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死亡将很快被人遗忘,这不过是舆论的又一次胜利。水滴直播的案例价值在于,它让人思考,解决公司与公众的冲突是否只有这种互相伤害、你死我活的结局?
你可以将水滴直播危机看成一次孤立事件,但如果那样的话,冲突还会继续上演。
2017年12月,中国知名网络安全公司360所提供的监控视频直播服务遭到公众质疑。部分装有360智能摄像机的公共场所不但受到视频监控,还会在水滴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舆论认为这一行为涉嫌侵犯公众隐私权。
360擅长舆论战,但这次它或许找不到“敌人”,因为它的对手是决意捍卫自己隐私权的大众。
这也是商业势力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又一经典案例——去年夏天,百度医疗搜索曾引发公司危机;今年秋天,携程捆绑销售遭到监管和舆论双重打击;到了冬天,360水滴直播演化成危机。数次冲突反复暴露出的,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商业伦理和法律监管的空白,是互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而导致某种权力更替。
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从爆发舆论危机开始,到最终以关停水滴直播平台为结束,这家公司选择了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解决争议。
曾有“预警”
12月11日,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质疑360公司提供的水滴直播服务涉嫌侵犯公众隐私,部分安装了360智能摄像机的餐馆、网吧、健身房等公共场所不但受到视频监控,并会在水滴直播平台进行公开直播。
很快有人发现,不仅360,各类监控摄像头的安全隐患也开始暴露,一些办公室、教室等半公共场所,酒店房间和家庭等私密场所的监控视频均可能被地下黑产利用。
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在周鸿祎随后的两次回应。其微信公众号“老周开讲”12月13日回应,称针对360水滴直播的一系列质疑是有预谋的黑公关行为。他在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后,宣布免费给全国幼儿园安装智能摄像头。周鸿祎称,免费赠送摄像头动了传统厂商的奶酪。12月13日晚,位于北京市酒仙桥的360大厦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周鸿祎认为,上文所说免费给商家赠送摄像头是为获得直播内容的说法系谣言,商家不知道攝像头会直播、360智能摄像机只要工作状态就是直播的是文章营造出的误会。
事实上,这并非舆论针对水滴直播的首次质疑,2017年5月,水滴直播因直播一些教室监控画面,就遭到过一轮质疑。一名360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此事之后,360曾对水滴直播产品做出改进,将教育分类下的监控直播内容加密,不再公开直播,但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分享密码查看教室情况。
这意味着,360在半年前曾意识到水滴直播的内容可能会遭遇公众情绪的反弹,但并未改变直播监控视频的商业模式,直到12月,危机再度爆发。
上述360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水滴直播一直没有停下来的原因,是这类直播平台存在真实的用户需求,“水滴直播不同于其他的秀场直播,不是以网红主播为核心,也没有类似于打赏的盈利模式,而是定位在普通人分享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拥有非常具体和刚需的应用场景”。她举例称,消费者关心餐馆后厨的卫生情况,监控直播就可以展示后厨的情景,直播农产品的种植喂养过程,也能增加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水滴直播并非独立直播产品,是基于360智能摄像头的用户分享平台。2014年上线以来,水滴直播曾有过多次营销,例如与外卖平台饿了么合作“明厨亮灶”活动,用于监控外卖商户的食品安全。
此次舆论危机后,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另一家同样提供监控直播的平台荧石直播以“直播平台维护,暂停受理直播发布申请”为由暂停服务。
不过,一场由摄像头带来的安全危机,恰恰爆发在一家以中国网络安全为己任的公司身上,这是巧合吗?
为什么是360?
对监控直播安全性的质疑,直指360的七寸。周鸿祎的回应态度说明,这一指责是对360极严厉的挑战,因为它的企业使命正是以维护中国网络安全为己任。过去两年,它以高昂的价格完成从美国退市、回归A股,以“中国公司”的身份参与中国安防市场。
中国智能摄像头市场盘踞着三种势力,传统厂商、互联网企业转型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各路势力正在搏杀争夺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流量入口。将监控视频用于直播分享的模式创新,正诞生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360摄像头是市场明星产品,竞品包括小米的小蚁、海康威视的萤石、联想的看家宝、中兴的小兴看看等几十家品牌。2017年双11,360智能摄像机的销量超15.8万台,自称销量市场第一。
水滴直播虽然并非360智能摄像头的必要功能,但作为一项增值服务,承担着一定营销功能。和竞品相比,水滴直播服务是360智能摄像头取得市场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诸多论坛中,不少人提及水滴直播功能增加了他们对于360智能摄像头的好感,一些人还把“水滴”和某些色情隐喻同时提及。
这也是为什么是360,而不是别家,遭受质疑的本质原因—— 360典型商业模式与智能硬件规则之间的矛盾。
360以安全卫士起家,凭借免费+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2013年下半年,进军智能硬件市场。初试手机挫败后转变思路,从小件智能硬件切入。360摄像头因此问世,另有路由器、儿童安全手表、行车记录仪等产品,其安全产品线从PC软件、移动应用,延伸至硬件市场。
进攻智能硬件市场的战术仍是360式典型商业模式。在硬件产品上“免费”(售价等同成本价),以高性价比占领市场,再通过增值服务盈利。2015年7月,周鸿祎甚至宣布过摄像头免费,前提是使用360云服务。云服务、内容产品都是360在硬件市场上可选的盈利途径,水滴直播虽无明显的商业化方式、比如打赏,但反向为360摄像头带来可观销量。 360有足够实力维护摄像头的技术安全,其安全隐患存于商业模式当中。
通过摄像头获得大量用户,水滴直播进一步助推用户数量扩张,这套组合拳带来了智能硬件市场上的加速度,但也对内容审核能力提出了“量”和“度”的双重艰难考验——直播内容的量级难以用人力审核;内容尺度又与流量、销量之间存在矛盾。
这一切,都为监控直播的失控埋下定时炸弹。水滴直播危机最终能否得以化解,既取决于公司的价值观,也取决于在新技术、新商业和新竞争的影响下,如何对公众权益边界的重新确权。
把魔鬼装进盒子
舆论中有一派观点认为,360在监控直播中并不必承担主要过错,它只是提供产品和平台,并尽到了视频监控、直播的告知义务(开启直播功能需要经过实名认证、直播条款确认等五个步骤,并要求商户贴条提示),而涉嫌侵权的是使用摄像头进行监控直播的商户,以及把摄像头用于非法领域的用户。
“公共场合的公民隐私权有所限缩,但绝不意味着消费者走进一家有直播贴纸的餐厅,就等于放弃隐私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说。 “看到即默许”、 “张贴即授权”的方式,不能成为商家和平台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的借口。
目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在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平台责任方面的问题正越来越明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用户被侵犯隐私权后有权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连接等措施,若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需承担对扩大部分的损失责任。如涉及平台明知商家侵权,则需与商家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
但舆论分歧仍未消除,近年来,每当互联网商业与公众利益发生剧烈冲突时,总有观点争论,作为工具和平台的互联网方不应该遭到“做恶”的指责。从百度医疗搜索,到携程捆绑销售,再到360水滴直播,三个案例看似互相孤立,但支持方都持有“菜刀无罪论”。
得到APP总编辑李翔认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体积和影响力对社会的渗透已到一定程度,但互联网公司仍采取小公司野蛮生长的方式,而社会对待“小孩”和“大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正在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企业随之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崇拜,若对其缺乏束缚,会不断挑起与公众利益的冲突。水滴直播危机揭示出新商业、新技术和新概念的背后,存在逾越商业伦理和监管法规的可能。
对于之前若干起类似事件,途径不外乎都是——从民愤开始到企业致歉、调整再到监管出手。以360为例,从爆发舆论危机开始,到最终以关停水滴直播平台为结束,他们选择了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解决争议。
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死亡将很快被人遗忘,但公司与公众置于你死我活的对立面,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除了企业竞争中的自律,更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通过更完善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形成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的监管制约,把魔鬼装进盒子里。
(本刊记者 张瑶 对此文亦有贡献)
你可以将水滴直播危机看成一次孤立事件,但如果那样的话,冲突还会继续上演。
2017年12月,中国知名网络安全公司360所提供的监控视频直播服务遭到公众质疑。部分装有360智能摄像机的公共场所不但受到视频监控,还会在水滴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舆论认为这一行为涉嫌侵犯公众隐私权。
360擅长舆论战,但这次它或许找不到“敌人”,因为它的对手是决意捍卫自己隐私权的大众。
这也是商业势力与公众利益冲突的又一经典案例——去年夏天,百度医疗搜索曾引发公司危机;今年秋天,携程捆绑销售遭到监管和舆论双重打击;到了冬天,360水滴直播演化成危机。数次冲突反复暴露出的,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商业伦理和法律监管的空白,是互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而导致某种权力更替。
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从爆发舆论危机开始,到最终以关停水滴直播平台为结束,这家公司选择了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解决争议。
曾有“预警”
12月11日,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质疑360公司提供的水滴直播服务涉嫌侵犯公众隐私,部分安装了360智能摄像机的餐馆、网吧、健身房等公共场所不但受到视频监控,并会在水滴直播平台进行公开直播。
很快有人发现,不仅360,各类监控摄像头的安全隐患也开始暴露,一些办公室、教室等半公共场所,酒店房间和家庭等私密场所的监控视频均可能被地下黑产利用。
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在周鸿祎随后的两次回应。其微信公众号“老周开讲”12月13日回应,称针对360水滴直播的一系列质疑是有预谋的黑公关行为。他在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后,宣布免费给全国幼儿园安装智能摄像头。周鸿祎称,免费赠送摄像头动了传统厂商的奶酪。12月13日晚,位于北京市酒仙桥的360大厦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周鸿祎认为,上文所说免费给商家赠送摄像头是为获得直播内容的说法系谣言,商家不知道攝像头会直播、360智能摄像机只要工作状态就是直播的是文章营造出的误会。
事实上,这并非舆论针对水滴直播的首次质疑,2017年5月,水滴直播因直播一些教室监控画面,就遭到过一轮质疑。一名360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此事之后,360曾对水滴直播产品做出改进,将教育分类下的监控直播内容加密,不再公开直播,但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分享密码查看教室情况。
这意味着,360在半年前曾意识到水滴直播的内容可能会遭遇公众情绪的反弹,但并未改变直播监控视频的商业模式,直到12月,危机再度爆发。
上述360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水滴直播一直没有停下来的原因,是这类直播平台存在真实的用户需求,“水滴直播不同于其他的秀场直播,不是以网红主播为核心,也没有类似于打赏的盈利模式,而是定位在普通人分享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拥有非常具体和刚需的应用场景”。她举例称,消费者关心餐馆后厨的卫生情况,监控直播就可以展示后厨的情景,直播农产品的种植喂养过程,也能增加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水滴直播并非独立直播产品,是基于360智能摄像头的用户分享平台。2014年上线以来,水滴直播曾有过多次营销,例如与外卖平台饿了么合作“明厨亮灶”活动,用于监控外卖商户的食品安全。
此次舆论危机后,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另一家同样提供监控直播的平台荧石直播以“直播平台维护,暂停受理直播发布申请”为由暂停服务。
不过,一场由摄像头带来的安全危机,恰恰爆发在一家以中国网络安全为己任的公司身上,这是巧合吗?
为什么是360?
对监控直播安全性的质疑,直指360的七寸。周鸿祎的回应态度说明,这一指责是对360极严厉的挑战,因为它的企业使命正是以维护中国网络安全为己任。过去两年,它以高昂的价格完成从美国退市、回归A股,以“中国公司”的身份参与中国安防市场。
中国智能摄像头市场盘踞着三种势力,传统厂商、互联网企业转型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各路势力正在搏杀争夺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流量入口。将监控视频用于直播分享的模式创新,正诞生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360摄像头是市场明星产品,竞品包括小米的小蚁、海康威视的萤石、联想的看家宝、中兴的小兴看看等几十家品牌。2017年双11,360智能摄像机的销量超15.8万台,自称销量市场第一。
水滴直播虽然并非360智能摄像头的必要功能,但作为一项增值服务,承担着一定营销功能。和竞品相比,水滴直播服务是360智能摄像头取得市场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诸多论坛中,不少人提及水滴直播功能增加了他们对于360智能摄像头的好感,一些人还把“水滴”和某些色情隐喻同时提及。
这也是为什么是360,而不是别家,遭受质疑的本质原因—— 360典型商业模式与智能硬件规则之间的矛盾。
360以安全卫士起家,凭借免费+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2013年下半年,进军智能硬件市场。初试手机挫败后转变思路,从小件智能硬件切入。360摄像头因此问世,另有路由器、儿童安全手表、行车记录仪等产品,其安全产品线从PC软件、移动应用,延伸至硬件市场。
进攻智能硬件市场的战术仍是360式典型商业模式。在硬件产品上“免费”(售价等同成本价),以高性价比占领市场,再通过增值服务盈利。2015年7月,周鸿祎甚至宣布过摄像头免费,前提是使用360云服务。云服务、内容产品都是360在硬件市场上可选的盈利途径,水滴直播虽无明显的商业化方式、比如打赏,但反向为360摄像头带来可观销量。 360有足够实力维护摄像头的技术安全,其安全隐患存于商业模式当中。
通过摄像头获得大量用户,水滴直播进一步助推用户数量扩张,这套组合拳带来了智能硬件市场上的加速度,但也对内容审核能力提出了“量”和“度”的双重艰难考验——直播内容的量级难以用人力审核;内容尺度又与流量、销量之间存在矛盾。
这一切,都为监控直播的失控埋下定时炸弹。水滴直播危机最终能否得以化解,既取决于公司的价值观,也取决于在新技术、新商业和新竞争的影响下,如何对公众权益边界的重新确权。
把魔鬼装进盒子
舆论中有一派观点认为,360在监控直播中并不必承担主要过错,它只是提供产品和平台,并尽到了视频监控、直播的告知义务(开启直播功能需要经过实名认证、直播条款确认等五个步骤,并要求商户贴条提示),而涉嫌侵权的是使用摄像头进行监控直播的商户,以及把摄像头用于非法领域的用户。
“公共场合的公民隐私权有所限缩,但绝不意味着消费者走进一家有直播贴纸的餐厅,就等于放弃隐私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说。 “看到即默许”、 “张贴即授权”的方式,不能成为商家和平台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的借口。
目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在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平台责任方面的问题正越来越明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用户被侵犯隐私权后有权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连接等措施,若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需承担对扩大部分的损失责任。如涉及平台明知商家侵权,则需与商家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
但舆论分歧仍未消除,近年来,每当互联网商业与公众利益发生剧烈冲突时,总有观点争论,作为工具和平台的互联网方不应该遭到“做恶”的指责。从百度医疗搜索,到携程捆绑销售,再到360水滴直播,三个案例看似互相孤立,但支持方都持有“菜刀无罪论”。
得到APP总编辑李翔认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体积和影响力对社会的渗透已到一定程度,但互联网公司仍采取小公司野蛮生长的方式,而社会对待“小孩”和“大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正在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企业随之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崇拜,若对其缺乏束缚,会不断挑起与公众利益的冲突。水滴直播危机揭示出新商业、新技术和新概念的背后,存在逾越商业伦理和监管法规的可能。
对于之前若干起类似事件,途径不外乎都是——从民愤开始到企业致歉、调整再到监管出手。以360为例,从爆发舆论危机开始,到最终以关停水滴直播平台为结束,他们选择了用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解决争议。
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死亡将很快被人遗忘,但公司与公众置于你死我活的对立面,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除了企业竞争中的自律,更有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通过更完善的法律和行业规范,形成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的监管制约,把魔鬼装进盒子里。
(本刊记者 张瑶 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