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指和所指角度浅析余华《活着》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的符号系统,它们之间的错位背离构成文本张力,从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而余华的《活着》便是通过语言符号中二者的三层关系,以一种看似单纯却充满象征、隐喻的手法来寄托对现实的思考,向读者诠释了何为活着的意义。
  关键词:余华;符号学;隐喻
  一、能指和所指的内涵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概念,即能指和所指。他认为语言意义来源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能指表现为声音或者形象,即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则是由该声音和形象在人心理所产生的概念,即符号的内容。而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学符号的概念,拓展了能指和所指的含义。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是完全相等的关系,而罗兰·巴特则认为符号有两个层次的表意系统,索绪尔提出的二者相等关系只是符号表意的第一个层次,称为所指意义,当第一层次的符号又作为第二层表意系统的能指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所指,为内涵意义。而文学之所以可以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恰是因为第二层表意系统——内涵意义。
  二.二指多义下的文本内涵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漫长一生中面对亲人接连离去,最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之相依为命的故事。小说原文虽也较长,可福贵这一生风风雨雨几十年,以上寥寥几笔便可全部概括。论文选取最后一章苦根死后的内容进行文本细读。在这部分中福贵的一生已经趋于平静,看不到波澜,情感上冷静和情节的平缓更适合拿出研究其文本语言。
  罗兰·巴特认为,文学同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语言符号中的能指和所指是相等关系,而文学文本是对等关系。一个词语作为一个单纯的语言符号时,它的形象和概念是完全一对一的相等关系,但它作为一个文学符号时,它便具有了象征意义,能指和所指会产生背离和错位,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加具有象征性和哲理性。而在具有虚构性质的叙事文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颇为复杂,主要包括四种情况:能指约等于所指,能指大于所指,能指小于所指,能指不等于所指。第一种情况“能指约等于所指”在叙事文中较为普遍,其表达方式与读者常识十分接近,不做过多讨论,将重点分析后三种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能指大于所指”指一个能指对应多个所指,换言之就是能指可以产生多重所指。罗兰巴特表示这种方法依靠切断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惯常、固定、单一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语音、语词、语句、语段、语篇还是整个文本都可以作为能指,通过切断能指与固定所指的联系,重新组编能指与所指的联系,造成能指与所指的张力,增加所指的厚度。
  从小说《活着》选取的文本中,多次出现了“钱”这个词,无论是最初所说的年轻时“靠着祖上的钱风光了一阵子”的“钱”,还是之后“凑够了买牛的钱”,“揣在怀里的钱”,到最后买牛时的“给钱”,“数钱”。“钱”的概念充斥在小说每个角落。G·里在奇曾将语言的意义现象分为七种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即通常所说的词的直接指示意义或本义,这是人的知识信息内容的基本单元。因此分析一个词汇,应当看看它的本义是什么。“钱”传统意义上指财富,以及用于等价交换的货币。但该词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能指符号时,意义就得到丰富。文本中,“钱”在福贵年青时期游手好闲的时候,它的意义为本义,是财富和货幣。但它作为“买牛的钱”和“揣在怀里的钱”时,就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些“钱”成为老人福贵用来构建自己未来美好日子的珍贵之物。在他想象的日子里,有他,有一头牛,彼此相伴,牛可以“帮自己干活”,可以“心里闷了说说话”,可以“牵着去水边吃草”。这里的“钱”寄托了老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期待。然而,“钱”出现在老人买牛“给钱”,“数钱”的时候其意义再一次发生变化。对于这笔钱的数量,小说中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在小说中,当老人买下牛的时候,那个杀牛男人笑嘻嘻的神情,和嘴里说着几个“合算,合算”,不难推测这笔钱的数额是可观的,超出老牛的价值,这显然违背了“钱”用于等价交换的本义。但实际上这里的“钱”确实已经超越它的本义,钱很值钱,但老牛比很值钱的钱还要值钱,此处的“钱”不再是财富,也不是老牛,而是生命,它象征生命的价值,生命是无价之宝。
  “能指小于所指”,简单而言 就是指一个所指可对应多个能指,多个能指全都说明或者象征某个特定的所指。文本中,叙述者“我”是一个局外人,是福贵人生的旁观者,而在这个游离在小说边缘的“我”却在文本的不同地方,用不同方式,以不同语言多次表现了福贵与老牛的相似。首先是小说中众人猜测福贵和老牛都活不过两三年,然后是村里人对于老人和老牛能活到今时今日的事实感到不可思议,调侃二人为“两个老不死”。再后来,老人给老牛起名字时,起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名字,都叫福贵,老人“左看右看觉得它像我”,直到“后来村里人也觉得像”,于是想来想去便给他起了一个和自己的一样的名字。小说里写两个人相依为命,一起偷懒,一起干活,直到最后在叙述者“我”的视线里,二者离开的身影都那样相似,“脚上都沾满了泥,走路的时候都微微晃动着身体”。文本中多处描写语作为多个能指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所指,老人与牛,既为知己,又为亲人。
  “能指不等于所指”表示叙述话语中言和意的对立,即所言非所意。在选定文本中,也蕴含着这种对立。小说中,叙述者多次提到无论是老人福贵,还是老牛,在众人,甚至在自己的眼中都命不久矣,会看牛的说“这牛活不过两三年了”,老人自己也想着“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也活不了那么久”。然而,小说中恰恰是他们两个活得最久。在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老人仍旧活着。在众人都嘲笑老人买了一头待宰老牛,一口咬定老牛活不过两三年的时候,老牛活了下去,在老人自己内心也认为自己活不过几年的时候,老人仍旧活了下来,。在从不间断的“死”的宣言之中,老人也好,老牛也罢,都一如既往的活着。死与活的对立,在或隐或现中贯穿了全文,小说结尾,内容上是开放的,我们不知道老人和老牛还会活多久,然在语言上庄严肃穆,颇有诗意,如圣经吟唱,天色渐晚,万物宁静,日子仍旧如同之前无数个日头一般运转,老人和他的老牛大概还会继续活着,好好活着,日复一日。
  众所周知,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意义的学问,即所有意义都是由符号表达,而文本是符号集合的有机体,也就是能指和所指集合的有机体,所以一个文本背后必然有情感和意义的流动,这也正是文学创作的意义之一。而余华借助这能指和所指的多层对应展开的文学张力,表达了一种关于生的哲学。
  三、结语
  小说《活着》中充满能指,这些能指超越了索绪尔所说的能指所指相等论,重建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和所指关系,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打破了语言的固定模式,展开文学张力,将活着的主题以更加开放自由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固于我执的太宰治曾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而写了活着的余华则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小说中的福贵和老牛是不同而又相似的两个个体,不同的是他们在生物学上的种类,相同的是他们对生的态度,生命无价,活着便是生存于世唯一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特.黄天源译.符号学原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2]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康健,女,1994年7月,山西晋中人,硕士学位,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欧美神话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本文主要从娱乐圈入手,通过对造星现象和明星效应的论述,具体阐释明星高收入低付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娱乐圈;人情社会;明星;  我们喜欢用各種各样的圈子来形容生活或是职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独立的圈子,每个人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小圈子,今天想粗浅谈一谈娱乐圈。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是讲关系的,娱乐圈更是一个讲关系的地方,用
期刊
摘 要: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成为了我们应对的首要问题。不少画家用他们手里的画笔,将这种对大自然的怜惜与对人们肆意破坏环境的感情进行一种宣泄来他们对于这种社会问题的反感与憎恶。全文以我创作的水污染主题作品为主线对风景创作进行方法论的探究。一明确选题;二背景资料和考察调研;三分析定位与创作目标;四创作实践;五总结。  关键词:选题调研草稿创作实践总结  明确选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
期刊
摘 要:海子作为当代诗歌史上一个坐标式的存在,有着与其他诗人截然不同的特质,他既与普通抒情诗人不为同流,也与前期优秀现代诗诗人有很大差异,而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相混淆,事实上悲观主义和悲剧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文学中的指向也是不同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的,而悲剧精神则是阳刚的,壮烈的,海子诗中所反映出的悲剧精神出现则代表了一个高度——怎么样去看待海子诗歌中的悲观主义和悲
期刊
摘 要:美国作家赛珍珠以自己曾在中国安徽与江苏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而享誉中美两国。在《大地三部曲》中,赛珍珠通过描绘王龙祖孙三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建构了赛珍珠式的独特的“中国形象”。由于作家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形象”既有其客观性,同时又存在作家集体无意识导致的局限性。  关键词:《大地三部曲》;异国形象;他者  关于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法国形象学
期刊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清朝李绿园所著的《歧路灯》是中国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围绕着主人公“误入歧途、不可自拔——倾尽家产、潦倒窘迫——浪子回头、功成名就的人生经历”,指出了父母、师长、朋友等在青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着重对其教育思想的当代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浪子回头;人物形象;教育思想;当代性  《歧路灯》的作者是河南的李绿园,成书大致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同时,是以正统
期刊
摘 要:在柳永创作的词中,热情地歌颂下层女子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也热情地歌颂肉体的欲望,他的大胆直率被时人和后来的道学家一致认为是“薄于操行”。而在今天看来,柳永对烟花女子的爱情描写,无疑是他身上最有光彩的地方。  关键词:柳永;词人与歌妓;女性关怀  柳永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自身也是才华横溢,本该入仕享禄,顺心遂意。却因流连于青楼娼妓之间,落得“薄于操行”(严
期刊
摘 要:青绿山水画色彩的问题,当下其发展陷入了传统与创新对立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有:一、认为传统的青绿山水色彩只存在于过去,并不适用于当下艺术创作。二、对随类赋彩观念存在误读,把它当作一个程式化的色彩模式。三、国外艺术思潮冲击,把西方的色彩理念作为参照。使得青绿山水画色彩已然失去其优势,其艺术特色更是被曲解,同化甚至异化。为此,深入的研究青绿山水画的色彩问题,对重拾青绿山水画色彩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价
期刊
四个不同的人生,串联起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一段宏大历史。  但这不是我想讲述的。想来奇怪,两个多小时的漫长时光中,无视震撼人心的镜头,无数令人痛彻心扉的故事令我热泪盈眶。但提笔时,浮现眼前的只是一个一晃而过的镜头:  西南之隅恰逢大雨不止,雨点敲打在联大简陋的校舍的铁皮顶上,嘈嘈切切正如散珠落玉盘。镜头略过泥巴和起的土墙,教室内原本正襟危坐的学子嘈杂而焦躁起来,交头接耳询问教授被暴雨湮没的讲课声。身
期刊
摘 要:音乐是在不同的社会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会对各个地方的音乐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我们每个人都会对音乐也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都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不一样。通过文化将音乐诠释出来,可以更好地增强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讨论了音乐和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音乐与文化;关系探究
期刊
摘 要:民法总则第二章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从法律规定来看,自然人的权利是终于死亡的,但是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虽然立法目的是从保护民族精神和国家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