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字化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微观原理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初高中学段都采用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为切入点,比较了不同学段此实验的教学功能;并就电离理论中离子反应部分的教学,尝试利用数字化动态导电性实验,采用由“微观→宏观”教学方法,透过微观本质解释宏观现象,初步建立微粒观思维。
  关键词:离子反应;数字化;微粒观;教育解释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9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32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中学化学的常见实验。因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快速,现象明显,零排放等优点,在不同的学段作为不同知识点的载体。在初中学段,此实验的教学功能侧重于学会使用合适的化学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并作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实验载体;高中学段则采用此实验来探究离子反应本质。不同的教学功能使得两个学段对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要求不同。初中学段本实验需成功地出现实验现象,定性地得出产物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定量地获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数据。而高中学段则需从微观原理知道两者反应的实质是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并通过此实验来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规律。传统上,采用 “宏观→微观”教学法,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会利用此实验的现象、反应类型入手,然后从电解质电离角度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微观过程,从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这种方法更多关注的是用微观过程对宏观现象进行解释,学生在思维上延续着宏观思维的方式。鉴于此,笔者试图突破这种传统的对离子反应的教学,使用手持技术——数字传感器重现动态导电性实验,以期能将初高中学段关于此实验的教学更加有效地衔接,并使学生能从微观的离子角度理解离子反应,并透过微观本质理解宏观现象,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微粒观思维。
  一、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动态导电性实验装置图
  二、教学实践片断
  [实验3]用滴定管匀速向插有电导率传感器的25mL 0.05mol/L CuSO4溶液中滴入0.1mol/L NaOH溶液50mL,获得电导率-时间曲线Ⅲ。
  (Ⅰ:CuSO4溶液;Ⅱ:CuSO4溶液中滴加水;Ⅲ: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师:在实验3中,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是如何变化的?曲线III为什么先降低后升高?为什么曲线III最低点处的电导率高于曲线II?
  生:实验3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OH-与Cu2 生成了沉淀,使溶液中的Cu2 离子浓度快速减小,而溶液中原有的SO42-和由滴定管加入的Na 未参与反应而其浓度因稀释减少,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故仍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强于实验2;溶液后期导电能力的增强是NaOH溶液过量使原溶液中Na 和OH-离子浓度增大导致。
  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Na 和SO42-没有参与反应?
  生:取实验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SO42-未参与反应。
  师:尝试用离子符号来表示上述离子间的作用。
  生:Cu2 2OH-→Cu(OH)2↓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本质是Cu2 和OH-之间的反应,而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实质就是离子间的反应。
  三、教学实践思考
  教育解释学认为教师不是知识守望者和旁观者,教师是经验建构者。教师应精于把课程知识与自己、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敢于重构教参和教材,乐于和学生发展共有知识,善于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经验互动。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又确实存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使他们变得“可见”从而回归知识的本源成为设计本实验教学的一个思想。本实验教学采用动态导电性实验将抽象的离子浓度与电导率相联系,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从而建立化学反应的微粒观思维,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直接采用“微观→宏观”教学法,由微观粒子的变化来解释宏观现象。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把课程经验不断向学生的生活经验靠拢,使他们之间不断渗透和延续,从而引导学生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有效衔接。众所周知,初高中衔接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应该关注过程和方法。离子反应作为电离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化学学科思维中微粒观和变化观的思维特点。初中教材中对离子反应很少涉及,只是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中能了解到该反应的实质是:H OH-→H2O。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初中学段作为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化学用语以及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实验载体,但还没有像高中学段一样需通过此实验来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问题。受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由物质到离子,由易及难,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递进过程。手持技术的加入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溶液内部微粒的变化,与初中的复分解反应相比,拓展和深化了学生对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即从微观离子角度认识分析水溶液中物质间的反应。
  使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做一点小小的尝试,从微观视角去审视一个实验、一个原理,揭示宏观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微观原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分子、原子和离子层面上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姚子鹏.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化学(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56-57
  [2] 姚子鹏.高级中学课本·化学(试用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1-83
  [3] 王晶.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0-69
  [4] 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 何彩霞.以化学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活动[J].化学教育,2013,(1):16-18
  [6] 卢姗姗.化学学习中“电解质”概念相异构想的跨年级研究[J].化学教育,2013,(12):36-40
其他文献
摘要:从物质组成、价态变化和物质特性三个维度提出二氧化硫学习的认知模型,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模型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验证建构模型。  关键词:自主探究;证据推理;三维模型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7-006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
有人将文身称为“伤花”,因为这是伤害身体、展示美丽的极端艺术。文身文化在泰国已传承了数百年,融合了宗教、民俗和某些特殊象征,神秘色彩不言而喻。每年3月,泰国著名的Wat Bang Phra佛寺都会举办奇特的文身鉴常礼,来自全球的文身爱好者聚集在寺中,请僧侣们文身,或者帮旧文身重新上色,以保图案精神“永不褪色”。  有传奇的地方,就有文身  不要误会曼谷街头那些遍布文身的男人——他们并不是“黑社会”
1.布基纳法索,1993年。  一个戴猫头鹰面具的人穿过Boni乡村的一条小路。猫头鹰面具是当地葬礼仪式上最重要的面具。猫头鹰象征着可以看到来世。  2.索马里,2008年。  哈尔格萨(Hargeisa)地区的一个美容院。  3.乍得,2006年。  在阿贝歇(乍得东部,靠近边界的达尔富尔)的一场比赛中,骑手们被沙尘暴所包围。1000年前,另外一些“骑手”由撒哈拉大沙漠而来,带来了伊斯兰教和阿拉
摘要:以“金属材料(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运用“拟人导入”“PK挑战”“灵活分组”“竞争互助”“角色转换”“歌谣小结”等情感性艺术处理策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进行优化,通过引发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积极学习心向达到优教和促学的目的。  关键词:学困生;情感性艺术处理策略;学习心向;金属材料;性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8-0063-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曾经主要用于出口的青砖茶,由于其特有的保健功效,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也开始饮用。    1 巧克力块形状的青砖茶,更方便饮用时拿取。  2 羊楼洞附近的万亩茶园。  3 火车头牌青砖茶是羊楼洞青砖茶代表品牌之一。石板街上的国际名牌  夏天的乡村格外美,道路一边是接天的荷叶,一边是无垠的稻田,微风拂过,荷花的清香夹杂着稻花的香甜,让人沉醉。路过赵李桥镇青砖茶厂时我们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向深山挺进。1
洱海边的双廊遍布客栈,它们仅仅带来人间的忧虑,却毫不影响苍山洱海之壮丽景色。看海的双廊  日暮时分,我坐在洱海边的乱石滩上看海。一片暗色的云岛端端正正浮在苍山之上,阳光从它的边隙一道一道投落下来,被阔大的洱海吞没。一个人站在不远处的水中,在暮色中如同一个剪影,他挽着裤脚,拿一柄长叉寻鱼,慢慢重复着投叉、探水、收回的动作,好像已经这样做了几百年, 并且将在接下来的几百年继续做这个动作。  大理古城在
古蜀 方国篇  「什邡」二字由「十方」演变而来,本就是一个地名的活化石;「方」,即为上古多民族混居杂处的方国。2009年,什邡市在修建雪茄生产基地时开掘出了重要的考古遗迹——桂圆桥遗址。这里出土的大量器物表明,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什邡已有人类活动。什邡城关的古代船棺群,也展现着几千年前古蜀文明的风貌。  史书里对什邡最早的记载则见于《史记》,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封功臣雍齿为什方侯,此为什
桃红和雪白的分界  爬上海拔三千多米的加达村山顶,胡老师和我都已经气喘吁吁。给我们带路的当地小伙骑着摩托,他手一指,说你们从这就能看清楚了。我们一转头,视野果然开阔无比:夹着红泥的澜沧江蜿蜒前行,两岸的山赤裸着红色岩体逶迤而去。山脚下、江两畔粼粼发光的便是成片的盐田。左手边地势低缓,盐田片片嫣红,而右手畔地势狭窄,盐田多建于峭壁边,白花花的,像雪后图景。一条澜沧江分隔左右,盐田上游绿融融的田地衬得
亘古至今,逝者如斯,人们到来之前很久,水声就已经回响在此。    去苏黎世的路上,有人赶到了我前头。这是一个雕塑家,惯会涂抹和勾勒。他的名字叫冬天,他改变了我所知的苏黎世。他所用的材料是雪、冰、雾、早早的天黑、寒冷,要适应他的作品也得花点时间,那是强有力的风格。而且他工作起来像着魔一般不知懈怠;无论是活人的面孔,还是死者的坟墓,甚至水的颜色也突然变得更加沉暗,他的笔触无所不在。甚至同伴的作品他也毫
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在即,气候变化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事实上,地球的温度依然在逐年升高,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报告,自进入2015年以来,在2月、3月、5月、6月、7月和8月多个月份的高温天气打破历史同期记录,9月更是打破过去100多年任意一月的气温记录,成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若未来没有出现突然的大幅降温,2015年将超越2014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