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50年的日子。
1月31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省政协委员、作家黄亚洲一份《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建议函》上批示说:“雷锋事迹感人至深,雷锋精神影响深远。今年是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亚洲同志创作的长篇小说《雷锋》很有意义,对此要给以重视和支持。”
近日,笔者采访了刚由外地出席“学雷锋论坛”回到杭州的黄亚洲,从中了解到一段他满怀深情写《雷锋》的故事。
与“雷锋”面对面
2008年,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后,文艺创作队伍也陆续前往灾区采访创作。此时,黄亚洲受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之约,签署合同,创作电视连续剧《雷锋》。
第二天,黄亚洲作为中国作家采访团的成员,匆匆飞赴灾区,投身到了触目惊心的废墟和众志成城的呼号之中。他在都江堰、绵阳、绵竹、北川、什邡、汉望的瓦砾间穿梭的那10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不知遇到了多少穿消防红的、穿橄榄绿的、穿天使白的和穿公安蓝的活雷锋……在黄亚洲当时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里面出现的“雷锋”,仅仅是他们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黄亚洲亲眼目睹的或是他事后采访的,都是这样的一些“雷锋”:在废墟中十指磨破露出骨头的消防勇士、奋不顾身冲进摇摇欲坠的危楼或者从高空“盲降”的部队官兵、组织“敢死队 ”抢救伤残者的满眼血丝的基层干部、家人遇难仍维护着社会秩序的公安干警、自掏腰包奔往灾区的青年志愿者、怀里紧紧搂着学生自己却已经停止呼吸的老师。面对这些新时代的雷锋,黄亚洲等采访团成员经常是热泪盈眶。在写作《对不起,张米亚,我们要锯你》这首诗时,他甚至数度哽咽。他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并在汶川大地震尚没有满一个月的时候,就出版了个人诗集《中国如此震动》。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胜利飘扬了六十年之后,黄亚洲觉得:当代社会在面临各种困难、灾害和大是大非面前,“雷锋”就会大量涌现,主流价值观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在推进着,中国公民思想的基本面始终是阳光的、健康的、坦诚的。黄亚洲强调说:“这种爱心和人道关怀,当然也包括不息的批评、探索、建议、提案和呼吁,人民强大的声音与强大的祖国同在,雷锋精神与时代同步前进,新时代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这是铁的事实。 ”
黄亚洲一回到西子湖畔,就打电话向制片方再次承诺:“雷锋题材,我认了!我一定会全力写好这个剧本的。 ”
熟悉黄亚洲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激情的作家。
探寻雷锋的踪迹
在结束灾区紧张采访任务的第三天,黄亚洲又飞赴东北各地,探寻雷锋当年留在那里的踪迹,多次与雷锋的老战友座谈。黄亚洲激动地对笔者说:“当你面对那些老人脸上纯朴的皱纹的时候,你就像是在触摸一段真切的岁月的年轮。”
雷锋战友乔安山紧紧握着他的手说:“黄作家,现在的青年人、孩子们,不是不提雷锋,而是都在念叨着雷锋呢。你看,这么多的单位接连不断地邀请我去宣讲雷锋精神,我喉咙都讲哑了! ”.
雷锋在新兵连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时任技术连连长的杜玉琛说:“我至今回忆起雷锋来,还是历历在目。雷锋当兵共两年零八个月,在营口生活近一年,雷锋入伍后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在营口。”
雷锋老战友张时扬回忆说:“是我把雷锋和其他新兵从营口火车站接到营房的。一天上午,我接到团部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新兵,星期天到营口火车站候车室做好事不留名,车站的工作人员和旅客深受感动,团部要求一定要查找到。我后来在新兵连把这个小战士‘挖’了出来,他就是雷锋。 ”
使黄亚洲特别感动的是,一位雷锋所在部队的教导员在座谈会上突然站起来,双手举着一张自制的“雷锋卡”,坚持要授予黄亚洲,说:“您肯写雷锋,您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您有功劳,我们就要把‘雷锋卡’授予您! ”
黄亚洲对他们说:“你们想想,我能不写雷锋吗?你们再想想,我能不写好《雷锋》吗? ”
从东北回来后,黄亚洲没过几天又马不停蹄赶往湖南,在雷锋的家乡采访。
当黄亚洲踏入雷锋故居的那间黑乎乎的泥墙茅屋,管理员告诉说,这佃户屋是根据老辈人回忆按当年模样翻造的。确实也是这样,一座破茅屋不可能维持七八十年的寿命。原先叫“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村”的雷锋家乡,早已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雷锋当年的小学同学、同村人当中,黄亚洲细细地探究雷锋真实的足迹。他提一些古怪的问题:“那个压迫雷家的唐家老地主,真的被开了斗争会吗?被枪毙了吗? ”“雷锋有绰号吗?”“解放以后,翻了身的雷锋还有受委屈的地方吗?”许多真实的答案,与曾经出版的林林总总的雷锋故事、雷锋纪实文学中的描绘,是不完全一样的,有许多素材是黄亚洲第一手“挖”到的。
黄亚洲对笔者说:“长篇小说的文体,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物的安排需要‘杂取’,需要典型化,但是,从本质上说,也许更逼近一个真实的雷锋。 ”
倾情倾力写《雷锋》
在“雷锋精神”不会消逝这样的信念激励下,黄亚洲开始挥笔创作《雷锋》电视剧本,以及同名长篇小说。
黄亚洲擅长写诗和小说,当然影视文学也是强项。他曾因创作电影《开天辟地》、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长篇小说《建党伟业》等许多文学、影视作品,而荣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
黄亚洲充满激情地在他的《雷锋》剧本和小说里,以文学的清新笔调,向读者捧出了一个生动的雷锋和一大批活跃在雷锋身边的人物。雷锋自不用说,雷锋周围的首长领导、同事战友、乡邻群众的描绘,也是十分饱满鲜活。无论是雷锋年幼时的母亲、哥哥、彭乡长和六叔公一家,在团山湖农场认的“姐姐”,在北上火车中认的“妹妹”,乃至到部队后的吴政委、关指导员、虞连长、战友乔安山、同乡向秋生等人,包括雷锋做好人好事时遇见的无数普通老百姓,个个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与雷锋的成长交相辉映,真是不简单。
2010年下半年,黄亚洲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雷锋》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引起很大反响。辽宁营口市委外宣办的一位副主任、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位副团长,都说在阅读中连流了三次眼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连续广播这部长篇小说,听众互动踊跃,直至将黄亚洲专门请去北京作了一小时的访谈直播。
黄亚洲应邀出席全国许多地方的“学雷锋论坛”。有一次,一位来自美国的“洋雷锋”罗杰斯听了他的介绍后,用生硬的汉语说:“我要看您的书,还要与您合个影。 ”雷锋的第二故乡营口市的文明办、教育局、团市委等六部门联合下达文件,向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推荐这部优秀长篇小说,并发动读书征文、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奥运冠军、雷锋扮演者田亮还买了价值20万元的书,捐献给四川灾区的孩子们阅读。四川省委宣传部还将《雷锋》一书向社会推荐,并准备配送到全省“农村书屋”。
随后,黄亚洲编写的电视连续剧《雷锋》摄制完成,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受到好评。雷锋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曾经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精神在今天并没有消亡,并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黄亚洲所塑造的雷锋真实形象,又一次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很感动。
让我们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
1月31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省政协委员、作家黄亚洲一份《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建议函》上批示说:“雷锋事迹感人至深,雷锋精神影响深远。今年是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亚洲同志创作的长篇小说《雷锋》很有意义,对此要给以重视和支持。”
近日,笔者采访了刚由外地出席“学雷锋论坛”回到杭州的黄亚洲,从中了解到一段他满怀深情写《雷锋》的故事。
与“雷锋”面对面
2008年,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后,文艺创作队伍也陆续前往灾区采访创作。此时,黄亚洲受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之约,签署合同,创作电视连续剧《雷锋》。
第二天,黄亚洲作为中国作家采访团的成员,匆匆飞赴灾区,投身到了触目惊心的废墟和众志成城的呼号之中。他在都江堰、绵阳、绵竹、北川、什邡、汉望的瓦砾间穿梭的那10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不知遇到了多少穿消防红的、穿橄榄绿的、穿天使白的和穿公安蓝的活雷锋……在黄亚洲当时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里面出现的“雷锋”,仅仅是他们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黄亚洲亲眼目睹的或是他事后采访的,都是这样的一些“雷锋”:在废墟中十指磨破露出骨头的消防勇士、奋不顾身冲进摇摇欲坠的危楼或者从高空“盲降”的部队官兵、组织“敢死队 ”抢救伤残者的满眼血丝的基层干部、家人遇难仍维护着社会秩序的公安干警、自掏腰包奔往灾区的青年志愿者、怀里紧紧搂着学生自己却已经停止呼吸的老师。面对这些新时代的雷锋,黄亚洲等采访团成员经常是热泪盈眶。在写作《对不起,张米亚,我们要锯你》这首诗时,他甚至数度哽咽。他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并在汶川大地震尚没有满一个月的时候,就出版了个人诗集《中国如此震动》。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胜利飘扬了六十年之后,黄亚洲觉得:当代社会在面临各种困难、灾害和大是大非面前,“雷锋”就会大量涌现,主流价值观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在推进着,中国公民思想的基本面始终是阳光的、健康的、坦诚的。黄亚洲强调说:“这种爱心和人道关怀,当然也包括不息的批评、探索、建议、提案和呼吁,人民强大的声音与强大的祖国同在,雷锋精神与时代同步前进,新时代的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这是铁的事实。 ”
黄亚洲一回到西子湖畔,就打电话向制片方再次承诺:“雷锋题材,我认了!我一定会全力写好这个剧本的。 ”
熟悉黄亚洲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激情的作家。
探寻雷锋的踪迹
在结束灾区紧张采访任务的第三天,黄亚洲又飞赴东北各地,探寻雷锋当年留在那里的踪迹,多次与雷锋的老战友座谈。黄亚洲激动地对笔者说:“当你面对那些老人脸上纯朴的皱纹的时候,你就像是在触摸一段真切的岁月的年轮。”
雷锋战友乔安山紧紧握着他的手说:“黄作家,现在的青年人、孩子们,不是不提雷锋,而是都在念叨着雷锋呢。你看,这么多的单位接连不断地邀请我去宣讲雷锋精神,我喉咙都讲哑了! ”.
雷锋在新兵连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时任技术连连长的杜玉琛说:“我至今回忆起雷锋来,还是历历在目。雷锋当兵共两年零八个月,在营口生活近一年,雷锋入伍后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在营口。”
雷锋老战友张时扬回忆说:“是我把雷锋和其他新兵从营口火车站接到营房的。一天上午,我接到团部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新兵,星期天到营口火车站候车室做好事不留名,车站的工作人员和旅客深受感动,团部要求一定要查找到。我后来在新兵连把这个小战士‘挖’了出来,他就是雷锋。 ”
使黄亚洲特别感动的是,一位雷锋所在部队的教导员在座谈会上突然站起来,双手举着一张自制的“雷锋卡”,坚持要授予黄亚洲,说:“您肯写雷锋,您就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您有功劳,我们就要把‘雷锋卡’授予您! ”
黄亚洲对他们说:“你们想想,我能不写雷锋吗?你们再想想,我能不写好《雷锋》吗? ”
从东北回来后,黄亚洲没过几天又马不停蹄赶往湖南,在雷锋的家乡采访。
当黄亚洲踏入雷锋故居的那间黑乎乎的泥墙茅屋,管理员告诉说,这佃户屋是根据老辈人回忆按当年模样翻造的。确实也是这样,一座破茅屋不可能维持七八十年的寿命。原先叫“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村”的雷锋家乡,早已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从雷锋当年的小学同学、同村人当中,黄亚洲细细地探究雷锋真实的足迹。他提一些古怪的问题:“那个压迫雷家的唐家老地主,真的被开了斗争会吗?被枪毙了吗? ”“雷锋有绰号吗?”“解放以后,翻了身的雷锋还有受委屈的地方吗?”许多真实的答案,与曾经出版的林林总总的雷锋故事、雷锋纪实文学中的描绘,是不完全一样的,有许多素材是黄亚洲第一手“挖”到的。
黄亚洲对笔者说:“长篇小说的文体,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物的安排需要‘杂取’,需要典型化,但是,从本质上说,也许更逼近一个真实的雷锋。 ”
倾情倾力写《雷锋》
在“雷锋精神”不会消逝这样的信念激励下,黄亚洲开始挥笔创作《雷锋》电视剧本,以及同名长篇小说。
黄亚洲擅长写诗和小说,当然影视文学也是强项。他曾因创作电影《开天辟地》、电视连续剧《日出东方》、长篇小说《建党伟业》等许多文学、影视作品,而荣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
黄亚洲充满激情地在他的《雷锋》剧本和小说里,以文学的清新笔调,向读者捧出了一个生动的雷锋和一大批活跃在雷锋身边的人物。雷锋自不用说,雷锋周围的首长领导、同事战友、乡邻群众的描绘,也是十分饱满鲜活。无论是雷锋年幼时的母亲、哥哥、彭乡长和六叔公一家,在团山湖农场认的“姐姐”,在北上火车中认的“妹妹”,乃至到部队后的吴政委、关指导员、虞连长、战友乔安山、同乡向秋生等人,包括雷锋做好人好事时遇见的无数普通老百姓,个个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与雷锋的成长交相辉映,真是不简单。
2010年下半年,黄亚洲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雷锋》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引起很大反响。辽宁营口市委外宣办的一位副主任、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位副团长,都说在阅读中连流了三次眼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连续广播这部长篇小说,听众互动踊跃,直至将黄亚洲专门请去北京作了一小时的访谈直播。
黄亚洲应邀出席全国许多地方的“学雷锋论坛”。有一次,一位来自美国的“洋雷锋”罗杰斯听了他的介绍后,用生硬的汉语说:“我要看您的书,还要与您合个影。 ”雷锋的第二故乡营口市的文明办、教育局、团市委等六部门联合下达文件,向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推荐这部优秀长篇小说,并发动读书征文、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奥运冠军、雷锋扮演者田亮还买了价值20万元的书,捐献给四川灾区的孩子们阅读。四川省委宣传部还将《雷锋》一书向社会推荐,并准备配送到全省“农村书屋”。
随后,黄亚洲编写的电视连续剧《雷锋》摄制完成,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受到好评。雷锋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其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曾经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精神在今天并没有消亡,并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黄亚洲所塑造的雷锋真实形象,又一次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很感动。
让我们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