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开放的文化格局下,任何学科都不能固守阵地,而应以欢迎的姿态积极促进与其他学科的分享交流。本文试从美学与艺术人类学在艺术研究这一交叉领域上,探寻出两者融合的可能,进一步拓展美学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美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研究
一、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艺术”
美学作为以美和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西方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就作为哲学的附庸被思想家们纳入到思辨体系之中,他们从自身的哲学立场出发,运用逻辑思辨推演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繁复的美学理论,如“美是理式”、“美在比例”、“美的四因说”等。相较于“美”之学说的硕果累累,与美同属一宗,本应受到同等重视的艺术却明显受到冷落。尽管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令人炫目的精美的艺术品,但在这些思想家眼里,艺术并没有与诸如建筑、工匠等手艺和技巧区别开来。柏拉图即认为,真正的美只能存在于理性世界中的理式,与此相对,仅停留在低级感性层面的艺术则成为批判的对象,被指为“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是那些富有技艺的人出于模仿的本能创造的。在两人的叙述中,艺术独特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被隐匿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被抽象后空洞晦涩的概念描述。可见尽管这一时期的美学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范式,但这种对“美”进行形而上的思辨模式以及对艺术在审美互动过程的中介地位的忽视也为后世研究定下了无形的基调,自此“美”与艺术被人为地安置在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两端,“美”不断得到推崇,艺术的地位则一再下降,甚至在中世纪被渲染为欲望的撒旦。
直到18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由概念推演和逻辑论证堆砌起来的“宏大叙事”并不能解决在实际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要求“从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出发,对有关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具体问题作出解释或回答”。以鲍姆加登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为标志,感性终于战胜理性从而唤起人们的关注。这一阶段的美学研究开始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研究者们不再尊崇理性至上原则和“形而上”的思辨模式,而是转向对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研究,而艺术作为前者的载体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例如在康德美学系统中,对“美的艺术”的论述占据了大幅篇章,表明在康德那里已经有意识地将艺术与其他工艺区别开来,从而开启了艺术自律性的进程。尽管康德奠定了古典美学的基础,但现实中的美学现象只是用以研究审美心理的工具,其真正的性质与意義仍然受到忽视与抹杀。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世界地理的进步随之带来的对新大陆的发现以及在人类学、考古学等新兴学科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他者”文化引发了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美学研究的危机:一是从前对美与艺术的种种本体式预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希望以一种‘本质’去统合所有审美事实的渴望,在面对各种迥异的文化及其艺术时,出现了难以解释和框定的尴尬。”二是对审美趣味、审美心理以及共同感的说明也在有着与西方文明迥然不同的审美样式、审美表现的其他种族艺术形式带来的全新的审美感受的冲击下不攻自破。这些无不表明,在当今开放的文化格局中,传统美学不能再固守自身的研究领域,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积极实现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艺术”
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格罗塞、博厄斯、罗伯特·莱顿等人的努力下,艺术人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其所具有的与美学全然不同的理论资源和认知视角,使它成为观照艺术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因此相较于“艺术”在美学中的不得志,作为艺术人类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艺术”则有着诸多的不同:
首先体现在两者对艺术所持态度的不同。传统美学研究中的艺术因其具有的感官性、虚拟性一直受到标榜理性精神的美学的压制与批判,美学家们对其无不怀有又爱又恨的感情。而在艺术人类学世界里,不乏一些文字记述不发达的地区,这时艺术就成为凝结着当地社会结构、生活状态、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最好表征,艺术人类学家们在对这类艺术进行研究时无不怀着谨慎重视的心态,这无疑是对传统美学研究对具体艺术实践长期忽视的纠正。
其次表现为艺术内涵的扩大:传统的美学研究偏向于对绘画、雕刻、音乐等为数不多的经典艺术形式做静态地分析,很少顾及到仪式、歌舞或口头传颂等其他以动态形式存在的艺术类别;艺术人类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类型,它对从前不为人知的小型社会艺术表现能力的发掘使得美学的研究对象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在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小雕像以及现代土著民族的日常用品、装饰和仪式等器物以及行为”;
第三是赋予艺术更多的意义。在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更多的是强调它的欣赏功能以及对人心的影响力,但这种“强调美学的自足和艺术形式的自我陶醉无法意识到自身与世界、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场景的交流与关系。”,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脱离现实、自说自话;艺术人类学则更注重对艺术内容方面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只供欣赏的对象,更是其所处整个文化体系的表征,是向外界传达自身内涵的主动阐释者,“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艺术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是形成行为、规整行为和引发行为的行动系统,也是高度有效的表达思想的符合系统,是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
三、美学与艺术人类学在当代艺术研究上的融合
在当今消费主义和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普遍趋势下,对当前艺术现象的研究尤显迫切,但在传统美学思想的熏陶下对具体艺术实践的长期忽视以及传统美学话语与当今日新月异的艺术现象的出离,使得美学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与艺术批判中现出疲态。如何使理论与现象契合,如何使美学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分析可见,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是美学在当前形势下谋求自身发展的强烈吁求。进一步讲,两者在学科目标的设定上就存在着沟通的可能:美学的核心是“人”,“美的各种因素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转,这就是人。美离不开人,是人创造了美,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这一设定使得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人类学意味;艺术人类学则是“通过人类学的视野发掘文学、美术、戏剧、舞蹈、影视、建筑、音乐等文艺样式的‘人类性’和‘艺术性’”,其研究对象因关涉艺术而带有一丝美学意味,且其最终目的同样是“实现艺术本质的人类学还原”。因此两者尽管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对当下生活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共同切入为两者的联手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突破美学自身局限,实现美学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呢?笔者认为首先在面对一个美学现象时,要脱离应用传统美学范畴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与抽象归纳的简单思维模式。在当前的艺术研究中,有一部分人仍然停留在对艺术定义、标准、属性等基本性质的探讨中,为这些形式是否属于艺术而争论不休;或站在传统美学立场上对当前艺术现状中的物质性、娱乐性、感官性表现出强烈的蔑视和斥责,认为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价值观败坏、艺术水准下降的表征。其实对之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是必要的,但是对其全面否定则是言过其实。实际上,对这类艺术进行欣赏时不妨借鉴一下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其“首要的任务不是去捕捉欣赏者的心理反应,而是把握‘艺术行为’背后的人群的‘言说’方式以及如何阐释生命、经验、信仰等的理念。”只有深刻分析了导致这类艺术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充分发挥美学对当今主流文化走向的指导作用。
其次改变传统美学的研究模式,从书斋式的研究中走出去,加强对当今艺术现象的关注与考察。以往的美学研究总是在一个新现象出现时就急于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判断,尤其在当前文化、艺术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势下,很容易得出前后矛盾的结论。这都是由于对新型文化现象缺乏跟踪式调查从而失去对后期发展态势掌控的结果。在这方面,可以吸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例证分析等手段为己所用,全面搜集某类艺术相关的表現形式及其变形,在充分占有较为完整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分析,避免以偏盖全。这样一来,既能够根据艺术发展趋势及时补充理论,又能将理论真正应用到具体的艺术实践层面上。
第三,在世界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以往的艺术范畴遭到解构,艺术走下神圣的殿堂,进入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广告设计、产品包装、建筑装潢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以往 “贵族式”美学研究在这场日常生活审美化行动中失去了它的研究对象。究其原因,存在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美学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体系,而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视而不见,郑元者就曾指出“中国现代美学的学术空间有一个基本的缺环,那就是对现代中国的人生现实中的民间经验和民间艺术缺乏富有生机的美学思考。”实际上,真正富有中国特色、最能体现中国美学立场的正是民间艺术。在这方面,艺术人类学早已先行一步,他们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辽阔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风民貌,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特有的美学精神:知足、乐天、热爱生活等。因此中国美学当务之急是要积极从民间丰富的艺术资源中提取养料,借助艺术人类学手段,深刻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艺术独有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美学在一种世界逻辑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确认以及寻找中国美学的自主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不失为重建中国美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美学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为我们预设出未来中国美学发展的新图景,即改变旧有美学研究范式,在理论研究中融入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突破理论局限,加强对社会美学现实的关注,取材民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无穷的动力。
注释:
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云南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美】马尔库斯,迈尔斯编:《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9页
艾伦·P·梅里亚姆:《人类学与艺术》,《民族艺术》,1999(3)
凯·埃·吉尔伯特·库恩著:《美学史·序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郑元者:《无言的民间——中国民间艺术的人类学研究展望》
徐迎新:《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份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英】莱顿著.李东晔,王红译: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美】马尔库斯,迈尔斯编.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4]郑元者著.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8.
[5]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6]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7,4(第7卷).
[7]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
[8]徐迎新.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份认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9]方李莉.何谓艺术人类学[J].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
关键词:美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研究
一、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艺术”
美学作为以美和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西方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就作为哲学的附庸被思想家们纳入到思辨体系之中,他们从自身的哲学立场出发,运用逻辑思辨推演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繁复的美学理论,如“美是理式”、“美在比例”、“美的四因说”等。相较于“美”之学说的硕果累累,与美同属一宗,本应受到同等重视的艺术却明显受到冷落。尽管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令人炫目的精美的艺术品,但在这些思想家眼里,艺术并没有与诸如建筑、工匠等手艺和技巧区别开来。柏拉图即认为,真正的美只能存在于理性世界中的理式,与此相对,仅停留在低级感性层面的艺术则成为批判的对象,被指为“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是那些富有技艺的人出于模仿的本能创造的。在两人的叙述中,艺术独特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被隐匿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被抽象后空洞晦涩的概念描述。可见尽管这一时期的美学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范式,但这种对“美”进行形而上的思辨模式以及对艺术在审美互动过程的中介地位的忽视也为后世研究定下了无形的基调,自此“美”与艺术被人为地安置在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两端,“美”不断得到推崇,艺术的地位则一再下降,甚至在中世纪被渲染为欲望的撒旦。
直到18世纪,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由概念推演和逻辑论证堆砌起来的“宏大叙事”并不能解决在实际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要求“从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出发,对有关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具体问题作出解释或回答”。以鲍姆加登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为标志,感性终于战胜理性从而唤起人们的关注。这一阶段的美学研究开始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研究者们不再尊崇理性至上原则和“形而上”的思辨模式,而是转向对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研究,而艺术作为前者的载体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例如在康德美学系统中,对“美的艺术”的论述占据了大幅篇章,表明在康德那里已经有意识地将艺术与其他工艺区别开来,从而开启了艺术自律性的进程。尽管康德奠定了古典美学的基础,但现实中的美学现象只是用以研究审美心理的工具,其真正的性质与意義仍然受到忽视与抹杀。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世界地理的进步随之带来的对新大陆的发现以及在人类学、考古学等新兴学科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他者”文化引发了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美学研究的危机:一是从前对美与艺术的种种本体式预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希望以一种‘本质’去统合所有审美事实的渴望,在面对各种迥异的文化及其艺术时,出现了难以解释和框定的尴尬。”二是对审美趣味、审美心理以及共同感的说明也在有着与西方文明迥然不同的审美样式、审美表现的其他种族艺术形式带来的全新的审美感受的冲击下不攻自破。这些无不表明,在当今开放的文化格局中,传统美学不能再固守自身的研究领域,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积极实现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作为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艺术”
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格罗塞、博厄斯、罗伯特·莱顿等人的努力下,艺术人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其所具有的与美学全然不同的理论资源和认知视角,使它成为观照艺术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因此相较于“艺术”在美学中的不得志,作为艺术人类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艺术”则有着诸多的不同:
首先体现在两者对艺术所持态度的不同。传统美学研究中的艺术因其具有的感官性、虚拟性一直受到标榜理性精神的美学的压制与批判,美学家们对其无不怀有又爱又恨的感情。而在艺术人类学世界里,不乏一些文字记述不发达的地区,这时艺术就成为凝结着当地社会结构、生活状态、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最好表征,艺术人类学家们在对这类艺术进行研究时无不怀着谨慎重视的心态,这无疑是对传统美学研究对具体艺术实践长期忽视的纠正。
其次表现为艺术内涵的扩大:传统的美学研究偏向于对绘画、雕刻、音乐等为数不多的经典艺术形式做静态地分析,很少顾及到仪式、歌舞或口头传颂等其他以动态形式存在的艺术类别;艺术人类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艺术类型,它对从前不为人知的小型社会艺术表现能力的发掘使得美学的研究对象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在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小雕像以及现代土著民族的日常用品、装饰和仪式等器物以及行为”;
第三是赋予艺术更多的意义。在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更多的是强调它的欣赏功能以及对人心的影响力,但这种“强调美学的自足和艺术形式的自我陶醉无法意识到自身与世界、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场景的交流与关系。”,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脱离现实、自说自话;艺术人类学则更注重对艺术内容方面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只供欣赏的对象,更是其所处整个文化体系的表征,是向外界传达自身内涵的主动阐释者,“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艺术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是形成行为、规整行为和引发行为的行动系统,也是高度有效的表达思想的符合系统,是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
三、美学与艺术人类学在当代艺术研究上的融合
在当今消费主义和电子媒介大行其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普遍趋势下,对当前艺术现象的研究尤显迫切,但在传统美学思想的熏陶下对具体艺术实践的长期忽视以及传统美学话语与当今日新月异的艺术现象的出离,使得美学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与艺术批判中现出疲态。如何使理论与现象契合,如何使美学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分析可见,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是美学在当前形势下谋求自身发展的强烈吁求。进一步讲,两者在学科目标的设定上就存在着沟通的可能:美学的核心是“人”,“美的各种因素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转,这就是人。美离不开人,是人创造了美,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这一设定使得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人类学意味;艺术人类学则是“通过人类学的视野发掘文学、美术、戏剧、舞蹈、影视、建筑、音乐等文艺样式的‘人类性’和‘艺术性’”,其研究对象因关涉艺术而带有一丝美学意味,且其最终目的同样是“实现艺术本质的人类学还原”。因此两者尽管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对当下生活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共同切入为两者的联手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突破美学自身局限,实现美学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呢?笔者认为首先在面对一个美学现象时,要脱离应用传统美学范畴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与抽象归纳的简单思维模式。在当前的艺术研究中,有一部分人仍然停留在对艺术定义、标准、属性等基本性质的探讨中,为这些形式是否属于艺术而争论不休;或站在传统美学立场上对当前艺术现状中的物质性、娱乐性、感官性表现出强烈的蔑视和斥责,认为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价值观败坏、艺术水准下降的表征。其实对之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是必要的,但是对其全面否定则是言过其实。实际上,对这类艺术进行欣赏时不妨借鉴一下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其“首要的任务不是去捕捉欣赏者的心理反应,而是把握‘艺术行为’背后的人群的‘言说’方式以及如何阐释生命、经验、信仰等的理念。”只有深刻分析了导致这类艺术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充分发挥美学对当今主流文化走向的指导作用。
其次改变传统美学的研究模式,从书斋式的研究中走出去,加强对当今艺术现象的关注与考察。以往的美学研究总是在一个新现象出现时就急于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判断,尤其在当前文化、艺术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势下,很容易得出前后矛盾的结论。这都是由于对新型文化现象缺乏跟踪式调查从而失去对后期发展态势掌控的结果。在这方面,可以吸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例证分析等手段为己所用,全面搜集某类艺术相关的表現形式及其变形,在充分占有较为完整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理论分析,避免以偏盖全。这样一来,既能够根据艺术发展趋势及时补充理论,又能将理论真正应用到具体的艺术实践层面上。
第三,在世界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下,以往的艺术范畴遭到解构,艺术走下神圣的殿堂,进入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广告设计、产品包装、建筑装潢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以往 “贵族式”美学研究在这场日常生活审美化行动中失去了它的研究对象。究其原因,存在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美学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体系,而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视而不见,郑元者就曾指出“中国现代美学的学术空间有一个基本的缺环,那就是对现代中国的人生现实中的民间经验和民间艺术缺乏富有生机的美学思考。”实际上,真正富有中国特色、最能体现中国美学立场的正是民间艺术。在这方面,艺术人类学早已先行一步,他们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辽阔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风民貌,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特有的美学精神:知足、乐天、热爱生活等。因此中国美学当务之急是要积极从民间丰富的艺术资源中提取养料,借助艺术人类学手段,深刻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艺术独有的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美学在一种世界逻辑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确认以及寻找中国美学的自主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不失为重建中国美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美学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为我们预设出未来中国美学发展的新图景,即改变旧有美学研究范式,在理论研究中融入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突破理论局限,加强对社会美学现实的关注,取材民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无穷的动力。
注释:
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云南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美】马尔库斯,迈尔斯编:《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29页
艾伦·P·梅里亚姆:《人类学与艺术》,《民族艺术》,1999(3)
凯·埃·吉尔伯特·库恩著:《美学史·序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7卷第4期
郑元者:《无言的民间——中国民间艺术的人类学研究展望》
徐迎新:《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份认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英】莱顿著.李东晔,王红译:艺术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美】马尔库斯,迈尔斯编.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4]郑元者著.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8.
[5]何明.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J].云南社会科学2005,5.
[6]李波.艺术人类学与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7,4(第7卷).
[7]叶木桂.文艺人类学方法论[D].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
[8]徐迎新.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份认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9]方李莉.何谓艺术人类学[J].中华艺术论丛,第8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