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清数字节目需求的增长,原有的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我国数字电视起步较晚,但是近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广播发射技术领域。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应用较好的几种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并简要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 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
1 前言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个必不可少的媒体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数字电视在数字文化传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海量数据的发射和传输过程中,相应技术并不十分完善,还需要科研人员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研究。
2 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分析
2.1 自適应预校正技术
数字电视自适应预校正技术最初是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射机中。该项技术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在数字电视启动的几分钟内,自动调整发射机的状态,达到最佳发射状态。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高功放元件,而高功放元件的响应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系统的不稳定度大大升高。与此同时,该项技术能够矫正由于发射机老化、周围温度变化和发射机自身原因导致的信号失调等故障,确保发射信号处于高质量水平,大大降低了发射机维护的成本。
2.2 多台发射机工作的台站
多台发射机台站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应用了N+1系统之后,该类型的台站建设成本明显降低。N+1技术的核心是在信号编辑和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发射机故障,另外的备用发射机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替代故障机器。传统的发射机台站中每台发射机都需要进行数据存储,但是在N+1系统中,使用单独的一台设备完成数据的存储,其余的发射机就可以降低数据存储带来的程序。采用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电源和放大器不稳定冗余导致的设备可靠性降低,对于使用了双激励器自动倒换技术的N+1系统而言,全固态数字电视发射机能够支持热插拔技术。
2.3 LDMOS技术
相比于原有的双极型晶体管,大功率横向晶体管的横向扩散速率明显提升,大部分能够达到原有速度的3倍。这样大功率的晶体管,能够降低数字电视广播使用的晶体管数量,这就为节省成本和提升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所能承受的驻波方面,大功率晶体管明显优于原有的晶体管,提升度在三倍以上,同时能够获得更大反射功率。最后,大功率晶体管在增益曲线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输出的信号平稳度增加,也不会因为功率不同導致互调电平的变化。总体来说,数字电视广播在使用LDMOS技术之后,获得了更大更稳定的输出环境。
2.4 安全监控技术
远程监控、主控处理和数据采集是现代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主要模块,在这一工作流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串口到达主机的主控模块中,并被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预处理和判断,只有在数据安全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与此同时,整个机组的运行状态需要实时在监控屏幕上显示,进而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
2.5 系统冷却技术
数字电视的数据量越来越高,对于广播发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系统发热。良好的系统冷却技术能够保证在发射信号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因为系统过热导致的系统崩溃或者设备损毁,现阶段风冷和水冷技术是数字电视广播中使用最多的两种技术,风冷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产生强劲的气流将系统中的热量带走,但是受制冷效果的制约,风冷技术只适用于设备功率较小的情况。水冷技术是利用液压泵实现冷却液在发射机中的循环,以此来带走多余的热量,该种技术的冷却效果较好,在大功率设备中应用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水冷技术在占地、功率、污染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推荐有条件的系统使用水冷技术。
3 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发展展望
数字电视在制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数字化手段,同时高清节目的播放能力也逐步提升。为满足未来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传输的需要,电视广播发射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为此应大力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营运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革新,使我国数字声音广播得到长远发展。加快影视行业的数字化规划与建设,构建多方面的数字电影播出体系和电视管理体系,。吸引新兴媒体,结合加快发展、主动出击、兴利除弊加强管理的需要,在联合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传播方式,积极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技术,积极大力发展护电视,运用广播影视节目联合多种网络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成果,走适合我们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路线。
4结语
数字电视广播能够很好的应对时代的发展,在人民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自适应校正技术、LDMOS技术、安全监控技术和系统冷却技术等多方面,分析了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影响着整个广电媒体的发展,所以需要下大力气发展该项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洪峰. 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 通讯世界,2015,(10):19-20.
[2]朱瑞娟. 我国当代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的探索与研究[J]. 才智,2013,(14):305.
[3]叶磊. 发射分集技术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应用研究[J]. 铁道通信信号,2008,(09):43-45.
作者简介:孙明(1979.09),女,吉林省白山市人,大专,毕业于;白山市广播电视大学。职称:助理工程师。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老龄微波电视站)
关键字: 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
1 前言
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个必不可少的媒体形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数字电视在数字文化传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海量数据的发射和传输过程中,相应技术并不十分完善,还需要科研人员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研究。
2 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分析
2.1 自適应预校正技术
数字电视自适应预校正技术最初是在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射机中。该项技术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在数字电视启动的几分钟内,自动调整发射机的状态,达到最佳发射状态。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高功放元件,而高功放元件的响应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系统的不稳定度大大升高。与此同时,该项技术能够矫正由于发射机老化、周围温度变化和发射机自身原因导致的信号失调等故障,确保发射信号处于高质量水平,大大降低了发射机维护的成本。
2.2 多台发射机工作的台站
多台发射机台站的建设成本较高,在应用了N+1系统之后,该类型的台站建设成本明显降低。N+1技术的核心是在信号编辑和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发射机故障,另外的备用发射机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替代故障机器。传统的发射机台站中每台发射机都需要进行数据存储,但是在N+1系统中,使用单独的一台设备完成数据的存储,其余的发射机就可以降低数据存储带来的程序。采用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由于电源和放大器不稳定冗余导致的设备可靠性降低,对于使用了双激励器自动倒换技术的N+1系统而言,全固态数字电视发射机能够支持热插拔技术。
2.3 LDMOS技术
相比于原有的双极型晶体管,大功率横向晶体管的横向扩散速率明显提升,大部分能够达到原有速度的3倍。这样大功率的晶体管,能够降低数字电视广播使用的晶体管数量,这就为节省成本和提升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所能承受的驻波方面,大功率晶体管明显优于原有的晶体管,提升度在三倍以上,同时能够获得更大反射功率。最后,大功率晶体管在增益曲线方面表现更加突出,输出的信号平稳度增加,也不会因为功率不同導致互调电平的变化。总体来说,数字电视广播在使用LDMOS技术之后,获得了更大更稳定的输出环境。
2.4 安全监控技术
远程监控、主控处理和数据采集是现代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主要模块,在这一工作流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串口到达主机的主控模块中,并被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预处理和判断,只有在数据安全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与此同时,整个机组的运行状态需要实时在监控屏幕上显示,进而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
2.5 系统冷却技术
数字电视的数据量越来越高,对于广播发射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系统发热。良好的系统冷却技术能够保证在发射信号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因为系统过热导致的系统崩溃或者设备损毁,现阶段风冷和水冷技术是数字电视广播中使用最多的两种技术,风冷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产生强劲的气流将系统中的热量带走,但是受制冷效果的制约,风冷技术只适用于设备功率较小的情况。水冷技术是利用液压泵实现冷却液在发射机中的循环,以此来带走多余的热量,该种技术的冷却效果较好,在大功率设备中应用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水冷技术在占地、功率、污染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推荐有条件的系统使用水冷技术。
3 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发展展望
数字电视在制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数字化手段,同时高清节目的播放能力也逐步提升。为满足未来数字电视广播信号传输的需要,电视广播发射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为此应大力建设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营运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声音广播技术的革新,使我国数字声音广播得到长远发展。加快影视行业的数字化规划与建设,构建多方面的数字电影播出体系和电视管理体系,。吸引新兴媒体,结合加快发展、主动出击、兴利除弊加强管理的需要,在联合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传播方式,积极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技术,积极大力发展护电视,运用广播影视节目联合多种网络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成果,走适合我们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路线。
4结语
数字电视广播能够很好的应对时代的发展,在人民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自适应校正技术、LDMOS技术、安全监控技术和系统冷却技术等多方面,分析了现阶段的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射技术影响着整个广电媒体的发展,所以需要下大力气发展该项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洪峰. 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 通讯世界,2015,(10):19-20.
[2]朱瑞娟. 我国当代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技术的探索与研究[J]. 才智,2013,(14):305.
[3]叶磊. 发射分集技术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应用研究[J]. 铁道通信信号,2008,(09):43-45.
作者简介:孙明(1979.09),女,吉林省白山市人,大专,毕业于;白山市广播电视大学。职称:助理工程师。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老龄微波电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