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法治是唯一信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将80岁的老人,历尽人生波折。在他身上,既有法学大家的操守,也不乏应对复杂现实的策略。他会用智慧的表达,以期事半功倍。
  江平说自己不至于为了某一理想走上最决绝的道路,除了“没有这个勇气”,他也考量了这种方式的效果。
  无论政治还是民粹的力量,都不足以改变江平对法治的信仰,因为它是民主与自由的载体。
  江平说,经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看政治也好,看国家前途也好,都有两方面的经验,这是他人生很大的特点
  
  前不久,《南方周末》举办“中国梦践行者”致敬典礼,法学家江平是其中最年长的“践行者”。他从幕布后走到前台时,没看清脚下的台阶,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主持人白岩松不失时机地借题发挥:江老师一路走来,虽然也有坎坷,但是,你看他“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舞台中间”。
  这个插曲,倒真像是这位老人的人生写照。
  去年年底,年届80的江平患了中风,出院后腿脚不如以往灵便。送记者出门时,他走起来有点摇晃。其庞大的身躯对于饱经风霜的两腿,像是一个负担。腿脚给他带来的麻烦,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存在,但这却往往让人因之对江平更添几分敬意。
  1990年12月底,江平60岁生日。在学生们为其操办的生日晚会进入高潮时,大家要求江平表演一个节目。他装着假肢的一条腿看起来不太灵便,却非常坚定地走上前来,唱了一首英文歌曲,叫“我们决不动摇”。“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升华!”当时在现场的学者说。
  
  几番剧痛,看淡得失
  
  江平人生的前两个分水岭,都与右派有关:1957年被划为右派,他被打入“敌对的阵营”;1978年右派摘牌,他又被拉入“人民的阵营”。1990年被免职后,他不希望自己属于任何一派,完全独立。
  对江平来说,1957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与他相熟的几位业内人士表示,江平此后的很多行为,或许都能在这年找到解释。
  1956年,江平带着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从苏联学成归来。江平1951年被选中赴苏联留学,不知5年后国内风云已变。当时,中国正在以整风的名义“引蛇出洞”,“给党提意见”一时风行。
  在领导的授意下,江平和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江平留苏归来后进入该校)的另外19名年轻教师,写了一张大字报,内容共有5条,包括成立整风委员会、鼓励中层干部向党提意见以及建议工会由选举产生等。大字报一开始广受好评,校领导也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风向突变,原本被鼓励的“给党提意见”被定性为“对党恶毒攻击”,积极建言者纷纷被打成右派。江平由于是该校第一张教师大字报的始作俑者,当然未能幸免。在试图将其划入右派时,组织上颇为头疼——江平之前的经历“又红又专”,不仅18岁就参加革命,还被选为赴苏联的第一批留学生。学校专门为此召集了一次会议,最后终于在其教育经历中找到了“源头”。
  江平在国内所受的最重要的两段教育,都是在教会学校上的。中学时就读于崇德中学,这是一所由中华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民主自由之风甚浓,正是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江平18岁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一个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他说自己当时参加革命的意愿有两个,“一个是(实现中国)物质上的富强,一个是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江平后来考入燕京大学,这又是一所教会学校,民主之风同样领国内之先,其创始人就是后来成为美国驻中国大使的司徒雷登。
  手握这两个罪证,学校给江平定性为“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对于这一定性,江平说既服又不服。服的是,这大体就是自己的思想根源,不服的是,为什么民主自由就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前自己参加革命,不就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吗?“当时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在我的思想中始终是一个疙瘩。”
  江平说,被划为右派,是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有时还在梦中杂乱地回放着那惊心动魄的情景,醒来仍心有余悸。”让他颇为感慨的是,他留苏本来应该有6年时间,为了早日回国工作,在5年之内修完了课程,没想到努力学习的结果是“抢到了一顶右派的帽子”。如果在1957年7月份回国,国内反右形势已明朗,他不会傻到要自投罗网。
  被划为右派还带来了另一场灾难,他新婚的妻子在组织的压力下提出离婚。两人在留苏期间相识,欲在留学期间结婚未获批准,于是回国结婚,却没想到婚姻如此短命。
  遭遇双重打击的江平被派往西山劳动。一天,江平去铁轨边拿钢丝绳,不远处的火车突然间滑行下来,毁掉了江平的一条腿。
  江平说:“从1957年到1978年,这期间我该失去的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也失去了,最低谷时,除了这条命,其他所有的都失去了。”这个“最低谷”,说的就是1957年。
  接二连三的灾难,在江平看来“还是可以忍受”,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有了些变化,“我可以说是从火车轮子底下捡回了一条命,这让我觉得对人生应该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多活一天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有了这样一个乐观的态度,我们就不会再去为某些东西的得失而烦恼,也就有精力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执拗信仰与委婉表达
  
  与1957年不同的是,1990年的转折带给江平的,是释然。他在当天全体教师大会上说:“终于被免去了职务,我好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感到了一种特别的轻松。”
  这一事件给江平带来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说,如果说自己的人生要找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追求民主自由算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只是有时候激烈一点,有时候隐性一点。1990年以后,这些从年轻时期开始累积的基因开始发酵,“它超过了对很多利益的考量。”
  早在苏联留学期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就引发了江平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昨天还是一个伟人,今天就成了一个杀人犯?”思考的结果是,这并非斯大林个人的原因,而有制度的推手在里面。
  22年的右派经历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想:“中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江平说,自己给人生的一个大的准则是尽量不说违心话,尽量不做违心事。“在政治运动横行的时代,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是很不容易的。”在那些日子里,他秉持的一个原则是“政治条件不好,就不说话”。
  到了90年代,江平认为说话的余地已经很大了。他说,自己对形势有一个大的判断,就是中国不可能再有1957年那种风险了。“不会被抓起来,不会被戴帽子,中国不会再出现反右的运动了。这跟自己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有关。”
  与他相熟的律师张星水说,江平不仅是一个长于思考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善于选择表达的人。“他会权衡表达的风险和效果,以期事半功倍。”
  张星水认为,江平的这种态度,让他在官方和民间都沦为“少数派”,“官方认为他有些激进,民间则认为他有些保守”。
  曾经在2003年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直选的张星水承认,自己在2001年到2005年非常激进,虽然也是有序的表达,却是“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的”。江平与他做了很多沟通,从2007年开始,张星水趋于缓和的表达。
  
  一位前辈的眼神
  
  江平所参与的公共事件,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法律逻辑,从而用这一逻辑去驳斥其他的逻辑。被驳斥的逻辑里,既有政治的逻辑,也有民粹的逻辑,后者让他显得更与众不同。在2008年10月一次讲座的提问环节,有听众问起他对杨佳案的态度,他说:“我完全同意上海市高院的二审判决结果。”一位听众旋即站起:“假如我手里有一个鸡蛋,我一定会向您扔过去。”江平在重庆“钉子户”事件上的“护法”言论,也同样惹来了如潮的非议。
  “他对法治的信仰已经深入骨髓,”张星水说:“任何其他的力量都不足以改变这种信仰,无论是政治的力量,还是民粹。”
  而这种信仰背后的动力,还是民主与自由。在江平看来,“法治的基本东西,无非是民主和自由这两个基因。”
  “民主说透了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就是要创造一种制度,使人们能够去选择一个最好的政治家来领导中国。而这种制度应当是透明的、公开的。”
  他说,自己过去不太尊重政治家,近些年才发现,法律人要躲避政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没有政治理念的法律人可以在有关执法的是非判断上很清醒,但却可能在所执行的法是善法或恶法上判断很不清醒,这并不奇怪。”
  在中国法治的进程上,江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进两步、退一步”。“这就是说,你进得要是太快的话,可能就被别人反对掉了。只有进一步,妥协一些;再进一步,再妥协一些。不可能设想任何东西都是笔直地、不断地往前进,这不太可能。所以,前进和妥协,改革和妥协都是正常的。”
  在江平看来,“前进的两步”主要来自于民间的推动,“但推动的程度,还要取决于领导人的认可。”
  他坚持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只能循序前进,只能在目前的体制内进行。“中国这么大,一旦出现了极度的混乱,那中国是非常难以想象走向何方的。中国如果走到这一步——可以到你的床上踏上一只脚,可以随时把你的财产没收,穷人再搞一次革命,财产再一次分配——我想这不能够带来民主,恰恰是走向了它的反面。”
  江平说,60年前,自己为了民主、自由而呐喊,60年后,这一目标仍然未变。“好在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就是新闻媒体采访多一点。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来宣扬法治理念。”
  江平所能利用的另外一块平台,是演讲。“相比起写文章来,我更喜欢在讲台上发挥我的思想。”他说。
  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毕业生这样描绘江平演讲的现场气氛:“现场热烘烘的,让人虽然冒汗却移不开步,我们便如善男信女一般,听着先生布道,感觉是听了天籁之声,只知道它熨平了我的五脏六腑,让人有一种本能的冲动。”
  去年冬天因中风住了两个月的院后,江平说现在已经是“保命第一”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起到了铺石筑路的作用,现在已接近完成我们的使命,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希望青年人接过接力棒。”
  采访过程中,江平经常会陷入沉思。除了斟酌字句外,还有去年末的中风留下的后遗症。“没有像过去那么敏锐了。”★
其他文献
结婚,重组家庭,生孩子,置办年货,当然还有新年梦想。对于北川人,这注定是一个特殊而不平凡的新年    临近年关,朱荣冬一家迎来了几个重要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她已经两个月没有梦见自己的儿子了。  之前,她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梦:她蹲下身,背起自己的儿子,使劲地往前跑,却被无边无际的废墟淹没。惊醒后,她和丈夫就抱着儿子的照片哭。  儿子镶嵌在镜框里,搁在电视机后——一个既不显眼又能轻
91岁高龄的周苏菲,最近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尽管很吃力,但身为马海德基金会荣誉理事长,没人能替代她的这项工作——为了纪念今年9月26日、她已故丈夫马海德的百年诞辰,有两部即将出版的书稿等待着她的最终定夺。  70年前,八路军女战士周苏菲在延河边与投身中国革命的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结为伉俪。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的马海德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与研究,先后获得美国达米恩-
饶毅 1962年出生,江西人,著名生物学家,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饶毅2007年从美国全职回国,被看成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  这个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体制对于个人发展的优越性。  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
4个空巢老人,拼家过日子,80多岁了,把日子过得有色有声    “阿拉(宁波方言‘我们’)会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去世。”说这话时,今年86岁的夏友声眼眶湿润了。  2008年7月初,浙江宁波镇海区蛟川街道石塘下村的动迁安置点,迎来86岁的夏友声、84岁的周忠南、82岁的胡仁浩、74岁的夏友发,4位丧偶老人组成的“特殊家庭”正式入住。  这个安置点与4位老人的旧居地点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安置点有
“社工”,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它的出现具有将部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还于社会的意义    深圳市罗湖区委大楼。王娟挤进电梯,到达第15层的妇联办公室,泡一杯茶,坐定,时针尚未指向九点,打开电脑,接着完成昨天的各种报表。  这个27岁的武汉女孩,举手投足和办公室的其他女公务员并无区别。其实,她并不是一名公务员。她是深圳市罗湖区妇联从一家非政府机构—
当塞尔维亚选择了一条通往西方的路,卡拉季奇就从神话变成了负累    拉多万·卡拉季奇,一个差不多被遗忘的名字。  7月22日,塞尔维亚总统府发布简短声明,逃亡13年的波黑塞族前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21日晚已经在塞尔维亚被捕。  逮捕过程如同声明的措辞一样平静。法新社说,当时卡拉季奇是在贝尔格莱德市郊的一辆公交车上,完全没有抵抗。他“胡子很长,头发染成黑色,带着一个旅行箱,看来准备好了要离开”。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显露。“后危机”时代,原有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能否持续?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继续依赖出口拉动将面临何等阻力?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开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方,传承发展了此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  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领域正在萌发深刻的变革,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亦随之变化。企业社会责
根据国务院文件,2010年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得到基本解决。期限将至,求索之路仍然漫漫    申请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大门暂时关闭。  3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加上第一批,共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央财政将对这44个城市提供财力性转移支付,以帮助他们从资源枯竭、社会问题丛生的泥淖中转型,重新焕发出活力。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
“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改造昆明的步履仍然急促。继2009年5月初,昆明面向国内外招聘40名经济学博士到昆明挂职任副县长的余响未了,5月20日,“2009昆明·北京投资洽谈会”上,仇和又收获了281亿的招商业绩。与此同时,昆明市修桥架路、改造城市的推土机,正日夜兼程。  毋庸置疑,被仇和改造下的昆明,也正如被仇和改造过的宿迁一样,日新月异。这种改造是地方谋求改革的突破,还是沿袭“强人政治”的硬干
提名理由★当垃圾焚烧成为城市中的敏感话题,引发反对派民众与政府发生冲突之际,“垃圾专家”兼人大代表王维平拿出了自己可行性报告,以“垃圾参政者”的姿态,试图参与决策,从而开启了从冲突走向对话的“破局之旅”。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生民众与政府间的冲突并不罕见,中国真正缺少的就是这样以理性建立沟通的人。  人物简介:王维平,61岁。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