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中国主张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管理学联盟中,西方,特别是美国仍然是盟主。自泰罗开启科学管理以来,管理学的每一场革命几乎都是由西方人发动的(日本将自己视为西方国家)。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和企业家都承认:中国的管理学教育与实践水平与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借鉴。人们经常看到,德鲁克、波特以及韦尔奇等西方管理学家、企业家访问中国时,有些国内同行对其追捧程度甚至狂热到连当事人自己事后都感到作呕的地步。
  好在热情的持续终究是有限的。在经过了这么多年来的“虚心学习”之后,国人渐渐发现,东西方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差别几乎是无法弥合的,西方管理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管理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现时的中国管理学教育中,基本上沿袭了西方的那一套理论,这种简单的搬用其实并没有带来如期的效果,西方MBA教育移植到中国之所以水土不服,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本”的重要性。所谓“本明而道深”。柳传志在总结自己几十年来的管理心得时,曾表示中国最需要的是既懂得西方先进管理思想又了解中国实际企业经营环境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商学院也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尝试着有所改变。
  所谓适合的才是好的。理论的运用是要讲约束条件的,中国市场的独特环境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变量和挑战,西方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即便在西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不能保证在中国同样能够复制成功。其在应用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时少不了要加以改装。所以有人说,没有西方管理理论和经验指导的纯中国式管理不能造就国际一流企业,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不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同样不可能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尽管看起来日新月异,但管理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似乎并没有找到最优解。现在稍懂一点管理学的人都知道,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思想中遗漏了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竞争理论还是战略与营销管理乃至企业再造,尽管工具理论在不断进化,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公司陷入道德规范的陷阱。诚如英国学者Morgen Witzel所言,现代管理意义上那些貌似深邃的管理实践,其实是对“真正管理”的严重背离。
  因此,现代管理学一方面在不断取得进步,另一方面其实是在原地踏步!诚然,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管理学在技术与方法上的进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来得迅猛,但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都很难同步解决企业的财富增长与人性的均衡发展这样一个棘手问题。
  可见,技术的革新与思想的进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管理学界近年来也深深体会到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或者说等待突破的时期。那就是必须找到一个通约的能够指导企业永续发展和人性的均衡发展的管理学之“道”,而非仅仅关注“术”的提高。因此,人们发现,近年来,不少西方管理学家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东方,试图从东方管理文化(主要是中国的管理文化)中汲取营养,求解管理学的发展之道。
  在国内,一批学者近年来潜心研究东方管理,试图求解管理学的发展方向。他们认为,现代管理学有向东方回归的趋势,因为从管理学发展的经验来看,最有希望、最有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与地区。
  东方管理学的核心思想,有学者将其概括为12个字,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东方管理文化十分重视人在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所谓“以德为先”,就是管理者要通过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使民众在其道德威望影响下自然地达到管理的良好状态。同时,人际关系也通过人的道德伦理来加以调节。至于“人为为人”,在东方管理理论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为”就是要发挥人的积极性。东方管理文化重视人的道德和行为的可塑性,从而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管理也体现为从“人为”到“为人”的过程。无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还是现代企业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理念,都体现了“为人”的管理目的。
  另一方面,东方管理理论无法也不应取代西方管理理论,两者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东方管理关注的是人治,长于哲学思考,短于技术操作;而西方管理正好相反,强调实用性,欠缺整体的哲学思考。对西方管理而言,东方管理既不是矫正也不是颠覆,而是融合,是东方的“道”和西方的“术”的合壁。可见东方管理学并非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的体系,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不断吸取包括西方管理科学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的精华,进而形成为一个开放的管理学发展体系。东方管理学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发掘东方管理哲学的一些思想精华,而是针对包括西方管理学在内的现代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发展瓶颈,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提出管理学发展的东方主张并使这些主张能够为国际管理学界所认同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但是正如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远比跟踪模仿的意义大得多一样,中国乃至东方国家的管理学界在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亦步亦趋后,是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有所作为的。彼得,德鲁克在谈到中国的管理体系时候就曾预言,日本人的秘诀在于把现代企业变成一个家族,而中国人的秘诀是把家族企业变为现代企业——中国人正在发明自己的管理体系。无论德鲁克的预言出于何种目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同时又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国家,是必须诞生出一套既有国际普适性又不乏本国文化特色的管理思想理论体系的。东方人用自己能够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理念西方的长处,创造出适应变革时代的“东方管理理论”不应是将来时,而应是进行时!
其他文献
对于高层结构的抗扭设计,现行抗震规范在结构布置、扭转作用、扭转刚度、抗扭承载力等方面都有所考虑。本文就其中的扭转位移比、扭转周期比、扭转刚度和扭转地震作用做一些
碳纤维薄板(Carbon Fiber Laminate,简称CFL)加固RC梁的疲劳寿命是CFL加固RC梁的关键问题之一。以CFL加固RC梁为对象,利用ANSYS程序建立CFL加固RC梁有限元非线性模型,对加固梁
急慢性化脓性根尖炎的治疗因分泌物多,用樟脑酚加碘仿根管内换药次数较多,我科近3年采用樟脑酚或木榴油加空管药物根管内换药,以求达到快速缓解急慢性症状,抑制脓液生成;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