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耀基的教学富有鲜明的哲理性,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大师迪蕾评价林耀基的教学是“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他的课清新酣畅、深入浅出,总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深刻的道理。
林耀基:“让他把技术踩在脚下,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他就可以吸入很多文化,这样才能成为音乐大师。”
林耀基经常对学生们说:“音乐和技术不是一回事,音乐包括技术,但是技术不能包括音乐。”他还说:“我有三个老师,大自然、生活和同行。”它具有科学性、哲理性和独特性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为了启发学生,在上小提琴课的时候,他还经常为学生们跳舞。
林耀基:“舞蹈的感觉和唱歌的感觉,跳交谊舞,你要起拍。(林耀基在上课时跳舞)这是美国的(学生们开心的大笑),这种感觉没学过,但是我听着音乐有这样反应。”
林耀基教授的学生,被誉为北京神童的杨天娲13岁就已经成功的登台和录制了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全集》,而帕格尼尼的这部高难度惊世之作一直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这在世界引起了震惊,这正是林耀基教学方法成功的体现。
每当杨天娲演奏《帕格尼尼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林老师富有节奏感的舞步,就会在她的脑海中出现。
杨天娲:“有时候真的就是突然一下儿就醒悟了,就是因为看他的脚步。”
2008年,《小演奏家》杂志社邀请了百名地震灾区学习音乐的孩子们来北京参加夏令营。林耀基得知之后带上他的学生袁琛儿一起到了营地,为灾区来的学习小提琴的孩子义务辅导。《小演奏家》杂志社主编凌紫说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凌紫:“到现场以后,他对孩子们非常的亲切,来自北川中学的学生叫蒋承欢,她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小提琴。到蒋承欢拉的时候,她非常地激动,拉着拉着就拉不下去了,一直在抽泣。屋里当时非常安静,林老师不忍心打断她,默默地拿起了袁琛儿带来的琴,接着蒋承欢拉的作品完整的拉完。这首乐曲就是林老师也非常喜欢的《沉思》。林老师还特别深情的对蒋承欢说:‘你们很坚强,我要向你们学习。’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非常非常的感动,林老师说:‘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拉琴了。今天,我的这首乐曲是专门给你拉的。’”
林耀基:“你们是了不起的灾区小孩,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我们向你们学习,音乐就能够起这样的作用。要学会坚强。”
林耀基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他每天都在楼道里巡视,看他的学生们练琴。他要求每首乐曲、练习曲不能有一个音不准;不能有一个节奏不稳;不能有一个声音有瑕疵。学生们最喜欢他常说的一句话:“每天从零开始。”
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关爱备至,有的学生吃不惯食堂,他就把学生拉到家里来吃;有的学生一时住宿困难,他就干脆把学生当儿子养,食宿全包。《小演奏家》杂志主编凌紫感同身受。
凌紫:“他对学生真的是爱到了极致。每一个学生,大家看得到,刚才这些跪拜的学生,他们跟林老师的感情,真是情深如父子。”
当今在全球最活跃的中国小提琴家几乎都是林耀基的学生。胡坤、薛伟、徐惟聆、谢楠、李传韵、柴亮、刘宵、陈曦……他们从世界各地赶来,送别他们的恩师。他的得意门生,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者陈曦正在韩国举办音乐会,知道林老师去世的消息心中无比悲痛。
陈曦:“他确实是非常爱他的学生,能从每一个生活的细节还有每一次上课,比赛当中还有演出当中都能看出来,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来他对我们的爱,很多细节无法一时表达。他不光是在教学上还有各方面,他在全方位都对我们有严格的要求。我觉得在林老师身上,对我来讲可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著名小提琴家薛伟曾经获得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谈起他的恩师,无尽感慨。
薛伟:“今天在告别仪式上看着林老师很多很多往事都浮现在眼前,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淡忘了,但是今天就像是电影回放一样,非常感慨,更加深了我对恩师的思念和他去世的一种悲伤。”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左因出现在送别仪式上,她和林耀基一起在原苏联学习了两年,说起林耀基,她感到自豪,对他的去世又倍感惋惜。
左因:“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以他为自豪,所以我特别地觉得可惜呀。我们俩在管弦系一直在一起。他对教学、对学生那种爱真是令人尊敬。我们俩经常在院子里聊天,只要见面,他就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就讲我的学生怎么样了,我的学生又怎么样了,你知不知道我的学生又得奖了?哪个学生又怎么样了?他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宝贝。他爱学生、爱艺术、爱事业,真的胜过生命。”
林耀基为新中国的小提琴事业耕耘了一生。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他的人格魅力和他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贡献,汇成了一部不朽的乐章,永远启迪着后人。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将会在他毕生倾力付出的音乐圣殿中实现永恒。
卡尔曼轻歌剧《吉普赛公主》第一幕中伯尼公爵与菲力的小合唱呈现出的诙谐、轻松的风格让听众的气氛活跃起来。这部轻歌剧的故事发生在一战前的布达佩斯和维也纳,剧中描写贵族青年艾德温爱上了轻歌剧女演员席尔瓦,由于两人社会地位悬殊,他们的恋情受到家庭阻挠和社会的误解,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挫折与误解,但在二人坚贞的爱情面前,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历尽磨难,最终是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这也符合轻歌剧盛行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在今天的节日观赏这部作品,它的轻松和幽默让人非常惬意。况且全剧情节紧凑、音乐与歌曲旋律轻松、优美,我们感到其观赏性毫不次于莱哈尔的“快乐的寡妇”等名剧。
这部剧中有许多好听的唱段,像男主角埃德温的咏叹调“今晚我曾梦见你”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倾诉了对心中恋人的真挚情感。演唱者是秘鲁男高音歌唱家弗洛雷兹。他的嗓音清亮富有金属般的光彩,虽然音量不属于大号男高音的范畴,但穿透力和感染力都很优秀,在当晚音乐会中他与安娜的对手戏中,不会被对方丰厚饱满的声音所压制,表现出令人信服的平衡与和谐。 埃德温与席尔瓦的爱情二重唱,是剧中分量很重的一首歌曲,充满激情的演唱表现出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在聆听这部轻松优美的轻歌剧的时候,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卡尔曼是匈牙利作曲家,是和莱哈尔同时代的一位轻歌剧大师。他1882年出生在匈牙利希欧福克,早年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早期创作以器乐曲为主,1909年他的第一部轻歌剧《秋季演习》在维也纳演出大获成功。他的一生共写有20部轻歌剧,是现代轻歌剧创作的代表者。他的音乐富于歌唱性、节奏轻巧、配器色彩鲜明。
剧中的伯尼公爵与伯尼公主合唱团的合唱歌曲诙谐幽默,展现出这部轻歌剧另外的艺术层面。饰演伯尼公爵的男中音歌唱家帕沃2005年出道,以演唱莫扎特歌剧著称。在当天音乐会版《吉普赛公主》的演出中,除了动听的音乐和歌曲还有不少热闹的场面。比如第一幕中席尔瓦和埃德温、伯尼、佩里的一段精彩的四重唱,当进入热烈欢快的音乐段落时,四人在舞台上伴随轻快的节拍翩翩起舞,场上气氛非常热烈,观众的情绪随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起伏跌宕。
这里我们来说说德累斯顿这座城市和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国立歌剧院,德国文化名城德累斯顿被人们誉为东方佛罗伦萨,它的老城区分布着歌剧院、皇宫、博物馆和教堂等一大批精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赫赫有名的国立歌剧院就像美丽的易北河畔的一颗明珠坐落在横跨河流的老桥边,它在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斥巨资按原样将其复原,使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重放异彩。
对于轻歌剧《吉普赛公主》,以往我们大多数人只对该剧中“我要跳舞“这首乐曲比较熟悉,这次的音乐会却让这部作品中许多我们过去不很熟悉的音乐重放异彩,全剧听完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怎么每段歌曲和音乐都那么好听!如第一幕节奏鲜明的婚礼舞曲让人仿佛感受到盛装舞会上华丽辉煌的场景,而埃德温与表妹斯塔西的二重唱“燕子”,也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家庭的干预下,他们一度被迫结合,但这最终也成了这部喜剧中一段有趣的插曲。剧情的终归要向真挚的爱情发展,“爱的咏叹调”是两位真正的恋人埃德温和席尔瓦互诉衷肠、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唱段,乐曲开始,大提琴奏出委婉动听的爱情主题,二人的演唱表达出逐渐升华的炙热情感。
历经曲折和磨难,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终于现出曙光,当他们唱起著名的唱段“我要跳舞”时,观众都报以会意的笑声和掌声,为男女主人公的欣喜和快乐感到高兴。剧情发展到了第3幕时,一切已经变得没有悬念,大团圆的结局让剧中剧外的所有人都感到欣慰,伯尼、菲力和席尔瓦的这支三重唱的最后已经成了全场的狂欢,新年音乐会达到高潮。
最后,众人再度唱出“我要跳舞”的旋律,让2014德累斯顿除夕音乐会圆满落幕,整场演出展示了蒂勒曼与德累斯顿管弦乐团的高度艺术素养,安娜、弗洛雷兹、帕沃等几位独唱艺术家也不负众望,联手为现场和广播电视的观众、听众奉献了一台让人无比享受的音乐盛宴,让我们在美的旋律中迎来新的一年!
林耀基:“让他把技术踩在脚下,灵魂高高在上,技术低低在下,他就可以吸入很多文化,这样才能成为音乐大师。”
林耀基经常对学生们说:“音乐和技术不是一回事,音乐包括技术,但是技术不能包括音乐。”他还说:“我有三个老师,大自然、生活和同行。”它具有科学性、哲理性和独特性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为了启发学生,在上小提琴课的时候,他还经常为学生们跳舞。
林耀基:“舞蹈的感觉和唱歌的感觉,跳交谊舞,你要起拍。(林耀基在上课时跳舞)这是美国的(学生们开心的大笑),这种感觉没学过,但是我听着音乐有这样反应。”
林耀基教授的学生,被誉为北京神童的杨天娲13岁就已经成功的登台和录制了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全集》,而帕格尼尼的这部高难度惊世之作一直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这在世界引起了震惊,这正是林耀基教学方法成功的体现。
每当杨天娲演奏《帕格尼尼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林老师富有节奏感的舞步,就会在她的脑海中出现。
杨天娲:“有时候真的就是突然一下儿就醒悟了,就是因为看他的脚步。”
2008年,《小演奏家》杂志社邀请了百名地震灾区学习音乐的孩子们来北京参加夏令营。林耀基得知之后带上他的学生袁琛儿一起到了营地,为灾区来的学习小提琴的孩子义务辅导。《小演奏家》杂志社主编凌紫说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凌紫:“到现场以后,他对孩子们非常的亲切,来自北川中学的学生叫蒋承欢,她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小提琴。到蒋承欢拉的时候,她非常地激动,拉着拉着就拉不下去了,一直在抽泣。屋里当时非常安静,林老师不忍心打断她,默默地拿起了袁琛儿带来的琴,接着蒋承欢拉的作品完整的拉完。这首乐曲就是林老师也非常喜欢的《沉思》。林老师还特别深情的对蒋承欢说:‘你们很坚强,我要向你们学习。’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非常非常的感动,林老师说:‘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拉琴了。今天,我的这首乐曲是专门给你拉的。’”
林耀基:“你们是了不起的灾区小孩,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堂课,我们向你们学习,音乐就能够起这样的作用。要学会坚强。”
林耀基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他每天都在楼道里巡视,看他的学生们练琴。他要求每首乐曲、练习曲不能有一个音不准;不能有一个节奏不稳;不能有一个声音有瑕疵。学生们最喜欢他常说的一句话:“每天从零开始。”
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关爱备至,有的学生吃不惯食堂,他就把学生拉到家里来吃;有的学生一时住宿困难,他就干脆把学生当儿子养,食宿全包。《小演奏家》杂志主编凌紫感同身受。
凌紫:“他对学生真的是爱到了极致。每一个学生,大家看得到,刚才这些跪拜的学生,他们跟林老师的感情,真是情深如父子。”
当今在全球最活跃的中国小提琴家几乎都是林耀基的学生。胡坤、薛伟、徐惟聆、谢楠、李传韵、柴亮、刘宵、陈曦……他们从世界各地赶来,送别他们的恩师。他的得意门生,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者陈曦正在韩国举办音乐会,知道林老师去世的消息心中无比悲痛。
陈曦:“他确实是非常爱他的学生,能从每一个生活的细节还有每一次上课,比赛当中还有演出当中都能看出来,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来他对我们的爱,很多细节无法一时表达。他不光是在教学上还有各方面,他在全方位都对我们有严格的要求。我觉得在林老师身上,对我来讲可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著名小提琴家薛伟曾经获得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谈起他的恩师,无尽感慨。
薛伟:“今天在告别仪式上看着林老师很多很多往事都浮现在眼前,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淡忘了,但是今天就像是电影回放一样,非常感慨,更加深了我对恩师的思念和他去世的一种悲伤。”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左因出现在送别仪式上,她和林耀基一起在原苏联学习了两年,说起林耀基,她感到自豪,对他的去世又倍感惋惜。
左因:“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以他为自豪,所以我特别地觉得可惜呀。我们俩在管弦系一直在一起。他对教学、对学生那种爱真是令人尊敬。我们俩经常在院子里聊天,只要见面,他就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就讲我的学生怎么样了,我的学生又怎么样了,你知不知道我的学生又得奖了?哪个学生又怎么样了?他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宝贝。他爱学生、爱艺术、爱事业,真的胜过生命。”
林耀基为新中国的小提琴事业耕耘了一生。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他的人格魅力和他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贡献,汇成了一部不朽的乐章,永远启迪着后人。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将会在他毕生倾力付出的音乐圣殿中实现永恒。
卡尔曼轻歌剧《吉普赛公主》第一幕中伯尼公爵与菲力的小合唱呈现出的诙谐、轻松的风格让听众的气氛活跃起来。这部轻歌剧的故事发生在一战前的布达佩斯和维也纳,剧中描写贵族青年艾德温爱上了轻歌剧女演员席尔瓦,由于两人社会地位悬殊,他们的恋情受到家庭阻挠和社会的误解,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挫折与误解,但在二人坚贞的爱情面前,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历尽磨难,最终是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这也符合轻歌剧盛行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在今天的节日观赏这部作品,它的轻松和幽默让人非常惬意。况且全剧情节紧凑、音乐与歌曲旋律轻松、优美,我们感到其观赏性毫不次于莱哈尔的“快乐的寡妇”等名剧。
这部剧中有许多好听的唱段,像男主角埃德温的咏叹调“今晚我曾梦见你”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倾诉了对心中恋人的真挚情感。演唱者是秘鲁男高音歌唱家弗洛雷兹。他的嗓音清亮富有金属般的光彩,虽然音量不属于大号男高音的范畴,但穿透力和感染力都很优秀,在当晚音乐会中他与安娜的对手戏中,不会被对方丰厚饱满的声音所压制,表现出令人信服的平衡与和谐。 埃德温与席尔瓦的爱情二重唱,是剧中分量很重的一首歌曲,充满激情的演唱表现出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诚。在聆听这部轻松优美的轻歌剧的时候,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卡尔曼是匈牙利作曲家,是和莱哈尔同时代的一位轻歌剧大师。他1882年出生在匈牙利希欧福克,早年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早期创作以器乐曲为主,1909年他的第一部轻歌剧《秋季演习》在维也纳演出大获成功。他的一生共写有20部轻歌剧,是现代轻歌剧创作的代表者。他的音乐富于歌唱性、节奏轻巧、配器色彩鲜明。
剧中的伯尼公爵与伯尼公主合唱团的合唱歌曲诙谐幽默,展现出这部轻歌剧另外的艺术层面。饰演伯尼公爵的男中音歌唱家帕沃2005年出道,以演唱莫扎特歌剧著称。在当天音乐会版《吉普赛公主》的演出中,除了动听的音乐和歌曲还有不少热闹的场面。比如第一幕中席尔瓦和埃德温、伯尼、佩里的一段精彩的四重唱,当进入热烈欢快的音乐段落时,四人在舞台上伴随轻快的节拍翩翩起舞,场上气氛非常热烈,观众的情绪随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起伏跌宕。
这里我们来说说德累斯顿这座城市和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国立歌剧院,德国文化名城德累斯顿被人们誉为东方佛罗伦萨,它的老城区分布着歌剧院、皇宫、博物馆和教堂等一大批精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赫赫有名的国立歌剧院就像美丽的易北河畔的一颗明珠坐落在横跨河流的老桥边,它在二战时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斥巨资按原样将其复原,使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重放异彩。
对于轻歌剧《吉普赛公主》,以往我们大多数人只对该剧中“我要跳舞“这首乐曲比较熟悉,这次的音乐会却让这部作品中许多我们过去不很熟悉的音乐重放异彩,全剧听完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怎么每段歌曲和音乐都那么好听!如第一幕节奏鲜明的婚礼舞曲让人仿佛感受到盛装舞会上华丽辉煌的场景,而埃德温与表妹斯塔西的二重唱“燕子”,也讲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家庭的干预下,他们一度被迫结合,但这最终也成了这部喜剧中一段有趣的插曲。剧情的终归要向真挚的爱情发展,“爱的咏叹调”是两位真正的恋人埃德温和席尔瓦互诉衷肠、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唱段,乐曲开始,大提琴奏出委婉动听的爱情主题,二人的演唱表达出逐渐升华的炙热情感。
历经曲折和磨难,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终于现出曙光,当他们唱起著名的唱段“我要跳舞”时,观众都报以会意的笑声和掌声,为男女主人公的欣喜和快乐感到高兴。剧情发展到了第3幕时,一切已经变得没有悬念,大团圆的结局让剧中剧外的所有人都感到欣慰,伯尼、菲力和席尔瓦的这支三重唱的最后已经成了全场的狂欢,新年音乐会达到高潮。
最后,众人再度唱出“我要跳舞”的旋律,让2014德累斯顿除夕音乐会圆满落幕,整场演出展示了蒂勒曼与德累斯顿管弦乐团的高度艺术素养,安娜、弗洛雷兹、帕沃等几位独唱艺术家也不负众望,联手为现场和广播电视的观众、听众奉献了一台让人无比享受的音乐盛宴,让我们在美的旋律中迎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