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表现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是艺术构思物化为文学作品的关键步骤,指“把想象中的内容转换成语言文字的整个过程”,“词不达意”则是薄弱的文学表现力下的写作形态。因此,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除却需培养学生洞察力、想象力与审美力等之外,还需着重培养其文学表现力,后者作为前三者之价值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存在。依此,文本便就“初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文学表现力的培育”的话题依照科学的文学表现理论做出:随物赋形,抓住瞬间感受、灌注生命,与形象共情、强化阅读鉴赏,模仿正确范式此三大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写作;文学表现力;培育
托尔斯泰层说:“我所谓才能,是指能力而言:在文学中,指的是把自己的思想和印象很方便地传达出来,观察并记住富有特性的细节的能力。”这便是文学表现或者文学传达之于文学才能或者写作才能的重要性。其具体内容则包括如何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确定主题、设置结构与推敲词语等。而对学生此能力的培养则可在对科学的文学表现理论参考下,分以下三点进行尝试探索。
1.随物赋形,抓住瞬间感受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即意象之物往往失真于现实中的事物、文字表达之物又不及艺术之物,而揭示了以辞达意、以意达物的难度。而在解决此疑难问题上,苏轼则提出了“求物之妙”的说法:“求物之妙,如系风捉影子,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即通过观察捕捉事物之妙,使之“了然于心”。又进而“了然于口与手”,最终落实到词语写形状物上,而至于达物之妙的境界。但此种微妙的境界由于需要心、口与手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契合对应而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所以需要锻炼学生“随物赋形”的能力,即想象与表现同时进行。此之难有如苏轼所言:“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例如:不同的学生对于生活事象的感受力、想象力、观察力及认识力等皆不同,即便是同一学生面对同一事象时,在不同时间点所产生的感受、想象与观察力亦不同,即其能够实现上述“达物之妙”、“心、口、手同时到位”境界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则让其每人准备一个袖珍型的记录本,并将其随身携带,如此,在某一情境或心境下,其如若有了一瞬间对事物的领悟与文思,其便能够及时记录下来,以此便能够寻得文学表现的感觉,而之后便亦能够依此形式去逐渐在文学创作实践中达到文学表现行云流水、妙趣横生的程度。如一位同学在早晨去上学时,注意到正在漫天飘零的黄叶,便立即生出与生命兴衰等有关的思想和情感,亦有了对每一片落叶从兴至衰的生命历程的想象及将此进行表达的欲望,其则立马拿出隨身携带的记录本写下了“曾经,它们嫩如婴肌而在初春的清晨探头暗窥这繁华的世界;曾经,它们绿泽盈盈而在高高的枝头随风歌唱;而今,过去的一切成为悼念的欢喜,在落地的一霎又被车轮碾碎成泥。”试想,如若将此情景错过,在另一个时空内再对其回忆,所有的形象与情感则会皆成无病呻吟的虚情假意,更无论有任何文学美之特性。
2.灌注生命,与形象共情
“传神”和“气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色彩的两个词语,生动揭示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关于艺术表现最为重要的理念,即主张传达精神气韵、追求艺术的生命灌注。此理念在西方艺术理论中亦有类似的说法,如巴尔扎克所言:“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罗曼·罗兰亦言:“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它的强力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它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艺术家的特征,在于他的生命的气息。”这是文学表现所具有的完美境界,而使文学作品想象具有栩栩如生的特点,而达此境界的关键则在于作者对于形象的共情。
例如:在写人作文教学中,我便指引同学们在写作时要脱离旁观者的立场、脱离在此立场之下对人物进行单纯描绘的创作方法,而是将自己想象成为人物,从而进入到人物的角色、人物所具有的与其他任务的关系网中、其所面临的情境中去,在此基础上再去描绘他、表现他,此时,其则具有了生命感而“活”了起来。如一位同学在描写一位被儿子恶骂的母亲形象时,如若他在旁观者立场下进行对其外在状态的刻画,则为“她抽泣着,看着眼前的儿子,眼神里有无奈、有心酸、也有失望,甚至绝望”,但如若居于角色立场之上,去真正认清这位母亲眼前的人是她养育了二十多年的亲生儿子,则能够体会到它内心深处的失望、悔恨、无奈和无助,而将此落于笔端,形成“她没有办法发出声音,只是不断地流泪,加上零零落落地痛苦抽泣,她已经不认识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人了,尽管她内心清楚地知道他是她含辛茹苦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儿子、曾经那个会向她撒娇、欢笑着叫‘妈妈,抱抱’的宝贝......”如此,这位母亲的形象便变得立体、丰富起来了,变得真实而使人感动、痛心,而这便是在写作中灌注生命而与形象共情所达到的对文学表现力的增强效果。
3.强化阅读鉴赏,模仿正确范式
写作是一种技能、一种能力,因此,其需要通过随物赋形、灌注生命等方法予以方法上的指引与实践锻炼,但只凭借此,学生达到理想写作境界与水平的可能性及效率并不大,因为其知识让学生在黑暗中凭着一点线索上的指引进行自主摸索。我们需要认识到:现有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也需必然成为学生写作学习的借鉴范本,因为其彰显着学生所欲追求与达到的上述文学境界,告知着学生在写作路途中所必会遇到的疑惑。所以,培育学生文学表现力的重要方法还应有对阅读鉴赏的强化,以此来深入理解上述“随物赋形”、“灌注生命”的内涵,以对此的模仿来有效地寻得写作表现的正确范式。
例如:在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则超越单纯文本阅读的视角而与写作相联系: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对人物的塑造方法、对情节的构思、对主题的确立和表现、对结构的设置与对词语的运用等。如对于《背影》一文,同学们的初次阅读感受并没有多大的起伏,亦没有多大的感动,而多认为其平淡无奇,语言亦质朴无彩。对此,我则让其假设自己是作者鲁迅,思考自己会如何写在这样一个情景下的这样一位父亲,并针对文本第六段“买橘子”事件进行改写。在此,一位同学改写到:“他上戴黑布小帽,下穿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走到铁道旁,反身探下身去,可当穿过铁道待攀爬月台时,其便显出艰难来......”在其写完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彼此互换作品,然后对此部分的原文与改写段落进行对比阅读,此时,其便能够觉到在上述改写中所缺乏的情感与其呈现出的真正的平淡、觉出原文之“蹒跚”、“慢慢”等词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的真实性与令人动容性。所以,在此,我便同其一起总结出写作中的人物塑造不能仅仅关注辞藻,更应洞察细节、去真正投入人物情境而与人物产生共情的方法。总之,这样与写作相关联的阅读将在大大提升学生文本理解力、鉴赏力的同时,亦将拓展学生的语文、文学认知,提升其写作表现力,进而实现其语文素养的全面进步。
文学表现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驾驭语言的能力,其与写作技能、想象等结合而生成优秀的文本作品。总之,作为文学作品生成的定音之锤,在写作及写作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而在写作与阅读的共通性背景下,亦有益于寻找到正确的阅读和文学解析、欣赏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岩.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19(28):33-34.
[2]宋衍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0.
[3]桂仙玉.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81+84.
关键词:初中写作;文学表现力;培育
托尔斯泰层说:“我所谓才能,是指能力而言:在文学中,指的是把自己的思想和印象很方便地传达出来,观察并记住富有特性的细节的能力。”这便是文学表现或者文学传达之于文学才能或者写作才能的重要性。其具体内容则包括如何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确定主题、设置结构与推敲词语等。而对学生此能力的培养则可在对科学的文学表现理论参考下,分以下三点进行尝试探索。
1.随物赋形,抓住瞬间感受
陆机在《文赋》中曾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即意象之物往往失真于现实中的事物、文字表达之物又不及艺术之物,而揭示了以辞达意、以意达物的难度。而在解决此疑难问题上,苏轼则提出了“求物之妙”的说法:“求物之妙,如系风捉影子,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即通过观察捕捉事物之妙,使之“了然于心”。又进而“了然于口与手”,最终落实到词语写形状物上,而至于达物之妙的境界。但此种微妙的境界由于需要心、口与手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契合对应而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所以需要锻炼学生“随物赋形”的能力,即想象与表现同时进行。此之难有如苏轼所言:“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例如:不同的学生对于生活事象的感受力、想象力、观察力及认识力等皆不同,即便是同一学生面对同一事象时,在不同时间点所产生的感受、想象与观察力亦不同,即其能够实现上述“达物之妙”、“心、口、手同时到位”境界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则让其每人准备一个袖珍型的记录本,并将其随身携带,如此,在某一情境或心境下,其如若有了一瞬间对事物的领悟与文思,其便能够及时记录下来,以此便能够寻得文学表现的感觉,而之后便亦能够依此形式去逐渐在文学创作实践中达到文学表现行云流水、妙趣横生的程度。如一位同学在早晨去上学时,注意到正在漫天飘零的黄叶,便立即生出与生命兴衰等有关的思想和情感,亦有了对每一片落叶从兴至衰的生命历程的想象及将此进行表达的欲望,其则立马拿出隨身携带的记录本写下了“曾经,它们嫩如婴肌而在初春的清晨探头暗窥这繁华的世界;曾经,它们绿泽盈盈而在高高的枝头随风歌唱;而今,过去的一切成为悼念的欢喜,在落地的一霎又被车轮碾碎成泥。”试想,如若将此情景错过,在另一个时空内再对其回忆,所有的形象与情感则会皆成无病呻吟的虚情假意,更无论有任何文学美之特性。
2.灌注生命,与形象共情
“传神”和“气韵”作为具有中国特色色彩的两个词语,生动揭示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关于艺术表现最为重要的理念,即主张传达精神气韵、追求艺术的生命灌注。此理念在西方艺术理论中亦有类似的说法,如巴尔扎克所言:“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罗曼·罗兰亦言:“艺术所赖以活跃的思想圈子是最狭隘的;它的强力并不在于思想本身,而是在于它所给予思想的表情,在于个人的调子,在于艺术家的特征,在于他的生命的气息。”这是文学表现所具有的完美境界,而使文学作品想象具有栩栩如生的特点,而达此境界的关键则在于作者对于形象的共情。
例如:在写人作文教学中,我便指引同学们在写作时要脱离旁观者的立场、脱离在此立场之下对人物进行单纯描绘的创作方法,而是将自己想象成为人物,从而进入到人物的角色、人物所具有的与其他任务的关系网中、其所面临的情境中去,在此基础上再去描绘他、表现他,此时,其则具有了生命感而“活”了起来。如一位同学在描写一位被儿子恶骂的母亲形象时,如若他在旁观者立场下进行对其外在状态的刻画,则为“她抽泣着,看着眼前的儿子,眼神里有无奈、有心酸、也有失望,甚至绝望”,但如若居于角色立场之上,去真正认清这位母亲眼前的人是她养育了二十多年的亲生儿子,则能够体会到它内心深处的失望、悔恨、无奈和无助,而将此落于笔端,形成“她没有办法发出声音,只是不断地流泪,加上零零落落地痛苦抽泣,她已经不认识眼前这个面目狰狞的人了,尽管她内心清楚地知道他是她含辛茹苦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儿子、曾经那个会向她撒娇、欢笑着叫‘妈妈,抱抱’的宝贝......”如此,这位母亲的形象便变得立体、丰富起来了,变得真实而使人感动、痛心,而这便是在写作中灌注生命而与形象共情所达到的对文学表现力的增强效果。
3.强化阅读鉴赏,模仿正确范式
写作是一种技能、一种能力,因此,其需要通过随物赋形、灌注生命等方法予以方法上的指引与实践锻炼,但只凭借此,学生达到理想写作境界与水平的可能性及效率并不大,因为其知识让学生在黑暗中凭着一点线索上的指引进行自主摸索。我们需要认识到:现有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也需必然成为学生写作学习的借鉴范本,因为其彰显着学生所欲追求与达到的上述文学境界,告知着学生在写作路途中所必会遇到的疑惑。所以,培育学生文学表现力的重要方法还应有对阅读鉴赏的强化,以此来深入理解上述“随物赋形”、“灌注生命”的内涵,以对此的模仿来有效地寻得写作表现的正确范式。
例如:在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则超越单纯文本阅读的视角而与写作相联系: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对人物的塑造方法、对情节的构思、对主题的确立和表现、对结构的设置与对词语的运用等。如对于《背影》一文,同学们的初次阅读感受并没有多大的起伏,亦没有多大的感动,而多认为其平淡无奇,语言亦质朴无彩。对此,我则让其假设自己是作者鲁迅,思考自己会如何写在这样一个情景下的这样一位父亲,并针对文本第六段“买橘子”事件进行改写。在此,一位同学改写到:“他上戴黑布小帽,下穿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走到铁道旁,反身探下身去,可当穿过铁道待攀爬月台时,其便显出艰难来......”在其写完之后,我则让同学们彼此互换作品,然后对此部分的原文与改写段落进行对比阅读,此时,其便能够觉到在上述改写中所缺乏的情感与其呈现出的真正的平淡、觉出原文之“蹒跚”、“慢慢”等词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的真实性与令人动容性。所以,在此,我便同其一起总结出写作中的人物塑造不能仅仅关注辞藻,更应洞察细节、去真正投入人物情境而与人物产生共情的方法。总之,这样与写作相关联的阅读将在大大提升学生文本理解力、鉴赏力的同时,亦将拓展学生的语文、文学认知,提升其写作表现力,进而实现其语文素养的全面进步。
文学表现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驾驭语言的能力,其与写作技能、想象等结合而生成优秀的文本作品。总之,作为文学作品生成的定音之锤,在写作及写作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而在写作与阅读的共通性背景下,亦有益于寻找到正确的阅读和文学解析、欣赏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岩.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19(28):33-34.
[2]宋衍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0.
[3]桂仙玉.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