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科研是一座没有阶梯的山峰,教研员就是勇攀山峰的登山者,探求教育规律是教研员的不懈追求。教科研要想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为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就需要教研员利用有效的研究方式方法,找到教研的切入点、问题和研究方法,使教研工作事半功倍,长期有效,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科研;切入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74-01
教育科研是一座没有阶梯的山峰。教研员就是勇攀山峰的登山者,不断的地探究是自己的使命。作为教研员,要懂得什么是教育科研,怎样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教育科研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未知问题提出解答。但是并不是教育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做科研课题研究。只有选择科学的、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会重复出现的,对今后的教育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课题才可以进行研究。作为一名教研员,所能做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以教育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促进学校对教育教学进行系统性的、闭环式的目标管理。
一、教科研要找好切入口
对调到教研室工作的教师,一般自己做过一些课题研究,但是如何带领教师一起做科研,对于教研员来说是另一个全新的领域。现在一线的教师都很忙、事很多、压力很大,很多的问题困扰和阻碍课题的研究。那么如何激发教师科研的内驱力,让老师愿意做科研呢?教师选择课题时,一定要找到自己教育中“最痛的事”,然后从“最痛的事”入手,经过确认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寻求对策、实施对策、总结评价的解决过程,最终才能把“最痛的事”转化成教科研成果,让教育工作成为轻松、幸福、快乐的事。这也许是做课题研究的最好的动机。
二、教科研要直面问题
那么,如何带领老师们去直面自己的“痛”呢?在培训中,教研员要学会四问:一问科研关注的现象是什么;二问现象背后隐含的情绪是什么;三问面对的矛盾是什么;四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四问可以帮助老师不断地剖析问题,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很多时侯,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总是一味地生气、烦恼、无奈,看似是一些情绪的问题,实质上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个客观的原因。因此这些“情感”问题,还需要用“理性”来解决,那就是科研的力量,科研的乐趣。要让教师感到在教科研中得到收获,远远比个人的幸福快乐要多得多,它可以促使老师走上一个健康、理性、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三、教科研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适合教研员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法”、“项目研究法”、“2 2反馈模式”、“连环跟进法”、“案例支撑法”等。在一个个实例中,教研员需要领会每种方法的用法和能达到的结果。这些方法细细地分析了一下各有妙用。在实践中发现“行动研究法”、“案例支撑法”最适合教师使用,“连环跟进法”最适合学校科研使用,“项目研究法”、“2 2反馈模式”最适合教研员使用。
1.针对教师的问题研究,教研员要重视教育实践的问题。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行动研究法”研究的课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平等互动式的合作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即时记录和反馈,并在反馈中调整方案,最终在解决问题上形成可借鉴的方法或个案。“行动研究法”是勒温(K.Lewin)创建的螺旋循环模式。勒温是行动研究一位重要的先驱,他不仅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和方法,还提出行动研究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的概念,并建立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后来,进一步反思后把重新修改计划作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从而把螺旋循环模式作了修正。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不同的、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弥儿》等教育书籍,都是在行动研究结出的硕果。
2.针对学校的问题研究,教研员要注重教育管理。“连环跟进法”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它的核心就是系列化。具体操作环节是:学校或教师做出3~5年规划→学校或个人每年的计划→学校带题管理、教师带题实践→教师过程的记录和反思→教师和学校成果梳理→学校评价推动→学校或个人下一年的计划……这个方法有力于学校进行本校的校本研究,形成有利于本学校发展的科研成果。“连环跟进法”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小学为例,可以研究的内容有: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读书习惯、认真书写习惯、教师板书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劳动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诚信品质的培养等,都可以采用连环跟进式的研究,从而形成学校可实行、可推广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教科研要注重反馈
作为教研员可以实施“2 2反馈模式”。在区级教研中,实施的步骤是:(1)“2”是指两句称赞,抓住美丽的泡泡、美丽的瞬间,提出有价值的思想或想法。(2)“2”是两个建议,抓住两个遗憾的瞬间,分析原因,提出两条解决的方案。(3)总体反思,观课的教师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为什么这样做?”换位思考,找到共性问题,提出研究的方案。(4)课堂访谈结束,反馈表格留给授课教师。(5)校长和课堂观摩者保留每次观摩的反馈表格。这种反馈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把教育中的问题理性化,使教科研贴地而行,真正解决教师教育的最“痛”处,帮助教师成长,走向专业化。
科研就像没有阶梯的山,科研的路在哪里?路——在脚下。正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细想来,教育科研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作者简介:李黎明(1975-),女,小学高级,本科,汉语言文学;张塞北(1982-),女,中学一级,本科,音乐教育。
关键词:教育科研;切入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74-01
教育科研是一座没有阶梯的山峰。教研员就是勇攀山峰的登山者,不断的地探究是自己的使命。作为教研员,要懂得什么是教育科研,怎样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教育科研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未知问题提出解答。但是并不是教育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做科研课题研究。只有选择科学的、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会重复出现的,对今后的教育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课题才可以进行研究。作为一名教研员,所能做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以教育规律应用于教育教学,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促进学校对教育教学进行系统性的、闭环式的目标管理。
一、教科研要找好切入口
对调到教研室工作的教师,一般自己做过一些课题研究,但是如何带领教师一起做科研,对于教研员来说是另一个全新的领域。现在一线的教师都很忙、事很多、压力很大,很多的问题困扰和阻碍课题的研究。那么如何激发教师科研的内驱力,让老师愿意做科研呢?教师选择课题时,一定要找到自己教育中“最痛的事”,然后从“最痛的事”入手,经过确认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寻求对策、实施对策、总结评价的解决过程,最终才能把“最痛的事”转化成教科研成果,让教育工作成为轻松、幸福、快乐的事。这也许是做课题研究的最好的动机。
二、教科研要直面问题
那么,如何带领老师们去直面自己的“痛”呢?在培训中,教研员要学会四问:一问科研关注的现象是什么;二问现象背后隐含的情绪是什么;三问面对的矛盾是什么;四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四问可以帮助老师不断地剖析问题,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课题。很多时侯,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总是一味地生气、烦恼、无奈,看似是一些情绪的问题,实质上它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个客观的原因。因此这些“情感”问题,还需要用“理性”来解决,那就是科研的力量,科研的乐趣。要让教师感到在教科研中得到收获,远远比个人的幸福快乐要多得多,它可以促使老师走上一个健康、理性、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三、教科研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适合教研员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法”、“项目研究法”、“2 2反馈模式”、“连环跟进法”、“案例支撑法”等。在一个个实例中,教研员需要领会每种方法的用法和能达到的结果。这些方法细细地分析了一下各有妙用。在实践中发现“行动研究法”、“案例支撑法”最适合教师使用,“连环跟进法”最适合学校科研使用,“项目研究法”、“2 2反馈模式”最适合教研员使用。
1.针对教师的问题研究,教研员要重视教育实践的问题。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行动研究法”研究的课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平等互动式的合作研究,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即时记录和反馈,并在反馈中调整方案,最终在解决问题上形成可借鉴的方法或个案。“行动研究法”是勒温(K.Lewin)创建的螺旋循环模式。勒温是行动研究一位重要的先驱,他不仅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和方法,还提出行动研究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的概念,并建立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后来,进一步反思后把重新修改计划作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从而把螺旋循环模式作了修正。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不同的、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弥儿》等教育书籍,都是在行动研究结出的硕果。
2.针对学校的问题研究,教研员要注重教育管理。“连环跟进法”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它的核心就是系列化。具体操作环节是:学校或教师做出3~5年规划→学校或个人每年的计划→学校带题管理、教师带题实践→教师过程的记录和反思→教师和学校成果梳理→学校评价推动→学校或个人下一年的计划……这个方法有力于学校进行本校的校本研究,形成有利于本学校发展的科研成果。“连环跟进法”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小学为例,可以研究的内容有: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读书习惯、认真书写习惯、教师板书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劳动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诚信品质的培养等,都可以采用连环跟进式的研究,从而形成学校可实行、可推广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教科研要注重反馈
作为教研员可以实施“2 2反馈模式”。在区级教研中,实施的步骤是:(1)“2”是指两句称赞,抓住美丽的泡泡、美丽的瞬间,提出有价值的思想或想法。(2)“2”是两个建议,抓住两个遗憾的瞬间,分析原因,提出两条解决的方案。(3)总体反思,观课的教师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为什么这样做?”换位思考,找到共性问题,提出研究的方案。(4)课堂访谈结束,反馈表格留给授课教师。(5)校长和课堂观摩者保留每次观摩的反馈表格。这种反馈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把教育中的问题理性化,使教科研贴地而行,真正解决教师教育的最“痛”处,帮助教师成长,走向专业化。
科研就像没有阶梯的山,科研的路在哪里?路——在脚下。正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细想来,教育科研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
作者简介:李黎明(1975-),女,小学高级,本科,汉语言文学;张塞北(1982-),女,中学一级,本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