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较难学好的内容之一,小学生解题时容易把解法混淆,该用乘法解答时,却用除法解答,反之,该用除法解答时而用乘法解答;其次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难以找到题目中数量的对应关系,难以下笔。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地选择出两个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用分析法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本文就此作出探讨:
一、分析能力是解题的铺垫
分数应用题先找“1”,然后根据“?”的所求,确立分数的乘、除法。因此正确判断“1”的量,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铺垫,假若确立“1”方向有错误,解答肯定错误。如何在题目中确立“1”的量,需要学生去分析已知条件,根据条件去分析、判断“1”的量。
例:(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它的■,用去多少米?
这题学生很容易判断“1”的量是一根绳子(10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10×■=8米。
(2)一块花布长10米,剪去■又■米,用去多少米?错解10×(■ ■)=4米 ,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把具体数量“■米”当成把抽象的分率“■”。“■”与“■米”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是指“10米的■”它表示10×■=2米,“■米”是指实际数量。正确解法为10×■ ■=2■米。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比较,弄清一个分数不带单位时表示相对意义,它是由单位“1”的大小决定的;一个分数带上单位后就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具有绝对意义,它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比较已知条件,能正确确立“1”的量,以及分率与分数,为解答做好铺垫。
二、分析能力是思考与解答的无缝接轨
解答一道由文字组合成的分数应用题,学生需要对题目思考(文字进行读取、理解、回想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到最终解答,许多学生卡在这个虚幻过程中,无法理出头绪,无法解答题目,讨厌解答题目。分析能让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思考,在混乱的条件中寻找需要的条件,与所求问题接轨,因而题目获得解答,从而让学生轻松迈过从想题到做题这艰难的一步。能使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没有顿挫,如流水一样轻松,从而喜欢解答分数应用题。
三、分析能力能把题目化繁为简
分解是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将事物的“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就是分解。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中用得最多的分析。
例:一種彩色印花巾原价每条20元,提价■后又降价■,现在每条售价多少元?
学生错解为20×(1 ■-■)=20元,原因是把“1”的量看错,需要学生把“提价■后又降价■”分解成提价■是表示提价后价钱比原价多■;又降价■表示降价的价钱比提价后价钱少■,通过分解,学生能分析出题目有两单位“1”的量。
学生很容易解答20×(1 ■)×(1-■)=19.8元。
四、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读应用题的关键,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分析其内在规律与联系,不断总结、提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分数应用题的解答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培养学生用分析法解答,有利于学生独自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程中去,做学习的主体。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分析能力是解题的铺垫
分数应用题先找“1”,然后根据“?”的所求,确立分数的乘、除法。因此正确判断“1”的量,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铺垫,假若确立“1”方向有错误,解答肯定错误。如何在题目中确立“1”的量,需要学生去分析已知条件,根据条件去分析、判断“1”的量。
例:(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它的■,用去多少米?
这题学生很容易判断“1”的量是一根绳子(10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10×■=8米。
(2)一块花布长10米,剪去■又■米,用去多少米?错解10×(■ ■)=4米 ,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把具体数量“■米”当成把抽象的分率“■”。“■”与“■米”表示的实际意义并不相同。“■”是指“10米的■”它表示10×■=2米,“■米”是指实际数量。正确解法为10×■ ■=2■米。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比较,弄清一个分数不带单位时表示相对意义,它是由单位“1”的大小决定的;一个分数带上单位后就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具有绝对意义,它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培养学生分析已知条件,比较已知条件,能正确确立“1”的量,以及分率与分数,为解答做好铺垫。
二、分析能力是思考与解答的无缝接轨
解答一道由文字组合成的分数应用题,学生需要对题目思考(文字进行读取、理解、回想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到最终解答,许多学生卡在这个虚幻过程中,无法理出头绪,无法解答题目,讨厌解答题目。分析能让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思考,在混乱的条件中寻找需要的条件,与所求问题接轨,因而题目获得解答,从而让学生轻松迈过从想题到做题这艰难的一步。能使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没有顿挫,如流水一样轻松,从而喜欢解答分数应用题。
三、分析能力能把题目化繁为简
分解是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将事物的“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就是分解。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中用得最多的分析。
例:一種彩色印花巾原价每条20元,提价■后又降价■,现在每条售价多少元?
学生错解为20×(1 ■-■)=20元,原因是把“1”的量看错,需要学生把“提价■后又降价■”分解成提价■是表示提价后价钱比原价多■;又降价■表示降价的价钱比提价后价钱少■,通过分解,学生能分析出题目有两单位“1”的量。
学生很容易解答20×(1 ■)×(1-■)=19.8元。
四、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读应用题的关键,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分析其内在规律与联系,不断总结、提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分数应用题的解答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培养学生用分析法解答,有利于学生独自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程中去,做学习的主体。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