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我国火炸药领域开拓者王泽山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8日,我国火炸药领域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聘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院士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泽山院士密切联系兵工火炸药领域相关企业,担任了多家兵工企业的专家、顾问,为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生产能力提升、火炸药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02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首台天线下线
2月,中国主导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SKA)首台天线(SKA-P)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SKA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天文设备,由全球多个国家出资建造。作为参与SKA项目的创始国之一,中国自2013年以来,与国际伙伴一起历时5年,通过国际大协作共同完成了SKA天线的研发工作。SKA项目是继热核聚变项目之后,中国参与的第二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科学工程。
03 “月官365”实验圆满完成
5月15日,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试验装置“月宫一号”开启舱门,“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月宫一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世界首个由“人一动物一植物一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其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人类在地外星球长期生存的关键技术。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历时370天,系统闭合程度达98%,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04 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获“时代楷模”称号
8月20日,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该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带领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作业过程中,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于9月14日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05 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
9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在上海下水,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船队并肩探极。该船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摸边探底、潜力评估”调查能力、艏艉双向破冰能力,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该船将装备国际先进的海洋环境和地球物理调查设备,可承担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和极地考察站部分物资运输任务,具备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能力,能够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油气、生物等调查。
06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
10月20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圆满完成水上首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AG600水上首飞成功是继运20、C919之后,我国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开启航空强国新时代。
07 中法合作的海洋卫星发射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月29日,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顆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中法两国元首互致贺信,两国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2018年,长征火箭发射首次进入“30+”,中国航天开放交流合作硕果纷呈:中意两国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入轨,中意两国元首互致贺电;风云二号H星定点东经79度赤道上空,有效覆盖中国全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印度洋和大多数非洲国家;中巴航天合作喜迎三十周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日益开放的中国航天正在为增进人类福祉、促进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08 以歼10B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亮相中国航展
11月6日~11日,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8家军工集团公司携国防科技工业前沿成果精彩亮相,以首次公开的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机为代表的多型武器装备引起广泛关注。歼10B验证机成功进行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航展开幕前,第9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珠海举办,多国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话合作。同日,国防科工局和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在珠海举办“合作·共赢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贸主题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军贸国际影响力。
09 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竣工验收
11月19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该工程验收通过,标志着我国铀浓缩离心机实现了升级换代,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铀浓缩整体技术水平、经济性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促进我国铀浓缩产业从“并跑”进入“局部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0 拆壁垒、去门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项目再减62%
12月,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印发了2018年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在2015年版基础上减少了62%,再次大幅降低军品市场准入门槛。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加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建设“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1月8日,我国火炸药领域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聘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院士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泽山院士密切联系兵工火炸药领域相关企业,担任了多家兵工企业的专家、顾问,为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生产能力提升、火炸药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02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首台天线下线
2月,中国主导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SKA)首台天线(SKA-P)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SKA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天文设备,由全球多个国家出资建造。作为参与SKA项目的创始国之一,中国自2013年以来,与国际伙伴一起历时5年,通过国际大协作共同完成了SKA天线的研发工作。SKA项目是继热核聚变项目之后,中国参与的第二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科学工程。
03 “月官365”实验圆满完成
5月15日,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试验装置“月宫一号”开启舱门,“月宫365”实验圆满成功。“月宫一号”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世界首个由“人一动物一植物一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其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人类在地外星球长期生存的关键技术。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历时370天,系统闭合程度达98%,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04 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获“时代楷模”称号
8月20日,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受台风影响出现重大险情,该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带领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作业过程中,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于9月14日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05 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下水
9月10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在上海下水,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船队并肩探极。该船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摸边探底、潜力评估”调查能力、艏艉双向破冰能力,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该船将装备国际先进的海洋环境和地球物理调查设备,可承担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和极地考察站部分物资运输任务,具备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能力,能够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油气、生物等调查。
06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
10月20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圆满完成水上首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AG600水上首飞成功是继运20、C919之后,我国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开启航空强国新时代。
07 中法合作的海洋卫星发射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月29日,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顆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中法两国元首互致贺信,两国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2018年,长征火箭发射首次进入“30+”,中国航天开放交流合作硕果纷呈:中意两国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入轨,中意两国元首互致贺电;风云二号H星定点东经79度赤道上空,有效覆盖中国全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印度洋和大多数非洲国家;中巴航天合作喜迎三十周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日益开放的中国航天正在为增进人类福祉、促进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08 以歼10B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亮相中国航展
11月6日~11日,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8家军工集团公司携国防科技工业前沿成果精彩亮相,以首次公开的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机为代表的多型武器装备引起广泛关注。歼10B验证机成功进行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航展开幕前,第9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珠海举办,多国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话合作。同日,国防科工局和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在珠海举办“合作·共赢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贸主题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军贸国际影响力。
09 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竣工验收
11月19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大型商用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该工程验收通过,标志着我国铀浓缩离心机实现了升级换代,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铀浓缩整体技术水平、经济性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促进我国铀浓缩产业从“并跑”进入“局部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0 拆壁垒、去门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项目再减62%
12月,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印发了2018年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在2015年版基础上减少了62%,再次大幅降低军品市场准入门槛。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加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建设“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