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蛤仔,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它与缢蛏、牡蛎和泥蚶被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蛤仔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由于其具有生长快、移动性差、适应力强、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并且有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滩涂养殖贝类。同时,还可利用虾塘设施与对虾混养、轮养,也是一种不错的养殖模式。近年来蛤仔土池育苗获得成功,我国的蛤仔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如浙江省宁海地区2010年的蛤仔养殖面积达1万余亩,总产鲜蛤1万吨。
一、养蛤场的环境条件
蛤仔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沙泥底质(含细沙量70%~90%),滩地较硬,并有适量淡水注入,水温10~30℃,盐度18~28,流速40~100厘米/秒,退潮干露时间2~3小时左右的中、低潮区。底质变化大的流沙区、柔软的泥质海涂,以及大潮汛不能涨到的高潮区,均不宜选作蛤仔养殖场。
二、埕地整理
蛤苗播种前应对埕地进行整理,对靠近港道和潮下带低潮区的埕地边缘,要用芒草筑堤,以防洪水和潮流冲击,造成蛤苗流失。大片滩地也要用芒草围堤。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埕地要筑成畦条状,宽3~4米,高60厘米,畦间挖1米宽的水沟,便于播种和操作管理。同时,要捡去埕面上的石块、贝壳和杂草,填平洼地,耙松表土,便于蛤苗潜穴。然后在播苗前1个星期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茶籽饼(8千克/亩)泼洒埕地,杀灭有害生物。
三、蛤苗运输
运输蛤苗要捕养结合,即产苗区采苗时间应与养殖区的干潮蛤苗相衔接,尽量做到当潮洗苗,当天播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据试验,中苗在18℃离水后能存活48小时;而白苗在20℃离水后只能存活30小时。因此,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不然死亡严重。
根据各地经验,运输蛤苗要注意苗种质量。优质苗的特征是壳形狭长,稍扁,壳富光泽,无白色斑点;触之即双壳紧闭,感觉灵敏。苗种运输前应用海水将苗洗干净,清除苗中的碎壳和泥沙杂质;中苗和白苗同船装运时,应把个体大的中苗装在上层,而将个体小的白苗装在下层,这样可使舱面的空气到达舱底,使舱内空气对流,保持新鲜;运输蛤苗要选择气温较低的好天气,所装运的蛤苗用帆布遮盖,防止雨淋日晒,但不可盖严,否则会将蛤苗闷死;蛤苗装运量大,苗箩重叠层数多时,应安装鼓风机,使空气流通,提高蛤苗成活率。运输时间的长短要视气候,苗种大小和体质状况而定。气温23~28℃时,壳长1.5厘米左右的蛤苗经过2天的运输,播种成活可达90%。
四、播种季节与密度
1. 播种季节。蛤仔的播种季节,视运输条件与苗种类型而定。蛤苗播种越早越好。若当地产苗则全年都可播种。浙江、福建地区白苗从清明至立夏播种,中苗立冬前后播种,大蛤苗的播种期在立秋至白露这段时间,一般播种时节自农历3月中旬至4月中旬结束。
2. 播种密度。蛤苗播种密度应视养成场海区条件而定。低潮区敌害较多,蛤苗摄食时间长,可适当播密些;中潮区蛤苗摄食时间短,可稍稀些。一般低潮区可比中潮区多播30%左右。白苗个体小,成活率低,可适当多播一些。个体较大的蛤苗可少播一些。底质松软的滩涂比底质较硬的滩涂可多播一些。在苗种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播,以充分利用滩涂潜力,提高生长率。利用泥质滩涂养蛤,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这样在养殖过种中由于蛤仔的喷水作用使淤泥逐渐被水流带走,有利于改良滩涂底质,更有利于蛤仔生活。高潮区的埕地,干露时间长,摄食时间短,播种量应相应减少。
3. 播苗方法。蛤仔播种分为“干播”和“水播”两种。干播是在退潮后埕地干露时进行,尽量在快要涨潮时将蛤苗直接撒播在滩地上。水播是带水播苗。先将苗运到标志区(养殖区),潮未退尽之前,直接按量均匀地撒播。采用水播法,可以延长播种时间,同时操作简单,蛤苗成活率高。播苗宜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避免蛤苗被潮流冲走流失。但带水播苗适用于中苗和大苗,而不适用于白苗。白苗个体小不易播得均匀,易被潮流冲散,且潜穴率低。播苗时在蛤埕两边留出空地10~20厘米,以防蛤落入水沟。另外,播苗力求均匀;不宜在暴雨、烈日下播苗。
五、埕地管理
蛤仔壳薄,潜穴浅,易遭自然灾害威胁和生物敌害的袭击,因此要切实加强蛤仔养成期的管理,这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1. 移殖。移殖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养殖区,疏散放养密度,促进蛤仔生长。①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因白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7个月的养殖,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也随之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因此,应移殖到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密度,以加速其生长。②根据不同季节移殖,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埕保温性好、冬季蛤苗不易冻死和沙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蛤苗不易热死的特点,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将蛤苗移殖至合适的埕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取边收获,边移殖的方法进行。③移殖产前亲蛤,加快生长速度,亲蛤产卵排精后,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极易引起死亡。为此,应在繁殖季节之前,尽快把亲蛤移殖到饵料丰富、风浪平静的低潮区埕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2. 补苗。蛤苗下水后,应对埕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密度过稀或分布不均匀,就应及时补齐补足蛤苗,以确保单位面积的播种数,达到增产目的。
3. 防灾害与敌害。①防践踏。在夏季和蛤仔怀卵期,要实行封滩育贝,严禁人为进滩踩踏,以免引起蛤仔大量死亡。②防台风。建立在河口附近的养蛤场,容易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使海水盐度急剧下降,并夹杂大量泥沙冲入蛤埕,造成大批蛤仔被泥沙覆盖窒息而死或被潮水冲走。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整修埕地,清除埕面的淤泥积水,及时疏通沟道,保持潮流畅通。③防酷热。因埕地高低不平或在低潮浅滩附近,退潮后留有一层薄薄的海水,在烈日暴晒下水温常高达40℃以上,致使大量蛤仔被活活烫死。因此,要经常用推板将埕面推平,使退潮后不积水;或在蛤场周围筑堤蓄水,使埕面保持20厘米以上水深,可避免高温给蛤仔带来的危害。也可将蛤仔移至低潮区或沙质埕地度夏。④防敌害。蛤仔同其他贝类一样,也经常遭受各种敌害的捕食,尤其是一些肉食性贝类直接侵食蛤仔。浒苔、短齿蛤在埕面上大量繁殖、生长,会妨碍蛤仔生长和呼吸,甚至引起蛤仔窒息死亡。因此,要对食害蛤仔的生物敌害加强捕捉或用药物清除。
4. 日常管理。包括巡逻、填补埕面、修理堤坝、疏通水沟、驱赶鸟类、捕捉蟹类、螺类等。
六、收获
1. 收获季节。通常白苗经1~1.5年、中苗经0.5~1年的养殖,壳长达3厘米以上便可收获。一般在繁殖季节之前收获,北方地区多在11月份至次年3~4月份,南方3~4月份至9月份。
2. 收获方法。①锄洗法。适用于底质含泥较多的海滩。采收前将埕地分成若干小块,大小以操作方便为宜,在其周围筑高15厘米、宽30~40厘米的小堤,在地势低处留1出水口。出水口外挖坑,将竹帘平放在坑上,竹帘一端紧接出水口,另一端放上1只筐,堵死出水口。用齿耙将堤内泥沙一起翻松,然后将滩上储存的海水放入堤内,再用耙把翻起的泥沙耙细搅成浆,由于比重关系,蛤仔浮在泥土表层,这时可用推板把蛤仔推到出水口附近,扒开出水口,蛤仔便随着竹帘滤去泥水落进筐内,经过清洗分类后,便可运往各地销售。②荡洗法。适用于沙质埕地。荡洗分为荡蛤、跟蛤、筛蛤、挑运、淀壳5道操作工序,在荡洗前1天,先在蛤埕上每隔15米立1竹标。到第二天满潮时,将蛤荡放在滩上,顺潮流方向向前拖曳,当捞满后将蛤仔捞入篮中,如此反复进行。然后将捞到的蛤仔筛选,把不合格的蛤仔重新撒播在滩上继续养成,大的蛤仔倒入装有泥沙浆的木框中,经搅拌后使碎壳杂质沉淀,把浮上来的蛤仔捞出洗净,即可运销或进厂加工。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
一、养蛤场的环境条件
蛤仔养殖场,应选择风浪较为平静,潮流畅通,沙泥底质(含细沙量70%~90%),滩地较硬,并有适量淡水注入,水温10~30℃,盐度18~28,流速40~100厘米/秒,退潮干露时间2~3小时左右的中、低潮区。底质变化大的流沙区、柔软的泥质海涂,以及大潮汛不能涨到的高潮区,均不宜选作蛤仔养殖场。
二、埕地整理
蛤苗播种前应对埕地进行整理,对靠近港道和潮下带低潮区的埕地边缘,要用芒草筑堤,以防洪水和潮流冲击,造成蛤苗流失。大片滩地也要用芒草围堤。堤宽30~40厘米,高约25厘米。埕地要筑成畦条状,宽3~4米,高60厘米,畦间挖1米宽的水沟,便于播种和操作管理。同时,要捡去埕面上的石块、贝壳和杂草,填平洼地,耙松表土,便于蛤苗潜穴。然后在播苗前1个星期用漂白粉(15千克/亩)或茶籽饼(8千克/亩)泼洒埕地,杀灭有害生物。
三、蛤苗运输
运输蛤苗要捕养结合,即产苗区采苗时间应与养殖区的干潮蛤苗相衔接,尽量做到当潮洗苗,当天播种,以提高蛤苗成活率。据试验,中苗在18℃离水后能存活48小时;而白苗在20℃离水后只能存活30小时。因此,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不然死亡严重。
根据各地经验,运输蛤苗要注意苗种质量。优质苗的特征是壳形狭长,稍扁,壳富光泽,无白色斑点;触之即双壳紧闭,感觉灵敏。苗种运输前应用海水将苗洗干净,清除苗中的碎壳和泥沙杂质;中苗和白苗同船装运时,应把个体大的中苗装在上层,而将个体小的白苗装在下层,这样可使舱面的空气到达舱底,使舱内空气对流,保持新鲜;运输蛤苗要选择气温较低的好天气,所装运的蛤苗用帆布遮盖,防止雨淋日晒,但不可盖严,否则会将蛤苗闷死;蛤苗装运量大,苗箩重叠层数多时,应安装鼓风机,使空气流通,提高蛤苗成活率。运输时间的长短要视气候,苗种大小和体质状况而定。气温23~28℃时,壳长1.5厘米左右的蛤苗经过2天的运输,播种成活可达90%。
四、播种季节与密度
1. 播种季节。蛤仔的播种季节,视运输条件与苗种类型而定。蛤苗播种越早越好。若当地产苗则全年都可播种。浙江、福建地区白苗从清明至立夏播种,中苗立冬前后播种,大蛤苗的播种期在立秋至白露这段时间,一般播种时节自农历3月中旬至4月中旬结束。
2. 播种密度。蛤苗播种密度应视养成场海区条件而定。低潮区敌害较多,蛤苗摄食时间长,可适当播密些;中潮区蛤苗摄食时间短,可稍稀些。一般低潮区可比中潮区多播30%左右。白苗个体小,成活率低,可适当多播一些。个体较大的蛤苗可少播一些。底质松软的滩涂比底质较硬的滩涂可多播一些。在苗种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稀播,以充分利用滩涂潜力,提高生长率。利用泥质滩涂养蛤,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这样在养殖过种中由于蛤仔的喷水作用使淤泥逐渐被水流带走,有利于改良滩涂底质,更有利于蛤仔生活。高潮区的埕地,干露时间长,摄食时间短,播种量应相应减少。
3. 播苗方法。蛤仔播种分为“干播”和“水播”两种。干播是在退潮后埕地干露时进行,尽量在快要涨潮时将蛤苗直接撒播在滩地上。水播是带水播苗。先将苗运到标志区(养殖区),潮未退尽之前,直接按量均匀地撒播。采用水播法,可以延长播种时间,同时操作简单,蛤苗成活率高。播苗宜在平潮或潮流缓慢时进行,避免蛤苗被潮流冲走流失。但带水播苗适用于中苗和大苗,而不适用于白苗。白苗个体小不易播得均匀,易被潮流冲散,且潜穴率低。播苗时在蛤埕两边留出空地10~20厘米,以防蛤落入水沟。另外,播苗力求均匀;不宜在暴雨、烈日下播苗。
五、埕地管理
蛤仔壳薄,潜穴浅,易遭自然灾害威胁和生物敌害的袭击,因此要切实加强蛤仔养成期的管理,这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1. 移殖。移殖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养殖区,疏散放养密度,促进蛤仔生长。①苗种增大,稀疏移殖。因白苗播种的潮区较高,经过6~7个月的养殖,个体显著增大,摄食量也随之增加,养殖密度相对显得太密,因此,应移殖到低潮区放养,并适当降低密度,以加速其生长。②根据不同季节移殖,提高蛤苗成活率。根据泥埕保温性好、冬季蛤苗不易冻死和沙埕贮水量大、温度低、夏季蛤苗不易热死的特点,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将蛤苗移殖至合适的埕地,以提高成活率。可采取边收获,边移殖的方法进行。③移殖产前亲蛤,加快生长速度,亲蛤产卵排精后,体质虚弱,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差,极易引起死亡。为此,应在繁殖季节之前,尽快把亲蛤移殖到饵料丰富、风浪平静的低潮区埕地养殖,以恢复体质,加快生长速度。
2. 补苗。蛤苗下水后,应对埕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密度过稀或分布不均匀,就应及时补齐补足蛤苗,以确保单位面积的播种数,达到增产目的。
3. 防灾害与敌害。①防践踏。在夏季和蛤仔怀卵期,要实行封滩育贝,严禁人为进滩踩踏,以免引起蛤仔大量死亡。②防台风。建立在河口附近的养蛤场,容易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使海水盐度急剧下降,并夹杂大量泥沙冲入蛤埕,造成大批蛤仔被泥沙覆盖窒息而死或被潮水冲走。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整修埕地,清除埕面的淤泥积水,及时疏通沟道,保持潮流畅通。③防酷热。因埕地高低不平或在低潮浅滩附近,退潮后留有一层薄薄的海水,在烈日暴晒下水温常高达40℃以上,致使大量蛤仔被活活烫死。因此,要经常用推板将埕面推平,使退潮后不积水;或在蛤场周围筑堤蓄水,使埕面保持20厘米以上水深,可避免高温给蛤仔带来的危害。也可将蛤仔移至低潮区或沙质埕地度夏。④防敌害。蛤仔同其他贝类一样,也经常遭受各种敌害的捕食,尤其是一些肉食性贝类直接侵食蛤仔。浒苔、短齿蛤在埕面上大量繁殖、生长,会妨碍蛤仔生长和呼吸,甚至引起蛤仔窒息死亡。因此,要对食害蛤仔的生物敌害加强捕捉或用药物清除。
4. 日常管理。包括巡逻、填补埕面、修理堤坝、疏通水沟、驱赶鸟类、捕捉蟹类、螺类等。
六、收获
1. 收获季节。通常白苗经1~1.5年、中苗经0.5~1年的养殖,壳长达3厘米以上便可收获。一般在繁殖季节之前收获,北方地区多在11月份至次年3~4月份,南方3~4月份至9月份。
2. 收获方法。①锄洗法。适用于底质含泥较多的海滩。采收前将埕地分成若干小块,大小以操作方便为宜,在其周围筑高15厘米、宽30~40厘米的小堤,在地势低处留1出水口。出水口外挖坑,将竹帘平放在坑上,竹帘一端紧接出水口,另一端放上1只筐,堵死出水口。用齿耙将堤内泥沙一起翻松,然后将滩上储存的海水放入堤内,再用耙把翻起的泥沙耙细搅成浆,由于比重关系,蛤仔浮在泥土表层,这时可用推板把蛤仔推到出水口附近,扒开出水口,蛤仔便随着竹帘滤去泥水落进筐内,经过清洗分类后,便可运往各地销售。②荡洗法。适用于沙质埕地。荡洗分为荡蛤、跟蛤、筛蛤、挑运、淀壳5道操作工序,在荡洗前1天,先在蛤埕上每隔15米立1竹标。到第二天满潮时,将蛤荡放在滩上,顺潮流方向向前拖曳,当捞满后将蛤仔捞入篮中,如此反复进行。然后将捞到的蛤仔筛选,把不合格的蛤仔重新撒播在滩上继续养成,大的蛤仔倒入装有泥沙浆的木框中,经搅拌后使碎壳杂质沉淀,把浮上来的蛤仔捞出洗净,即可运销或进厂加工。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