消灭。这段历史是山西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中不应缺笔的内容,也关涉对历史人物阎锡山的评价。  几年前就看到过《残留》一书作者孔繁芝主编的《二战后侵华日军
期刊
《三里湾》  漫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变迁史的长廊里,山西省平顺县的川底村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记。这个印记的留下,源于她在中国土地经营变迁中曾经的显赫身份——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源地。今天,当我们走进这个太行山的小山村,感受自1951年以来她所经历的风雨激越和岁月沧桑时,顿感思绪绵绵,思索不断。这思绪,是对一代代钟情于土地的人們的缅怀;这思索,是对中国土地经营模式引发的探寻和思考。  川底村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勤政、廉洁、爱民,被朝廷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者,仅有二人,其中之一,就是明代历事三朝的工部尚书程启南(另一人为清代总督兼兵部尚书于成龙)。  程启南(1562—1650),字开之,号凤庵。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生于山西上党武乡县信义村。有史志记载,程启南一生“性刚果,多大略,博学工文”。他做事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循公奉职,经常为民请命。他不谄权贵,气节凛然,为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