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2015年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局部晚稻受灾的3种主要类型,分析了晚稻受灾的三大主要原因,提出了晚稻防灾对策,以期为晚稻获得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晚稻;受災类型;原因;对策;浙江绍兴;柯桥区;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060-02
绍兴市柯桥区王坛、稽东2个镇地处绍兴市区南部,群山连绵,山体抬升强烈,一般海拔300~400 m,高的村海拔达600 m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6.9%,是山清水秀的山区农业乡镇。由于独特的环境与气候条件,在大田生产上,一般农户主要采取一熟制单季稻或二熟制玉米的种植模式;种粮大户主要采取小麦—单季晚稻或早稻—连作晚稻的二熟制种植模式。2015年,由于多种因素,王坛、稽东2个镇局部区域发生了多种形式的晚稻受灾减产情况,给农户造成了较大损失。为此,笔者会同区农技推广专家开展了减产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1 受灾主要类型
1.1 单季中稻“翘稻头”
王坛镇丹家村面积逾5.33 hm2的中浙优8号籼型杂交稻抽穗推迟,稻穗谷粒不结实,均呈空秕状,全部绝收。据区农技部门组织专家现场取样考查鉴定,该类型的空秕率高达73%,半饱结实率27%,产量绝收85%以上,属于典型的“翘稻头”类型。
1.2 单、双季稻穗颈瘟
王坛镇肇湖村近6.67 hm2直播单季晚粳秀水321穗颈瘟严重发生,病穗率高达94.4%,病情指数60.4,实际减产4 069.5 kg/hm2,穗颈瘟危害的产量损失率高达54.3%。稽东镇冢斜村一般农户直播单季晚稻秀水09穗颈瘟病穗率达71.1%,病情指数29.2,实际减产1 956 kg/hm2,产量损失率达24.3%。稽东镇冢斜村5.67 hm2机插连作晚稻宁88粳稻,调查结果显示,该类型田抽穗不结实的空秕率达65.9%,穗颈瘟病穗率84.33%,由于双重影响,该田因此减产3 823.5 kg/hm2,总体产量损失率达61%,且可收谷粒饱满度极低,基本失去商品产量价值。如此之重的晚稻穗颈瘟危害损失,虽然仅限于局部区域,但病田严重度是近35年以来最重之年。
1.3 单季杂交稻曲病
王坛镇王坛村超过6.67 hm2大秧移栽甬优538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穗发病率86.3%,减产3 531 kg/hm2,产量损失率高达34.2%。王坛镇喻宅村近6.67 hm2大秧移栽甬优12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穗发病率69.2%,该田减产2 668.5 kg/hm2,产量损失率高达25.7%。杂交水稻在本地种植多年,是农户比较喜欢种植的高产品种,但在2015年独特气候条件与山区小环境融合的情况下,也表现出明显弱点,造成了高产品种低产年的现象。
2 受灾原因
2.1 品种感病是基础
一是多数晚稻品种不抗稻瘟病病。2014年全省水稻发生叶瘟的品种为50个、发生穗瘟的为40个。本地南部山区近年种植的晚稻品种除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等杂交稻外,秀水321、秀水09、秀水134、嘉58、浙粳88、绍粳18、绍粳31、宁88等晚粳稻品种均表现为比较感病;二是杂交稻品种高感稻曲病。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虽然表现较抗穗颈瘟,但不抗稻曲病,抽穗前后如遇多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稻曲病流行。因此,2015年农户发生严重穗颈瘟和稻曲病,种植感病品种是内因和基础。
2.2 气候致病是主因
一是2015年梅雨季突出,6月30日至7月12日连续阴雨达11 d,雨量203 mm,导致感病品种叶瘟提早发生,病株率达97%~100%,同时为后期发生穗颈瘟积累了充足菌源基数。二是8月气温偏低,晚稻生长发育推迟。据王坛镇丹家村气象点观察,2015年8月平均气温≤23 ℃的天气达17 d、雨日达21 d,其中8月下旬连续11 d平均气温低于23 ℃,在高温季节出现这么长的持续低温天气极为少见,既推迟了晚粳稻生长发育和籼型杂交稻中浙优8号安全齐穗,又影响了稻曲病的适期防治,导致稻曲病感病品种遭受病菌大量侵染而引起稻曲病严重流行。三是9月气温持续偏低,连阴雨不断。这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既导致山区单季晚稻抽穗延迟,又促进了稻瘟病菌再次侵染,造成感病品种穗颈瘟严重发生[1-2]。
2.3 管理不当是助因
一是播种偏迟。从单季稻看,2015年南部山区单季晚粳稻多在6月上中旬播种,迟于常年,在2015年气温偏低的情况下,从山区特点看更显得太迟。从连作晚稻看,由于早稻成熟期受台风洪涝影响而延迟收割,加上“双夏”期间劳动力矛盾突出,连作晚稻没有得到及早插种,既影响了机秧苗素质,又推迟了连作晚稻生长发育。二是施肥不当。部分农户氮肥施用偏多、偏迟,追肥结束期单季稻在8月下旬、连作晚稻在8月底至9月初,在气温偏低情况下,进一步延长了晚稻营养生长期,造成抽穗推迟,最终导致植株体内游离态上升,抗病力下降[3-4]。三是防病失时。在气候有利发病、晚稻容易感病的情况下,农户没有把握防病的最佳适期,未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尽管天气影响防治效果,但农户对病害的严重性重视度不够,缺乏随机应变能力,对以防为主的病害采取了以治为主的错误方法,导致穗颈瘟和稻曲病的大流行。
3 对策
综合2015年山区晚稻的减产特点与原因,为了确保高产、稳产,今后南部山区在晚稻生产上应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1-5]。
3.1 选用抗病良种
山区是稻瘟病易发区域,穗颈瘟气候型突出的灾害性病害。因此,山区在品种选用上应注重选用抗稻瘟病的高产品种,并注意合理布局、合理轮换,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同时做到病田不留种,病草及时处理,减少菌源基数。
3.2 适期偏早播种
山区海拔高、雾多露重、光照少、积温少,局部区域水资源紧缺。在晚稻生产上宜采取适期偏早播种,播种期掌握在5月中下旬,力争在梅季发足苗、发好棵,特别是水源紧缺的高海拔山区更要注意适期偏早播种,为确保安全齐穗奠定时间基础。
3.3 科学肥水管理
在施肥上要按照本地南部山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控氮稳磷增钾”基本要点,避免偏氮、偏多、偏迟施肥而造成晚稻贪青、拉长营养生长期,影响安全齐穗。在水浆管理上,重点抓好适时露田、搁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促进扎根、控制无效分蘖,为“苗数足而不过多、叶色淡绿不贪青”的高产长相奠定形态基础。
3.4 抓住防病适期
穗颈瘟、稻曲病都是穗期病害,均应有关键的预防适期,采取预防的方法,因此预防稻曲病应掌握在水稻20%主茎剑叶叶枕距零值期(即破口前7~10 d)及时进行第1次施药,预防穗颈瘟应掌握在水稻破口初期及时用药;2种病害在防治后的7~10 d,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及时进行第2次防治,以减轻危害损失。
4 致谢
本文承蒙绍兴市柯桥区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董涛海同志提供调查数据和指导,深表谢意!
5 参考文献
[1] 汤美玲,程旺大.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高产途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189-191.
[2] 禹盛苗,朱练峰,张钧华,等.粳稻甬优53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5-17.
[3] 王佳宝,董涛海.甬优12超级稻不同插种方式生长特点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13(6):43.
[4] 郑永利,施德,姚晓明,等.晚稻稻瘟病局部突发流行成因与治理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92-93.
关键词 晚稻;受災类型;原因;对策;浙江绍兴;柯桥区;2015年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060-02
绍兴市柯桥区王坛、稽东2个镇地处绍兴市区南部,群山连绵,山体抬升强烈,一般海拔300~400 m,高的村海拔达600 m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6.9%,是山清水秀的山区农业乡镇。由于独特的环境与气候条件,在大田生产上,一般农户主要采取一熟制单季稻或二熟制玉米的种植模式;种粮大户主要采取小麦—单季晚稻或早稻—连作晚稻的二熟制种植模式。2015年,由于多种因素,王坛、稽东2个镇局部区域发生了多种形式的晚稻受灾减产情况,给农户造成了较大损失。为此,笔者会同区农技推广专家开展了减产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1 受灾主要类型
1.1 单季中稻“翘稻头”
王坛镇丹家村面积逾5.33 hm2的中浙优8号籼型杂交稻抽穗推迟,稻穗谷粒不结实,均呈空秕状,全部绝收。据区农技部门组织专家现场取样考查鉴定,该类型的空秕率高达73%,半饱结实率27%,产量绝收85%以上,属于典型的“翘稻头”类型。
1.2 单、双季稻穗颈瘟
王坛镇肇湖村近6.67 hm2直播单季晚粳秀水321穗颈瘟严重发生,病穗率高达94.4%,病情指数60.4,实际减产4 069.5 kg/hm2,穗颈瘟危害的产量损失率高达54.3%。稽东镇冢斜村一般农户直播单季晚稻秀水09穗颈瘟病穗率达71.1%,病情指数29.2,实际减产1 956 kg/hm2,产量损失率达24.3%。稽东镇冢斜村5.67 hm2机插连作晚稻宁88粳稻,调查结果显示,该类型田抽穗不结实的空秕率达65.9%,穗颈瘟病穗率84.33%,由于双重影响,该田因此减产3 823.5 kg/hm2,总体产量损失率达61%,且可收谷粒饱满度极低,基本失去商品产量价值。如此之重的晚稻穗颈瘟危害损失,虽然仅限于局部区域,但病田严重度是近35年以来最重之年。
1.3 单季杂交稻曲病
王坛镇王坛村超过6.67 hm2大秧移栽甬优538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穗发病率86.3%,减产3 531 kg/hm2,产量损失率高达34.2%。王坛镇喻宅村近6.67 hm2大秧移栽甬优12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穗发病率69.2%,该田减产2 668.5 kg/hm2,产量损失率高达25.7%。杂交水稻在本地种植多年,是农户比较喜欢种植的高产品种,但在2015年独特气候条件与山区小环境融合的情况下,也表现出明显弱点,造成了高产品种低产年的现象。
2 受灾原因
2.1 品种感病是基础
一是多数晚稻品种不抗稻瘟病病。2014年全省水稻发生叶瘟的品种为50个、发生穗瘟的为40个。本地南部山区近年种植的晚稻品种除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等杂交稻外,秀水321、秀水09、秀水134、嘉58、浙粳88、绍粳18、绍粳31、宁88等晚粳稻品种均表现为比较感病;二是杂交稻品种高感稻曲病。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虽然表现较抗穗颈瘟,但不抗稻曲病,抽穗前后如遇多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稻曲病流行。因此,2015年农户发生严重穗颈瘟和稻曲病,种植感病品种是内因和基础。
2.2 气候致病是主因
一是2015年梅雨季突出,6月30日至7月12日连续阴雨达11 d,雨量203 mm,导致感病品种叶瘟提早发生,病株率达97%~100%,同时为后期发生穗颈瘟积累了充足菌源基数。二是8月气温偏低,晚稻生长发育推迟。据王坛镇丹家村气象点观察,2015年8月平均气温≤23 ℃的天气达17 d、雨日达21 d,其中8月下旬连续11 d平均气温低于23 ℃,在高温季节出现这么长的持续低温天气极为少见,既推迟了晚粳稻生长发育和籼型杂交稻中浙优8号安全齐穗,又影响了稻曲病的适期防治,导致稻曲病感病品种遭受病菌大量侵染而引起稻曲病严重流行。三是9月气温持续偏低,连阴雨不断。这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既导致山区单季晚稻抽穗延迟,又促进了稻瘟病菌再次侵染,造成感病品种穗颈瘟严重发生[1-2]。
2.3 管理不当是助因
一是播种偏迟。从单季稻看,2015年南部山区单季晚粳稻多在6月上中旬播种,迟于常年,在2015年气温偏低的情况下,从山区特点看更显得太迟。从连作晚稻看,由于早稻成熟期受台风洪涝影响而延迟收割,加上“双夏”期间劳动力矛盾突出,连作晚稻没有得到及早插种,既影响了机秧苗素质,又推迟了连作晚稻生长发育。二是施肥不当。部分农户氮肥施用偏多、偏迟,追肥结束期单季稻在8月下旬、连作晚稻在8月底至9月初,在气温偏低情况下,进一步延长了晚稻营养生长期,造成抽穗推迟,最终导致植株体内游离态上升,抗病力下降[3-4]。三是防病失时。在气候有利发病、晚稻容易感病的情况下,农户没有把握防病的最佳适期,未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尽管天气影响防治效果,但农户对病害的严重性重视度不够,缺乏随机应变能力,对以防为主的病害采取了以治为主的错误方法,导致穗颈瘟和稻曲病的大流行。
3 对策
综合2015年山区晚稻的减产特点与原因,为了确保高产、稳产,今后南部山区在晚稻生产上应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1-5]。
3.1 选用抗病良种
山区是稻瘟病易发区域,穗颈瘟气候型突出的灾害性病害。因此,山区在品种选用上应注重选用抗稻瘟病的高产品种,并注意合理布局、合理轮换,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同时做到病田不留种,病草及时处理,减少菌源基数。
3.2 适期偏早播种
山区海拔高、雾多露重、光照少、积温少,局部区域水资源紧缺。在晚稻生产上宜采取适期偏早播种,播种期掌握在5月中下旬,力争在梅季发足苗、发好棵,特别是水源紧缺的高海拔山区更要注意适期偏早播种,为确保安全齐穗奠定时间基础。
3.3 科学肥水管理
在施肥上要按照本地南部山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控氮稳磷增钾”基本要点,避免偏氮、偏多、偏迟施肥而造成晚稻贪青、拉长营养生长期,影响安全齐穗。在水浆管理上,重点抓好适时露田、搁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促进扎根、控制无效分蘖,为“苗数足而不过多、叶色淡绿不贪青”的高产长相奠定形态基础。
3.4 抓住防病适期
穗颈瘟、稻曲病都是穗期病害,均应有关键的预防适期,采取预防的方法,因此预防稻曲病应掌握在水稻20%主茎剑叶叶枕距零值期(即破口前7~10 d)及时进行第1次施药,预防穗颈瘟应掌握在水稻破口初期及时用药;2种病害在防治后的7~10 d,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及时进行第2次防治,以减轻危害损失。
4 致谢
本文承蒙绍兴市柯桥区农技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董涛海同志提供调查数据和指导,深表谢意!
5 参考文献
[1] 汤美玲,程旺大.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高产途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189-191.
[2] 禹盛苗,朱练峰,张钧华,等.粳稻甬优53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5-17.
[3] 王佳宝,董涛海.甬优12超级稻不同插种方式生长特点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13(6):43.
[4] 郑永利,施德,姚晓明,等.晚稻稻瘟病局部突发流行成因与治理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