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学:前沿技术及应用研究

来源 :分子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纳米生物医学的进步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兴起,分子影像学呈现出与材料学、化学、医用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基因组学等多个学科紧密融合的发展态势,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分子显像剂迅速发展,以小分子、肽、抗体和适体修饰的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转化,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有重大突破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在精准诊疗中崭露头角,新一轮成像技术的升级能获取更多组织和分子层面的信息,进一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本文着重从光学和光声分子影像、磁共振分子影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分子影像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间变性室管膜瘤病例,最终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患者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67岁,其中<10岁的患者7例,>50岁的患者7例,呈两极分布;主要收集病例的颅脑MSCT平扫、MRI的T1WI、T2WI、FLAIR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幕上16例,幕下1例;形态分2型,囊实性11例,实质性6例。囊实性肿瘤形状多不规则,囊性部分与实性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联合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心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高危人群300例,分析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斑块及血清Lp-PLA2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颈动脉中膜厚度、斑块及血清Lp-PLA2预测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价值。结果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73例,冠心病发生率为24.33%;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比例、血清Lp-PLA2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CT(SEP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的增益价值及高剂量131I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