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的探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匠精神”即为工匠对质量精益求精、对设计匠心独运以及对技艺创新的精神与价值取向。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落实到教学实施的每一环节之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文章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重点阐述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显然,高等職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目标任务是培养国家建设各行各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理应是国家未来工匠的摇篮。当前,面对制造强国建设和技能强国建设对高级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工匠精神”的培育并未在高职教育中真正实施。
  1基于“工匠精神”培育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
  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家享誉世界的百年企业比比皆是,追其原因,就是它们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它们重视手工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正是未来进入生产制造行业的主体,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必须崛起,也正在崛起的一代工匠主力。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及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对能工巧匠的需求将空前增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加突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就要做最好,追求极致,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力求让手中所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乃至极品。“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大量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敬业守信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养成,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变化。
  2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措施
  2.1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
  岗位实践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渗透“工匠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工匠精神”,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和专业方向等因素,切实围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进行培养,强化学生在学校中实训、在企业中顶岗实践,学生在进行实操和应用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关注学生实操细节,发掘他们的潜能,不断培养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建立系统的评价模式,使得“工匠精神”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有所体现,对学生而言,“工匠精神”不是教师仅用语言的表述就能让学生掌握的,教师或导师的一言一行,对知识和技能的执着追求,都会使学生切身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他们不断钻研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守正创新。
  2.2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既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素养,还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技能,这样的师资对职业院校而言是短缺的。为此,给出三个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招聘在企业工作过的,有企业经历的人才为专业教师。企业人才有一定理论基础及实践生产经验,能够将企业生产管理、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引入课堂,改善教学适量;其次,引进企业专家为外聘教师。聘任企业专家为正式教师相对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聘请他们为外聘教师,兼职给学生上课,这同样可以让学生同企业专业近距离接触,感受“工匠精神”;最后,专业教师练内功即在编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实践技能,有两个途径:校内实训基地练习和校外企业实践。
  2.3为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创设环境
  校园文化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高职校园作为塑造和影响未来职业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文化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体现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和行为要求,为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营造一种育人的环境,加大弘扬“工匠精神”的宣传和践行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中。通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等特别节目,弘扬和传承地域产业文化精神,凝练彰显时代特征的育人文化品牌,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校园艺术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邀请大国工匠和行业企业精英开展“工匠精神”专题讲座,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大国工匠的故事,利用微信平台、平面广告、自媒体等宣传国内外工匠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体会工匠的执着精神。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既取决于社会与学校的培养,又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为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滋养的土壤,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环境;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积极主动的行为态度等均是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则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主体,学校要采取多种方法与手段尽力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夏雪婷.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7.
  [2]胡小成.“工匠精神”内涵探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13-117.
其他文献
摘要:2014年起廣东省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学实处,让信息化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本文以“家畜解剖生理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为例,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期间探索了一条适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建设之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其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学方式落后,实践形式单一等方面。结合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要求,提出改进与创新的方式,将更多的教学方式融入于其中,持续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学生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专业教学指导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专业技能操作水平。结合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多存在着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在PPT课件中,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大多只是一张张幻灯片的集合,且顺序播放,缺乏交互性,这便减弱了课件的运用效果。本文通过技术手段,提出增强PPT课件交互功能的解决方案,使PPT课件变“静态”为“动态”,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创造条件。  关键词:PPT课件;交互  一、引言  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以下简称为PowerPoint)制作课件(文件类型*.PPT、*.P
期刊
多媒体技术,简而言之,就是综合处理图、文、声、像信息,并使之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由当初的优质课、示范课上的小群体“表演”,发展到现在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质的变化。  1.运用多媒体进行中职英语教学的优势  1.1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众所周知,进入职中学习的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对英语学习缺
期刊
摘要:汉字数量繁多,形体结构复杂,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书写起来很困难,汉字书写能力普遍较低,偏误情况较为复杂。目前,对外汉语课堂的汉字书写教学,没有引起汉语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为对外汉语汉字书写教学提出了可参考的教学建议,已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记录汉语的工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留学生除了学习用汉语进行听、说、读之外,最重要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叙述,具体从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时间教学工作的开展、先进教学方式的探索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学生的专业实力提升作为最终目标,不断推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教学模式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各项事业也都不断发展,其中我国在机械制造行业和领域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通讯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手机为人们提供日益便捷的服务,人们可以利用手机购物、休闲、娱乐等。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时候,同样也侵蚀着下一代的灵魂,很多学生整天沉迷于玩手机,不去户外活动,成为“低头族”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体育运动;回归运动场  引言:如何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首要任务。社会在不断发展,但中
期刊
摘要:中职生中大部分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一、中职学校所招学生英语基础差,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初中阶段的后进生,基础相对薄弱。二、部分英语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而不太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情感态度,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三、教学辅助设备有待改善。很多学校教室暂无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得以感知,可以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声音、图片或视频,更
期刊
摘要: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所全面推行的一种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它给那些学习基础较差或家庭条件较困难,不适应常规教育模式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了一条“短平快”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然而,这部分学生有其一些特殊之处,如学习基础和学习力较差,学习兴趣匮乏等,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进教学方案。本文专门讨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起点五年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国家与学校的双层面上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本文主要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构建情况进行分析,以理论入手剖析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并针对现代学徒制构建存在的困境进行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够提出相关建议,充分的完善现代学徒制,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