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1
摘 要 从教育视角来分析学校武术,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武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问题上都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公体武术课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土的特色资源,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武术 教学改革 建议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就相当兴盛。宋代以后,武术逐渐走向民间,保镖、护院、走江湖、教拳、卖艺等等,五花八门。自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体育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西式的体操进入学校,在土洋体育的论争中,一些仁人志士极力推出自己的体育项目,富有民族传统的武术因此得以走进学校,武术也就从家传式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了老师带学生的集体学习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正式把武术确立为体育项目,武术开始从民间自发的行为成为国家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在这一个过程中,国家组织一些专家整理出版了长拳、南拳、太极拳等一系列武术套路,“教学——训练——比赛”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模式对武术的发展推广功不可没。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学校取消了武术课,不少学校中武术教学名存实亡。武术管理中心王筱麟主任言简意赅地指出学校武术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谁来教”理当由我们体育院校的众多毕业生来教。他们能教吗?据调查很多毕业生武术专业教学技能较差,对他们而言上武术课有困难,能不上还是不上的好。“教什么”目前的武术教材,一是入门难,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路线难记。学习武术套路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难以练好套路,缺乏成就感,以致学习积极性消退,丧失了习武的兴趣;二是枯燥,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要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例如压腿、拉韧带、蹲马步等基本功需要常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所有这些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而言显得十分枯燥;三是空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讲清动作内涵及其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只是简单地进行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知其所以然[1]。
一、学生对对武术课的认可程度现状分析
表1 学生对武术课认可程度分布表(n=100)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情感体验是相互联系的。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从调查数据表1得出:对武术课喜欢的学生占79%,男生30%,女生49%,说明武术课在该校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同时也有21%的学生不喜欢武术课,并且全部是男生,体现出该校武术课教学内容偏向女性化。
二、学生对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分析
根据学生对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的数据显示:男生主要是选择散打、搏击和格斗项目,占到了48%,女生主要是选择在太极拳、五步拳项目等相对静态的项目,占到32%的比重,在武术课程的分布上,因此武术教师就得合理的安排课程了,特别是公体课的武术教师,盲目的上一种项目,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建议
(一)权威性指导教材与地方特色体育相结合
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地方武术项目也因此相对比较多,学校应根据学校师资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材,让统一教材和地方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活跃本校的武术课堂。
(二)建立俱乐部模式的学习兴趣班
俱乐部模式的学习兴趣班可以让喜欢武术的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学生武术技术的层次,同时也可让学校武术队的队员担任教练,共同提高。
(三)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
武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武术课程,秉着“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设计好武术公开课,让代表队的学生进行表演课,公体的学生们一看到这种武术课就喜欢上武术课,而且容易上手,动作简单易学。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7.
[2] 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3.
摘 要 从教育视角来分析学校武术,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武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问题上都存在不少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公体武术课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土的特色资源,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武术 教学改革 建议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就相当兴盛。宋代以后,武术逐渐走向民间,保镖、护院、走江湖、教拳、卖艺等等,五花八门。自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体育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西式的体操进入学校,在土洋体育的论争中,一些仁人志士极力推出自己的体育项目,富有民族传统的武术因此得以走进学校,武术也就从家传式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了老师带学生的集体学习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正式把武术确立为体育项目,武术开始从民间自发的行为成为国家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在这一个过程中,国家组织一些专家整理出版了长拳、南拳、太极拳等一系列武术套路,“教学——训练——比赛”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这种模式对武术的发展推广功不可没。但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学校取消了武术课,不少学校中武术教学名存实亡。武术管理中心王筱麟主任言简意赅地指出学校武术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谁来教”理当由我们体育院校的众多毕业生来教。他们能教吗?据调查很多毕业生武术专业教学技能较差,对他们而言上武术课有困难,能不上还是不上的好。“教什么”目前的武术教材,一是入门难,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路线难记。学习武术套路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难以练好套路,缺乏成就感,以致学习积极性消退,丧失了习武的兴趣;二是枯燥,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要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例如压腿、拉韧带、蹲马步等基本功需要常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所有这些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而言显得十分枯燥;三是空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讲清动作内涵及其运用,学生也没有领会动作的精妙,只是简单地进行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知其所以然[1]。
一、学生对对武术课的认可程度现状分析
表1 学生对武术课认可程度分布表(n=100)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情感体验是相互联系的。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从调查数据表1得出:对武术课喜欢的学生占79%,男生30%,女生49%,说明武术课在该校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同时也有21%的学生不喜欢武术课,并且全部是男生,体现出该校武术课教学内容偏向女性化。
二、学生对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分析
根据学生对武术课程内容的选择的数据显示:男生主要是选择散打、搏击和格斗项目,占到了48%,女生主要是选择在太极拳、五步拳项目等相对静态的项目,占到32%的比重,在武术课程的分布上,因此武术教师就得合理的安排课程了,特别是公体课的武术教师,盲目的上一种项目,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建议
(一)权威性指导教材与地方特色体育相结合
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地方武术项目也因此相对比较多,学校应根据学校师资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材,让统一教材和地方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活跃本校的武术课堂。
(二)建立俱乐部模式的学习兴趣班
俱乐部模式的学习兴趣班可以让喜欢武术的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学生武术技术的层次,同时也可让学校武术队的队员担任教练,共同提高。
(三)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
武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出让学生喜欢的武术课程,秉着“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设计好武术公开课,让代表队的学生进行表演课,公体的学生们一看到这种武术课就喜欢上武术课,而且容易上手,动作简单易学。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7.
[2] 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3.